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4-14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征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征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 . 在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C . 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他们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比城里人少。 D .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由此可见,礼对个人的要求更高。
    2. (2) 对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 . 材料二采用了类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 . 材料三以“波纹”与“柴”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 . 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社会关系不断向外扩展。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
      A . 入则孝,出则悌。 B .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C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 (4)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礼治”与“法治”的差别。
    5. (5)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在父亲和丈夫中,雍纠的妻子选择了谁?为什么?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这个故事体现了差序格局的哪些特点?
  • 2.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陶然亭的雪①

    俞平伯

    那天是雪后的下午。我们雇了两辆“胶皮”②,向着陶然亭去。车轮咯咯吱吱的切碾着白雪,留下凹纹的平行线,我们遂由南池子而天安门东,渐逼近车马纷填、兀然在目的前门了。街衢上已是一半儿泥泞,一半儿雪了。幸而北风还时时吹下一阵雪珠,蒙络那一切,正如疏朗冥濛的银雾。亦幸而雪在北京,似乎是白面捏的,又似乎是白泥塑的。若移在江南,檐漏的滴搭,不终朝而消尽了。

    我们下了车,踏着雪,穿粉房琉璃街而南,眩眼的雪光愈白,栉比的人家渐寥落了。不久就远远望见清旷莹明的原野,这正是在城圈里耽腻了的我们所期待的。累累的荒冢,白着头的,地名叫做窑台。我不禁连想那“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所谓瑶台。

    那时江亭之北似尚未有通衢。我们踯躅于白蓑衣广覆着的田野之间,望望这里,望望那里,都很像江亭似的。商量着,偏西南方较高大的屋,或者就是了。但为什么不见一个亭子呢?藏在里边罢?

    到拾级而登时,已确信所测不误了。然踏穿了内外竟不见有什么亭子。幸而上面挂着的一方匾,否则那天到的是不是陶然亭,若至今还是疑问,岂非是个笑话。江亭无亭,这样的名实乖违,总使我们怅然若失。我来时是这样预期的,一座四望极目的危亭,无碍无遮,在雪海中沐浴而嬉,宛如回旋的灯塔在银涛万沸之中,浅礁之上,亭亭矗立一般。而今竟只见拙钝的几间老屋,为城圈之中以习见而不一见的,则已往的名流觞咏,想起来真不免黯然寡色了。

    然其时雪又纷纷扬扬而下来,跳舞在灰空里的雪羽,任意地飞集到我们的粗呢氅衣上。趁它们未及融为明珠的时候,我即用手那么一拍,大半掉在地上,小半已渗进衣襟去。“下马先寻题壁字”,来来回回的循墙而走,咱们也大有古人之风呢。看看咱们能拾得什么?至少也当有如“白丁香折玉亭亭”一样的句子被传诵着罢。然而竟终于不见!可证“一蟹不如一蟹”③这句老话真是有一点意思的。后来幸而觅得略可解嘲的断句,所谓“卅年戎马尽秋尘”者,从此就在咱们嘴里咕噜着了。

    在曲折廓落的游廊间,当北风卷雪渺无片响的时分,忽近处递来琅琅的书声。谛听,分明得很,是小孩子的。它对于我们十分亲密,因为和从前我们在书屋里所唱出的正是一个样子的。这尽可以使我重温热久未曾尝的儿时的甜酒,使我俯拾眠歌声里的温馨梦痕,并可以减轻北风的尖冷,抚慰素雪的飘零。换一句干脆点的话,就是在清冷双绝的况味中,它恰好给喝了一点热热酽酽的东西,使一切已凝的,一切凝着的,一切将凝的,都软洋洋掸着腰肢不自支持了。

    书声还正琅琅然呢。我们寻诗的闲趣被窥人的热念给岔开了。从回廊下踅过去,两明一暗的三间屋,玻璃窗上帷子亦未下。几个较鲜明的印象,尚可片片掇拾以告诸君的,是厚的棉门帘一个;肥短的旱烟袋一支;老黄色的《孟子》一册,上有银朱圈点,正翻到《离娄》篇首;照例还有白灰泥炉一个,高高的火苗窜着……

