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收...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8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6分)
  • 1. 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罗伯特·胡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 . 施莱登通过科学观察,提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C . 施莱登和施旺用完全归纳法得出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新细胞产生方式的发现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
  • 2. 某同学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探究实践活动过程中,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玻片标本,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a换为b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 B . ②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真核细胞结构 C . 支原体和③中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D . ④中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4个
  • 3.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 B . 制作花生子叶的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用无水乙醇洗去浮色 C . 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仍然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黄色反应 D . 久置的蔗糖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氧化分解了
  • 4. 水盆羊肉是渭南市的一道传统美食,秦汉时称为“羊肉膘”,唐宋时又叫“山煮羊”。食用水盆羊肉时,配以月牙烧饼,特点是“汤清香、肉酥烂、饼焦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烧饼中的糖类物质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 . 羊肉中的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 C . 羊肉的成分中包括 Cu、Mg、Fe 等微量元素 D . 羊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5. 肥胖症新药 Wegovy (链式多肽, 分子式:),作为信息分子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数据显示:接受Wegovy 治疗的成人患者,在2年研究期间实现了显著和持续的体重减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 Wegovy 分子中最多有45个肽键 B . Wegovy 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C . 组成Wegovy 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D . Wegovy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 6.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 . DNA中每个五碳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C . 不同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D .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不含RNA
  • 7. 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B . 细胞膜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 C . 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 . 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 8. 取某绿色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外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水分子既不出、也不进叶细胞 C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小于甲组 D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细胞吸水能力增大
  • 9. 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盐胁迫下, Na+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 . 使用ATP 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无明显变化 C . 在高盐胁迫下,胞外Ca2+抑制转运蛋白A,胞内Ca2+增多促进转运蛋白C D . 转运蛋白C能同时转运H+和Na+ , 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 10. 科学家已弄清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根据该原理设计的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其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等物质),可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细胞中储存大量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萤火虫发光需要荧光素酶的催化,它可以催化荧光素转化为荧光素酰腺苷酸 C . 荧光素酶的合成和催化底物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D . 无论是需氧型生物还是厌氧型生物均可用ATP快速荧光检测仪检测
  • 11. 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过程③产生的 ATP少于④产生的 ATP B . 过程②③④均在膜结构上发生,并能产生少量 ATP C .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现象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D . 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的产生量大于 的消耗量
  • 12.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释放量和吸收量、释放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图乙中的A点 B . 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C . 在图甲4 种氧浓度中,c对应的氧浓度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 D . 图乙中的CD段均对应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的情况
  • 13. 用新鲜的菠菜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 .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C .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 . 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 14. 下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净吸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度为a时,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 适当增大光照强度,a点将向右移动 C . 甲乙同置于一个透明密闭钟罩,在适宜光照下,甲植株的生长最先受到影响 D . 浓度为b时,甲植物、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
  • 15. 黑白瓶法可用于研究赛里木湖中浮游植物生产量,所用白瓶完全透光,黑瓶不透光。用若干个黑白瓶,装入某湖泊一定水层的1L 湖水后密闭,进行实验测试,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光照强度下白瓶24小时后的溶解氧可表示浮游植物的总生产量 B . 瓶中生物24小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为 7mg C . a光照下不能满足瓶中生物对氧气所需量 D . a光照下白瓶中生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 16.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B . BC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2 C . CD段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中 D .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发生在DE段
  • 17.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 B . 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 C . 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 D . 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 18. 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干细胞是轻度分化的细胞 B . 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 .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64分)
  • 19.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
    2. (2)  与B相比动物细胞中还应该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它的作用是
    3. (3)  若图A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则研究其合成和运输过程,可采用法,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用图中的序号回答)。
    4. (4)  细胞器并不是随机漂浮于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有支持它们的网架结构是,网状结构的组成成分是
    5. (5)  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这对于完成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20.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请据图回答:

    1. (1)  酶的作用机理是。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图中代表酶分子的是(填标号) 。假如在②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①的浓度,(填“能”或“不能”)提高最终产物量。酶有一些重要特性,图甲能体现的酶特性是
    2. (2) 据图乙分析,与b点相比,限制d 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限制c 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理论上,若分别在pH为6、7、8时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得到的结果(填“相同”或“不同”)。
    3. (3) 某同学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先取A、B 两支洁净的试管,A 管加入5mL的淀粉溶液,B管加入5mL的蔗糖溶液,再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滴加碘液检测。该同学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但他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该结论,原因是,你给他的建议是
  • 2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是促进粮食高产优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为获得优质的水稻品种,科学家开展了多项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将 分解为NADPH和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科研人员将水稻植株置于透明且密闭的容器内,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并通入一定比例的1802和 结果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检测到了 180请写出该过程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用化学式(或者化学简式) 与箭头表示) 
    2. (2)  为研究水稻对弱光和强光的适应性,科研人员对水稻叶片照光 1h后,通过观察发现弱光照射的细胞中叶绿体集中分布在细胞的受光面,生理意义是
    3. (3)  在强光条件下,叶肉细胞气孔关闭使 吸收受阻,此时过高的 会在 R 酶的作用下氧化 生成 被称为光呼吸。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相伴发生,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已知 R 酶具有双重催化功能,既可催化 与 结合,生成 又能催化 与 结合,生成 和乙醇酸 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适当升高 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从光合作用原理和 R 酶的作用特点两个方面解释其原理:

      ②在夏季晴朗的白天,上午10~12时左右,光照不断增强,但是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其原因是

  • 22.  如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丙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

    1. (1)  由图甲可知,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染色质与染色体两种形态的相互转变,其中,染色质处于细丝状,有利于等生命活动(至少答一条) ; 而染色体呈高度螺旋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
    2. (2)  请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 (3)  图丙中D时期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期,判断的依据是;图丙中A时期相当于图乙中的段(填写字母)。
    4. (4)  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脱胸苷后,细胞周期恢复。利用加入过量胸苷处理可以使细胞周期同步化。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分裂间期期 小时、S期=6.7小时、期=2.2 小时,分裂间期M期=1.8 小时。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或与S期的交界。将胸苷洗脱后,过X小时再次加入过量胸苷,可以使所有细胞停留在与S期的交界,X 的范围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