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2024年九年级三月份联合调研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麻辣小龙虾是许多广西人夜宵的最爱,有一句诗“戴盔披甲舞长须,刀剑随身一勇夫”描述的正是小龙虾。你认为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 .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 生活在水中 C .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 .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 2. 实验课上,小明发现显微镜视野中有个黑点,他尝试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反光镜上 D . 玻片标本上
  • 3. 下图所示为受精结束后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与④分别为( )

    A . 受精卵、胚 B . 胚珠、果皮 C . 子房、果皮 D . 子房、种子
  • 4.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根据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发生溺水事故时,水和泥沙会进入呼吸道。下列呼吸过程中首先发生障碍的是( )
    A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 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5. (2018八上·长春期中) 小鼠经过了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这种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防御行为 D . 繁殖行为
  • 6. 十月怀胎,母亲不易。如图是小丽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期少女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B . 进入青春期后小丽会出现月经,是由于子宫分泌雌性激素 C . ④是由②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发育 D . ②→③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后平均分配
  • 7. 广西是我国地中海贫血发病率最高的省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占人口比例的16.47%。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健康的人没有致病基因 B . 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C . 是由遗传物质异常引起的疾病 D . 遗传病患者的孩子一定会患该病
  • 8. (2018·北部湾会考) 下图各植物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17·潍坊会考)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 .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 .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D .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10. “桂林三花酒”是桂林三宝之一,其酿制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有( )
    A . 青霉菌 B . 酵母菌 C . 醋酸菌 D . 乳酸菌
  • 11. 广西金嗓子喉宝的包装盒和说明书上都有 OTC 的标志,说明该药属于( )
    A . 非处方药 B . 处方药 C . 外用药 D . 西药
  • 12. (2023·秦都模拟)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烟不会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 B . 吸烟使大脑兴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 吸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增大肺癌发生率 D . 吸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 13. (2017八下·南昌期末) 流感是冬季常发病,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易感人群.

    A . ④③①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①③②
  • 14. 小张上臂受伤血流不止,同学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压住伤口近肩一端时,血流仍不止;改压伤口近肘一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测受伤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三种血管都有可能
  • 15. 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B . 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 . 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D . 草履虫能趋利避害
二、综合题
  • 16. 2023年 12月 14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甘蔗良种繁育、种植收成、糖产业发展等情况。广西的黑皮甘蔗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口感脆甜。图一为甘蔗植株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其中Ⅰ、Ⅱ代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①②③④代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图二是机械化种植甘蔗,图三是甘蔗刚萌生的幼苗。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二中,对甘蔗种植进行地膜覆盖目的是
    2. (2) 图一中③所代表的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3. (3) 若①代表氧气,甘蔗茎富含的糖分是在图一[ ](填“I”或“Ⅱ”)中制造的,并经运输到茎储存起来。
    4. (4) 由图三可以知道,一般甘蔗的繁殖方式是(填“嫁接”“扦插”或“压条”)。这种生殖方式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很好地保持的优良性状。
  • 17. 自体育列入中考后,很好地推动了广西各初中课后体育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图四所示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图中序号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图五为人体反射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校1分钟跳绳考试紧张地进行着,学生体内的糖类经 A 系统的彻底消化,变成,最终经C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在这里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维持考生运动。
    2. (2) 运动时,同学们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深吸气时,膈的变化是(填“收缩”或“舒张”)。
    3. (3) 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血液流经图四中的②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4. (4) 50米的跑道上,发令枪声一响,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引起这个反射的感受器是图五中的[](填序号)。请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这个反射的过程:
  • 18. 自2021年 6月 26 日起,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一对夫妇二胎生下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女孩,他们高兴之余也充满疑惑:“我们都是双眼皮,孩子怎么是单眼皮?”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
    2. (2) 根据性染色体的不同,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种。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3. (3) 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图乙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其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4. (4)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为女孩的可能性是
    5. (5) 随着双胞胎女儿的长大,父母发现两女儿在肤色、行为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由此可见,生物体的许多性状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 1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周边国家人民的健康安全,此行为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科学家预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

    材料二 2024年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该启动仪式在内蒙古举行。本次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某市在这一天启动了修复玉兰河工作,先后投了5万斤“生态鱼”进玉兰河,用于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投放的草鱼主要用于控制水草疯长,投放的鲢鱼、鳙鱼可控制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达到“以鱼控草、以鱼控藻”的目的。

    1. (1) 材料二中,投放的鲢鱼、鳙鱼可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的大量繁殖,这是因为投放的鱼类与藻类之间存在着关系
    2. (2) 往玉兰河投放“生态鱼”可以加快玉兰河的生态修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3. (3) 现在的玉兰河水质开始变好,水和空气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秋冬季节,河畔的一些落叶会逐渐腐烂消失,这是因为落叶被分解成了无机物。
    4. (4) 日本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做法有:(列举一项即可)。
  • 20.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中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蚯蚓生活在池塘边或者庭园、菜园、耕地等阴暗潮湿的土壤中,为探究“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 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蚯蚓,该装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然后分别统计两种环境中的蚯蚓的数量,并记录。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设置“木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设置
    3. (3) 重复此实验5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 (5) 如果要探究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把实验装置进行两处改动:①将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干燥土壤;②
    6. (6) 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蚯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