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八下地理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

更新时间:2024-04-08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凤阳) 关于当前中国面临挑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 . 区域发展不平衡 C . 没有参与国际事务 D .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
  • 2. (2023八下·电白期中)  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组委始终践行低碳办会,其入驻地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的。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力争“碳中和”。

    读“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首钢外迁对北京市的主要影响是( )
      A . 解决了交通拥堵 B . 改善了环境质量 C . 改善了住房状况 D . 解决了就业问题
    2. (2) 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3. (2022八下·永年期末) 下列不属于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   )
    A .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 . 区域发展不平衡 C . 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D . 是负责任的大国
  • 4. (2022八下·番禺期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下列不属于这些挑战的是(    )
    A .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 . 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C . 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D . 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 5. (2022八下·防城期中) 进入21世纪我国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就(   )

    ①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季和夏季奥运会②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⑤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
  • 6. (2022八下·江门月考) 下图是山东某大学自行车队“重走丝绸之路活动路线图”。自行车队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经历,说法可信的是(   )

    A . 沿途经过鲁、豫、秦、青、新等省份 B . 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 C . 民居大多为双层竹楼 D . 途中游览兵马俑博物馆、莫高窟等旅游景点
  • 7. (2021八下·夏津期中) 中欧班列是指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列车。下图为从浙江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货运班列。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义新欧”货运班列沿途地区,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 沙漠广布 B . 沙滩浴场 C . 基督教堂 D . 午夜太阳
    2. (2) 下列关于“义新欧”货运班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加剧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竞争 B . 降低运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C . 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D . 使内陆城市沿海化
  • 8. (2021八下·宜兴期中) 某旅行社推出“丝路驼铃”旅游路线,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从古代长安(今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至敦煌,过玉门关,至新疆地区,至西亚和欧洲。在 “丝路驼铃”的旅游路线中,下列景点不可能旅游的是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敦煌莫高窟 C . 天山天池 D . 丽江古城
  • 9. (2021八下·安阳期末) 我国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先污染,后治理 B . 边污染,边治理 C .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 .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 10. (2021八下·连州期中) 自2019年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地区就成为全球重疫区,口罩、医用手套、防护衣、呼吸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和公用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成为全球性极缺资源,跨区域的医疗物资资源调配就成为疫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图示意近期我国医疗物资资源调配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9年年底以来,欧美地区防疫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 . 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增大 B . 因疫限电,医疗物资生产量减少 C . 人口外迁,医疗企业劳动力短缺 D . 暴雪频发,医疗物资运输量降低
    2. (2) 我国防疫物资资源大量调拨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我国(   )
      A . 保障物资输出,降低贸易顺差 B . 增加科技投人,提高科技水平 C . 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人 D . 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
  • 11. (2021八下·山东期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贯穿亚欧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到达欧洲经济圈,将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从乌鲁木齐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差异 B . 地形类型 C . 地势高低 D . 海陆位置
    2. (2) “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
      A . 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 B .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C . 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D . 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 12. (2020八下·江西期末)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④区域差异大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
  • 13. (2020八下·丰润期末) 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 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
    A . 出行乘坐公交车 B . 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 . 使用一次性餐具 D . 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 14. (2020八下·兴化期中) 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的是(  )
    A . 山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B . 在黄土高原地区毁林开荒 C . 只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以暂时不管 D . 生态脆弱区要退耕还林还草
  • 15. (2019八下·宜春期末)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近几年,北京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①改煤为电,集中供暖,减少污染

    ②迁出污染大的企业,并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③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向雄安新区转移非首都职能产业

    ④为了方便快捷,减少污染,提倡出行多开私家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2019八下·平川期末) 兰州5月27日电(记者冯志军) 25日至26日,甘肃河西走廊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风、沙尘、降温天气“组团”侵袭,气温自西向东下降4℃至6℃。风沙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呼吸之间满是呛人的土腥味,民众出行被迫“全副武装”。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少买不需要的衣服 B . 少吃烧烤食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C . 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习惯 D . 新年、圣诞同学们之间互送精美纸质贺卡
  • 17. (2019八下·顺德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巩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 .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 .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 18. (2019八下·江门月考)     2018年是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了五大洲各大区域,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我国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    )

      带”上,在开发中的优势包括

      ①面积大,农业特色突出   

      ②经贸往来历史悠久  

      ③劳动力廉价   ④水运条件便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一艘货轮从广州出发经新加坡

      到达孟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船只经过太平洋、印度洋 B . 起点东亚,终点南非    C . 孟买位于阿拉伯海的东岸 D . 途经马六甲海峡
  • 19. (2019八下·保山期中)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山区开发的观点,你认为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成片采伐,提高经济收入 B . 停止一切对森林的砍伐,不得利用森林资源 C . 建立保护区,加强监管,在规划区内采育结合 D . 大规模开辟农场,种植农作物或发展畜牧业
  • 20. (2019八下·丹东期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变现为(   )
    A . 区域发展不平衡 B . 粮食严重不足 C . 工业基础薄弱 D . 铁路分布零散
  • 21. (2019八下·盐城期中) 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 .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C . 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D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22. (2019八下·海口月考)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B .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融入了世界市场 C . 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 . 人地关系足够和谐,区域发展很平衡,海洋权益有良好保障,和发达国家已没有差距
  • 23. 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
    A .   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B .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C . 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 . 领导干部参与
二、综合题
  • 24. (2021八下·景县期末)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新疆成为我国开放的前沿。如图为新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气候类型是气候。
    2. (2)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据图可知,“三山”之中,中间一列是;“两盆”中位于南疆的是
    3. (3) 新疆有丰富的和天然气资源,为了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国家实施了“”工程,将天然气通过运输方式,运送到东部地区。
    4. (4)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陆上通过陇海—(铁路),与中亚、欧洲进行贸易往来,为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 25. (2017八下·灌云月考)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是“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陆上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经纬度是:(39°45′N,°E)
    2. (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甲海峡和亚、非分界线的乙运河。
    3.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C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洲,其大西洋沿岸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