    那户外的尖风鸣呜的独自去响,倚着北窗,恰好鸟瞰那南郊的旷莽积雪。玻璃上偶沾了几片鹅毛碎雪,更显得它的莹明不滓。雪固白得可爱,但它干净得尤好。酿雪的云,融雪的泥,各有各的意思;但总不如一半留着的雪痕,一半飘着的雪华,上上下下,迷眩难分的尤为美满。我们手都插在衣袋里,悄对着那排向北的窗。窗外的几方妙绝的素雪装成的册页。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材材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④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然依昔人所谓“蝉噪林逾静”的静这种诠释,它虽努力思与岑寂绝缘终久是失败的哟。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的外缘⑤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闲闲的意想,乍生乍灭,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不关痛痒,比强制吾心、一念不着⑥的滋味如何?这想必有人能辨别的。

    【注】①本文作于1924年1月,选入时有删节。②即人力车,车轮外箍实心橡胶车胎,故名“胶皮”。③比喻一个比一个差。④古时以瓶煎茶,微沸时发音如吹笙,故称。⑤佛教语,泛指使人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各种因素。⑥意为努力克制自己的心思,不起心动念。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幸而北风还时时吹下一阵雪珠”“亦幸而雪在北京”,表达了作者能欣赏到北京之雪的庆幸之情,这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表达的对母亲的感情是相同的。 B . 陶然亭无亭,只有几间让人“习见而不一见”的老屋,便令作者怅然若失,说明他尚未能领会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的“变与不变”的哲学。 C . “一切已凝的,一切凝着的,一切将凝的”,是指在北风尖冷、素雪飘零中已经、正在或即将被冻结的天下万物,也即姚鼐笔下“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被冰雪冻住的世界。 D . 俞平伯在雪中的陶然亭“闲闲的意想”,与郁达夫“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都饱含着一种文人暂且超脱现实困扰的悠闲情调。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沐浴而嬉”,不单写出了作者预想中陶然亭耸立于茫茫雪地之中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融入了对陶然亭雪景的憧憬之情。 B . “会向瑶台月下逢”“下马先寻题壁字”“蝉噪林逾静”等古诗名句的引用,或引起抒情,或推动叙述,或辅助议论,自然贴切,增加了文章的文化色彩。 C . 俞平伯细腻描写了陶然亭之雪的“莹明不滓”“白得可爱”“干净得尤好”,从对北京自然之美的描写来看,与《故都的秋》一样,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D . 与《登泰山记》对雪的简要描画不同,选文紧扣题目中的“雪”字,从街衢的雪、窑台的雪、预想的雪、亭中的雪到北窗的雪,反复渲染描绘,而未给人繁复拖沓之感。
    3. (3) 作者的情感常常包蕴于景物描写之中。《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写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而本文俞平伯则说:“瓶笙的吱吱响,是静之独一异品。”请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两篇散文的情感有何不同。
    4. (4) 周作人说俞平伯散文“涩如青果”。选文的语言入口虽涩,而有回甘。请结合文本,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庚申端午节后一日,期约芳若叔父启行。

    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莒溪即九漈①下流。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径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

    初九日,辞九仙,下穷九漈。九漈去鲤湖且数里,三漈而下,久已道绝。数月前,莆田祭酒尧俞,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出莒溪。悔昨不由侧径溯漈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此奇。遂束装改途。瀑布为第二漈,在湖之南,正与九仙祠相对。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再下为第三漈之珠帘泉,景与瀑布同。右崖有亭,曰观澜。从此上下岭涧,盘折峡中。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箸之水,从旁霭沸溢。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集奇撮胜,惟此为最!所谓第四漈也。

    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遂涉涧从左,则五漈之石门矣。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

    出五漈,山势渐开。若六漈之五星,七漈之飞凤,八漈之棋盘石,九漈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即匡庐三叠②、雁宕龙湫③,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出九漈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之石步,出向道。

    (节选自徐霞客④《游九鲤湖日记》)

