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八下 5.3 西北地区...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铜官期末)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I、Ⅱ分别为( )
      A . 云,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B . 新,耕地、草地 C . 川,交通运输用地、草地 D . 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 (2) 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乡村聚落中常见碉房和竹楼 B . 大陆性气候显著,植被覆盖率高 C . 水资源短缺但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D . 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 2. (2023八上·吉林期末) 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 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 .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 .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2. (2) 该地河流夏季进入汛期,主要原因是  (  )
      A . 处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 B . 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 C . 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降水多 D . 夏季上游来自境外河水暴涨的影响
    3. (3) 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
      A . 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B . 品种优良 C . 水源充足 D . 土壤肥沃
  • 3. (2023八上·林州月考)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此完成下题。
    1. (1) “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   )
      A . 牦牛肉 B . 葡萄干 C . 螺蛳粉 D . 竹筒饭
    2. (2) 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 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 B . 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 .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 D . 研发高新技术,发展航天业
  • 4. (2023八上·林州月考)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下题。

    1. (1) “乳都核心区”地处(   )
      A . 甲区域 B . 乙区域 C . 丙区域 D . 丁区域
    2. (2) 乙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严重 B . 冰川退化 C . 森林过度砍伐 D . 土地荒漠化
  • 5. (2023八上·滨州月考)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下列解读恰当的是(   )
    A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 B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滚滚注入东海 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黑龙江流域梅雨来袭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高原畜牧业发达
  • 6. (2024八上·铁西期末) 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描述与该地区相符的是(    )
      A .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旱地耕作区 B . 这里的河流大部分属于外流河 C . ②山脉是横断山脉 D . 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2. (2) .这个区域人们为了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修建水窖,其水源来自(    )
      A . 高山冰雪融水 B . 地下水 C . 河水 D . 湖泊水
  • 7. (2020八上·九龙期末)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省级行政区是
      A . 甘肃省 B . 内蒙古自治区 C . 云南省 D . 西藏自治区
    2. (2) 甲河段属于
      A . 长江 B . 珠江 C . 黄河 D . 辽河
    3. (3) Ⅰ、Ⅱ、Ⅲ处的天然植被分别是
      A . 森林、草原、荒漠 B . 荒漠、草原、森林 C . 草原、森林、荒漠 D . 森林、荒漠、草原
    4. (4)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级行政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 种植柑橘、橡胶树为主的林业 B . 放养马、牛、羊为主的畜牧业 C . 饲养猪、鸡、鸭为主的畜牧业 D . 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的耕作业
  • 8. (2023八上·六盘水期中) 近两年我国西藏自驾游越发火爆,下图为318国道景观大道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从上海出发进藏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是(   )
      A . 降水越来越多,阴雨连绵 B . 从北温带进入热带,气温越来越高 C . 氧气越来越充裕,呼吸越来越顺畅 D . 海拔逐渐升高,气温越来越低
    2. (2) 游客从上海沿318国道景观大道到达西藏,所经地势变化与之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3. (3) 目的地所在地形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   )
      A .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 . 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C . 海拔高,气温低 D . 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 9. (2023八上·临湘期中) 2021年12月,波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838公里,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图中虚线)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 B . 川藏铁路沿线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C . 青藏铁路跨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 D . 珠江发源于图中阴影部分
  • 10. (2023八上·临湘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没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
      A . 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地地势平坦,草原广阔 B . 该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 . 该景观反映了回族的生活场景 D . 该景观反映了朝鲜族的生活场景
  • 11. (2018八上·顺德月考)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我品尝了新鲜的奶茶,参加了“那达慕”盛会,亲自体验了这里传统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快乐!这是小明在暑假旅游归来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内容,小明旅游最有可能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 . B . C . D .
  • 12. (2023八上·开原月考) 我国的“318”国道东起上海,西到樟木镇,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大致沿北纬30°纬线,被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从上海到樟木依次经过 A—E地区,其中C所在地形区是
      A . 四川盆地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云贵高原 D . 横断山脉
    2. (2) 终点樟木位于
      A . 四川省 B . 青海省 C . 西藏自治区 D . 云南省
    3. (3) 在“318”国道修建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段是
      A . AB段 B . BC 段 C . CD 段 D . DE段
  • 13. (2023八上·文登期中) 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B . 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牧草生长 C . 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 .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充足
  • 14. (2023八上·朔州期中) “秋收时节,硕果飘香……”进入十月中旬,新疆阿克苏逾13万亩苹果成熟,果园内翠绿的枝叶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色泽鲜亮,果香诱人。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1. (1) 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区 B . 是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区 C . 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D .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2. (2) 阿克苏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 . 高山冰雪融水 B . 海水淡化 C . 南水北调工程 D . 盆地内部的湖泊
  • 15. (2023八上·株洲期中)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6年1月5日9时16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神舟”四号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 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 . 沙尘暴还未开始 C . 地形平坦,起伏不大 D . 天气干燥温暖
  • 16. (2019·广东)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 (1) 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 .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 .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C . 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 . 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2. (2)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 )
      A .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B . 内蒙古高原的地下水 C . 大气降雨 D . 引黄河水
    3. (3)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亚欧大陆桥经过

      ②气候相对两侧湿润

      ③地形相对两侧低平

      ④绿洲农业发展基础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
  • 17. (2024八上·凤山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

    材料二:  “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

    1. (1) “青豫直流”工程线路依次穿越青、甘、陕、(填简称)四个省级行政单位。
    2. (2) 自西向东该工程沿线农业生产差异明显,主要农业部门由_业过渡为业。
    3. (3) “青豫直流”工程的输出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将资源转化为电能,分析当地该资源丰富的原因:  
    4. (4) 该工程是践行党中央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该工程对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答出一点即可)。
  • 18. (2024八上·铁西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资料二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也创造了世界奇迹。

    资料三  图1示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2示意三江源地区某段铁路照片。

     

    图1                        图2

    1.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省南部,是黄河、澜沧江和江的源区。根据所学知识,试推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河湖水量最丰盈的季节是季。
    2. (2) 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是,该铁路在三江源段多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其目的是。该铁路被称为“天路”的原因是
    3. (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请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原因。
  • 19. (2023八下·临汾期末) 项目主题 探寻西北地区的脱贫之路

    项目背景 西北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同时还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探寻西北地区的脱贫之路”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知环境

    任务二探农业

                                     

    西北地区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及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有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产品。

    任务三献智慧

                                     

    过去40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对西北地区防沙治沙、减少水土流失和保障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务四观未来

                                     

    西气东输是我国四大跨世纪工程之一,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运输到我国东部地区。

    1. (1) 从地形、气候方面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2) 说出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灌溉水源。
    3. (3) 新疆号称“瓜果之乡”,分析该地瓜果特别甜的主要气候原因。
    4. (4) 请你为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
    5. (5) 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