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地理湘教版八下 5.1四大地理区域的...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高安月考) 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1. (1) 下列界线大致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是(   )
      A . 胡焕庸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 秦岭一淮河一线 D .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 (2) 下列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是(   )
      A . 哈尔滨 B . 北京 C . 上海 D . 广州
    3. (3)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冬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海陆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4. (4) 图中甲区域比上海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拔低 B . 纬度低,气温高 C . 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 D . 盆地周围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
  • 2. (2023八下·承德期末)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以下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B . 乙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 . 丙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 . 丁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2. (2) 乙区域的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戴习惯反映了当地( )
      A . 终年寒冷 B . 昼夜温差大 C . 终年高温 D . 紫外线照射强
    3. (3) 某中学利用寒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四条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路线1自北向南从茫茫沙漠穿过巍峨昆仑山脉来到雪域高原 B . 路线2自东向西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C . 路线3从南到北依次参加采摘苹果、柑橘、椰子的体验活动 D . 路线4出发地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进入冰天雪地的“黑土地”
  • 3. (2023八下·任丘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 . B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 . C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D . D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2. (2) 图中E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内容与该线不相符的是( )
      A . 1月0℃等温线 B .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 .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 .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4. (2023八下·海港期末)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问题。

    1. (1) 读图1,海洋国土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拥有总长约1.8万千米的大陆岸线和总长约1.4万千米的海岛岸线,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岛11000多个。以下有关中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海洋大国,海陆兼备的国家。 B . 位置优越,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 . 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D . 地跨高中低纬度,国土大部分位于寒带和温带,没有热带。
    2. (2) 读图2和图3搭配正确的是( )
      A . 北方地区C-① B . 南方地区D-② C . 西北地区A-④ D . 青藏地区B-③
    3. (3) 读图2中流经了三大地理区域的河流是( ),该河曾被称为“一石水,六斗泥”。
      A . 黄河 B . 长江 C . 珠江 D . 塔里木河
    4. (4) 读图3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气候温暖湿润。 B . ②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原为主,典型自然特征为高寒。 C . ③地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典型自然特征为干旱。 D . ④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分布着青藏高原。
    5. (5) 读图3,四大地理区域位置和自然条件差异,形成“东耕西牧”的农业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河谷农业 B . ②-水田农业 C . ③-灌溉农业 D . ④-早作农业
    6. (6) 读图3以下诗句描述的景象可能出现在②区域的是( )
      A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7. (7) 读图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早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8. (8) 划分区域④与其他三地区界线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经济因素
    9. (9)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区域是( )
      A . ①与② B . ②与③ C . ③与④ D . ①与④
    10. (10)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中不与该线接近的是( )
      A .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 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1. (11) 下列四幅民居邮票图中,反映我国区域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3八下·大同月考)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两地民居中( )
      A . 甲一屋顶坡度较小 B . 甲一临河流而建 C . 乙一建材多用竹木 D . 乙一窗户均朝南
    2. (2) 两地中( )
      A . 甲一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 甲一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 乙一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 乙一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 (3) 据图可推断乙地( )
      A .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 . 终年高温湿润 C . 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 . 河流湖泊众多
  • 6. (2023八下·安达期末)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下列哪些不是新疆的农作物或农产品( )
      A . 甘蔗、花生、油菜 B . 葡萄干、哈密瓜、甜菜 C . 西红柿、石榴、枸杞 D . 小麦、玉米、高梁
    3. (3)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 )

      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②规划和建设重点功能区③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发展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4. (4) 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 7. (2023八下·宣汉期末)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花生 D . 甘蔗
    2. (2) 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 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 .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8. (2024八上·黄埔期末) 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阻挡了南方暖湿气流北上和北方干冷气流南下,使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图为秦岭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头”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马尾”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D . “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2. (2)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④⑤
  • 9. (2024八上·浦北期末) 京杭运河承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有骑行爱好者6月初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用时半个月到达杭州,并拍摄了一张拱宸桥的照片。图1为京杭大运河略图,图2为拱宸桥景观和信息介绍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淮河是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之一,也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准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 .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2. (2) 该骑行者在①路段可看到的主要农业景观是( )
      A . 小麦地 B . 橡胶园 C . 稻田 D . 青稞地
    3. (3) 该骑行者在南下途中,很可能遭遇到的困难是( )
      A . ①段-春雨淅沥,路面湿滑 B . ②段-寒潮来袭,积雪封路 C . ③段-雨林茂密,骑行受阻 D . ④段-阴雨连绵,闷热难受
    4. (4) 关于拱宸桥设计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拱桥高耸—减轻自重 B . 设置护桥墩—避免船撞 C . 薄墩薄拱—避免地震伤人 D . 雕刻避水神兽—便于通航
二、图文材料题
  • 10. (2024八上·玉林期末) 【生活地理】“民以食为天”,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图是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西部畜牧业和东部种植业大致以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2. (2) 我国八大菜系的地理位置,都分布于(选填“外流区”或“内流区”)。除鲁菜外,其余七大菜系主要分布于(山脉)—淮河一线以南。
    3. (3) 川菜以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湘菜突出特点也是鲜,嫩,香、辣。四川人,湖南人喜辣、食辣(辛辣可祛湿)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
    4. (4) 我国八大菜系中,在广东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菜系是,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11. (2023八下·贵阳月考)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B地区,D地区。
    2. (2) 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①和河流②。该线以南的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在毫米以上,为(干湿地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是(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3. (3) A地区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
    4. (4) 下图展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填字母代号)地区,这种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小),墙体较高,反映了当地(湿热/干冷)的气候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