    【注】①漈(jì):方言,瀑布。②匡庐三叠:庐山三叠泉瀑布。③雁宕龙湫:雁荡山龙湫瀑布。④徐霞客:1587-1641年,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出A九漈B沿涧C依山转D东向E五里F始G有耕云H樵石之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干支纪年法公式和作者简介,可推断文中的“庚申”指公元1617年。 B . “绝”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含义不同。 C . “所谓”与《师说》中“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的“所谓”含义相同。 D . “次第”与《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子监祭酒、莆田县人尧俞为了方便徐霞客游览时能欣赏到九漈的奇美风光,在数月前就特地命人开通一条险峻的山路直达九漈。 B . 徐霞客对第四漈的瀑布、深潭进行了细致观察,将倾人潭中的两道瀑布想象为飞舞的玉龙,潭水极深,碧绿清澈,让读者如临其境。 C . 徐霞客主要描写的并不是九鲤湖的湖面本身景致,而是记录了其九处瀑布,六漈至九漈虽无深入描绘但在总体上给予了适当的着墨。 D . 徐霞客将庐山三叠泉瀑布、雁宕山龙湫瀑布与九漈进行比较,认为前两者各凭一个特点取胜,而九漈的局部和整体的风光都完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

      ②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

    5. (5) 徐霞客在游览山水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不畏艰险的人格魅力,请结

      合《游九鲤湖日记》简要概括他的不畏艰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读书

    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注】①元元,同“黎元”“黎庶”。②课:阅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题目相同,都把文人读书这件平常之事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 B . 陆诗中透露出诗人可能年岁已老,“犹课”可看出诗人坚持苦读的情状。 C . 皮诗中为没能和德才兼备的圣贤处在同一时代、只能神交而感到遗憾悲伤。 D . “蠹鱼”“凡俦侣”分别指精神的皈依与世俗的交往,表达了诗人非凡的志趣。
    2. (2) 这两首诗中,诗人笔下的读书场景不同、读书目的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概述。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喻,认为一个人持之以恒的结果是“”,以此来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2. (2)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展示雪后登山的艰难和别样情趣时,两次写到“雾”,这两个句子是“”和“”。
    3. (3) 酒器是古代文人墨客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表达洒酒凭吊之意;而在《赤壁赋》中,“客”回答苏子时的言语“”,于举杯劝酒中暗含伤感情绪。
    4. (4) “朱颜”可指红润的面色,可代指美丽的女子,也可象征一切青春美好的事物。自《楚辞》以来,“朱颜”便频频在诗词中出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们不得已而离开家到外地生活叫作“背井离乡”。但是这个“背井”可不是背离了家乡的水井,更不是背着一口水井上路了的意思。这个“井”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中说:“井,八家一井,象构韩形。罋之象也。”“八家一井”来源于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它以方圆九百亩为一个单位,划为九区,形状就如同一个“井”字,八家共占一“井”。按照规定,八家要共同供养公田,只有把公田里的活儿先干完了才能干私田里的活儿。①____,比如(     ),其中的“井”指的都是井田制的“井”,而不是水井。“背井离乡”当然也不例外,“背”是离开的意思,“井”则是由井田制引申为乡里、家宅。

    ②____。除非是为了躲避战祸、逃荒,一般人是不会离开家乡的,所以“背井离乡”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如此表述: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命运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时至今日,交通的便捷、人们眼界的开阔和格局的提升等等,③____。正如诗人向明在《立场》中所写:“只要忘掉不同的路向,人类双脚所踏,皆是故乡。”

    1. (1) 下列词语不能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是(    )
      A . 井然有序 B . 断井颓垣 C . 井井有条 D . 市井小民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鲁迅是除张爱玲之外,另一位让我感觉非常冷的作家。( )是冷,构成了鲁迅的辨识度。如此冷的鲁迅究竟有没有价值呢?价值又在哪里呢?价值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在各种探索中,自然是毛泽东的回答影响最大。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能力排众议、慧眼识珠,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这是众多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慧。

    1.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如果你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你会发现,鲁迅的基础体温其实是非常高的。

      ②他太克制了,克制得让人心疼。

      ③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他很克制。

      ④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

      ⑤他的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而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冷。

      ⑥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

      A . ①③②④⑤⑥ B . ①⑥④③②⑤ C . ⑤①⑥③②④ D . ⑤③②④①⑥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上图书馆》)

      B . 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

      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反对党八股》)

      C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D .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荷塘月色》)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看到本卷古代诗歌阅读中两位文学家陆游、皮日休的读书场景,坐在考场上的张华同学想到自己原本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好好读书。可是,平时课余时间总是很少;而一到周末,他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点开朋友圈,刷起短视频……一学期下来,他一本书都没有认真读完。思及此,张华感到很懊恼。

    针对张华同学遇到的阅读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与体会,以勉励读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