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1*核舟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1课《核舟记...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 (jí)         (shǔ)

    (jì)         (zhuàn)章

    B . (yú)山         (sǎn)

    (wǎng)不      峨(guàn)

    C . (lè)         (yí)

    (xū) (jiǎo)首

    D . (zhě)       (rán)

    (mǐn)      (ruò)篷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 . 盖大苏泛赤壁

    此中人语

    C . 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D . 听茶声然

    空游无所依

  • 3. 下列各项中,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 一项是 ( )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 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左臂挂念珠倚之

    ⑥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②③ D . ①④⑥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 《核舟记》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 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叙描写,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综合题
  • 5. 为深入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让学生感悟“信”的重要性,学校拟开展“诚信,为人之本”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完善发言稿  小语为活动撰写了一篇晨会发言稿,请你参与修改。

    ①《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实在听得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丢诚信而失羊的痛苦教训,你吸取了吗?不要再愚蠢地认为在丢失诚信后还可以再挽回。 请你把“诚信”时时放在你心中吧!

    ②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shuò____果;诚信,是建房的泥浆,缺少它的(A. nián B. zhān)合,便不会有牢固的大厦;

    ③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诚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诚信比荣誉更有时效性!”

    ④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jié____的智慧。

    ⑤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A. xuàn B. xùn)丽,永远绽放!

    1. (1) 请根据语境,为发言稿补写汉字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shuò果 ②粘(A. nián B. zhān)合

      ③用之不 jié ④绚(A. xuàn B. xùn)丽

    2. (2) 请仿照已有语句,将第2段补充完整,构成一组排比。
  • 6. 任务一:创设电子诗韵平台
    1. (1) 文文活动期间观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被其中的诗人之才华、志向所动容,想为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崔颢等人创设一个电子诗韵平台。 请给平台取一个名字(可以下诗歌中寻取灵感),并撰写介绍词。

      A.杜甫《春望》 B.李白《行路难》 C.崔颢《黄鹤楼》

    2. (2)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诗人因不同境遇,写下不同主题的诗歌,音乐起,颂声响,让人感悟万千。 文文在平台首页制作了诗歌主题索引,这是其中一部分,请你根据提示帮她完善。

      主题:凌云之志

      作品: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

      索引:李杜都胸怀凌云之志。李白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自己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自己的心胸气魄,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提示:可根据示例,选择相关主题(如:思乡离愁、友人别离等)和作品(需是第一题中所学加点诗人的诗歌)进行索引介绍

      主题:

      作品:

      索引:  

    3. (3) 语语看到索引后,为李白、杜甫都心怀凌云之志而无法施展才华而感到惋惜,想在平台开设一个“给古人留个言”板块。 她和文文做了试运行,请你来参与。

      文文:才华,难以施展,令人痛心。正所谓红烛烧残,念念灰冷;黄梁梦破,事事浮云

      语语:好联! 好联!

      我:我也对一副!

三、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

    [甲]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四。 计其长曾不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记桃核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 立者,坐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瓶钵、经卷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 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长洲周汝瑚言,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释】①入定:佛教名词,指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 ②龛: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柜子。 ③趺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④袒跣:袒胸赤足。 ⑤茶奁:茶具。⑥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曾不寸( )

      经卷具( )

      不甚了了( )

      衣文织绮绣( )

    2. (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人五/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 为字共三十四/吾十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C . 计其长曾不盈寸/潭西南望(《小石潭记》) D .  山桃核为之/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4. (4)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微雕技艺的,但两段文字中作者流露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文章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指出两位作者情感的不同之处。
四、语言表达
  • 8. 小夏一行人在拍摄过程中,一些穿汉服的游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认为汉服有利于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于是他们对汉服在杭州的推广度做了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并对市民们进行了相关访问。

    【材料一】关于“汉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材料二】

    汉服爱好者表示,除了在重要场合和传统节假日穿汉服外,她平时也会穿一些简单的现代汉服,或是以白衬衫加马面裙等汉服与现代服装混搭的方式出行。

    【材料三】

    普通市民表示服装首先应具有实用性,汉服比日常现代服装穿起来烦琐,也不便于出行,只适合一些特定场合。 有些人穿汉服只是出于猎奇心理,方便拍照,日常生活中很少穿着汉服。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杭州汉服的推广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