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二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04-22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 1.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明确了(    )
    A . 党的性质 B . 党的宗旨 C . 党的指导思想 D . 党的奋斗目标
  •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消灭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清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的根本性弱点是(    )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②认清革命对象,但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④工人阶级力量弱小,未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5. 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中国共产党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这份答卷说明( )。
    A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B .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C . 中国共产党一直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 D . 科学宏观调控和有效政府治理相统一的制度优势
  • 6. (2023高二上·海淀期中)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了未来 5 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我国全体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B . 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人民为领导者 C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是全民的民主
  • 8.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 公民直接行使权利 B . 民主党派参政 C . 人民政协协商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
  • 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    )
    A . 发扬民主保障人权 B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D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10. (2023高一下·平阳期末)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 、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选择 
    ②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会现出不同的漩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20世纪上半叶,在关乎中国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些方案最终赢得人民认可的是(   )
    A . 消灭资本主义,恢复封建帝制 B . 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C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 “一国两制”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坚持反腐败斗争旨在(   )
    A . 确立党的执政地位 B .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C .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D . 确保党依法民主行政
  • 14. (2024·浙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再次迎来参观高峰。展览馆一角展示了抗疫斗争中的党员为生命至上而写的请战书;数百万名驻村干部投身脱贫一线的感人事迹;四川凉山昭觉县“悬崖村”贫困户易地搬迁,村民们住进了楼房,建起了民宿……如果给上述展览角确定一个主题,下列最合适的是(   )
    A . 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 B . 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拓创新 C . 建立统一战线,凝聚奋斗力量 D . 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
  • 15. 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 )
    A . 为什么人的问题 B . 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 . 是否坚持实事求是 D . 是否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 16.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强大决心,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赤子之心,再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念兹在兹……这些理念给党员干部的启示是( )
    A . 要舍弃个人的利益来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 . 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 D .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
  • 17. 从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到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 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立场 B . 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C . 切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 D .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 18. 下图漫画《防止过度留痕》,启示党员干部要(    )

    A . 坚持科学执政,贯彻群众路线 B . 坚守为民情怀,坚持求真务实 C . 坚持实事求是,切实依法行政 D . 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
  •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直至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由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理论品质是(   )
    A . 实事求是 B . 解放思想 C . 求真务实 D . 与时俱进
  • 20.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写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①是党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②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有任何利益

    ③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

    ④能够使党永葆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各方面工作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   )

    ①让党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各个领域

    ②使党在治国理政中依法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的国家职能

    ③保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真正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强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最先位置、最重位置、最高位置。回望历史、环顾世界,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思想上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党工作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需要

    ③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实现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终目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在2023年夏季华北、东北等地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从道路抢修到物资运送,从排水除涝到清淤消杀,从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到灾后重建……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这主要反映了(   )

    ①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③ 广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可见,建设教育强国(   )

    ①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③体现了党积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扩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遭遇无数艰难险阻、经历各种生死考验,之所以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正是凭着那种与生俱来的“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将继续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这表明伟大的建党精神(   )
    A . 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党的特殊利益 B .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 C . 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D . 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 2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7.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把金华浦江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20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广“浦江经验”,各级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立党公、执政为民理念     ②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④全面推进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8.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这启示党员(   )
    A . 民主执政,心系民族兴衰 B . 肩负使命,履行国家职能 C . 为民担当,发挥领导作用 D .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 29.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    )
    A . 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B . 根本所在和组织优势 C . 奋斗目标和全部职责 D . 基本原则和精神支柱
  • 30. 某村党支部通过抓党建主体责任、开创灵活高效党内政治生活、稳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等措施,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引领群众增产增收致富这说明(   )
    A . 村民委员会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B . 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 C . 共产党员是开拓进取的先锋模范 D . 基层政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32.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在筚路蓝缕的石库门,在星火燎原的井冈山,在确定宗旨的延安城,在“进京赶考”前的西柏坡,在青藏高原的“天路”,在大漠深处的航天城,在印下血书的小岗村,在冲破禁区的蛇口,在连通世界的“桥头堡”,在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举国抗疫的战斗中……百年大党,党员齐心,守正创新,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紧依靠群众创造历史伟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经百年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经过28年奋斗,党带领人民建立起新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代,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使之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辉煌。一路走来,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在艰苦的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广大共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次伟大飞跃。

  • 34. 材料一  浙江勇担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在省委部署下,省政府出台具体举措;继续发力高展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以“扶一把、送一程”的方式助力山区县发展特色产业;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材料二  在H社区“共享花园”建设中,一方面,社区发动广大居民、社区能人、文创团队等参与众筹、设计和改造,以共建促共享;另一方面,社区的健身点设立、外墙粉刷、电梯安装等事项,都在“花园议事厅”里协商决定,以共治促共享。这些做法既增进了邻里和睦,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析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2. (2) 在材料中的做法之外,为“共享花园”建设提两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