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3东北地区的产业...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吴江月考)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 . 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 . 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 D . 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
    2. (2)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 . 平原面积大 B . 土壤肥沃 C . 降水偏少 D . 耕地集中连片
    3. (3) 关于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丘陵为主 B . 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 . ①②地区相比,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的是①地区 D . ①②地区相比,雪期更长的是②地区
  • 2. (2023八下·安达期末)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D . 青藏地区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东北三省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2. (2) 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 3. (2023八下·丰顺月考) 读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滞缓,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B . 产业结构单一 C .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D . 引进了大量外资
    2. (2) 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有“北大仓”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 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B .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 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D .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4. (2023八下·榕城期中)  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着肥沃的黑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东北地区 (  )
      A . 耕地多分布在平原 B . 草地多分布在东部 C . 林地集中于中部 D . 耕地以水田为主
    2. (2) 该区域内 (  )
      A . 辽河沿岸是水稻种植北界 B . 玉米仅种植在嫩江的两岸 C . 大豆的种植范围广 D . 甜菜多种植在南部
    3. (3) 为保障粮食安全,该区域应 (  )

      ① 秸秆还田,养护黑土② 培育良种,抵抗病害 

      ③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④ 少用农药,降低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3八下·长安期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读东北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 . B山脉西侧为黄土高原 B . 河流C为乌苏里江 C . D区域为三江平原 D . 城市F为长春
    2. (2) 下列特殊称谓哪个与东北无关(   )
      A . 白山黑水 B . 林海雪原 C . “北大仓” D . 天府之国
    3. (3) 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 冬小麦、玉米 B . 春小麦、大豆 C . 甜菜、青稞 D . 蕉麻、谷子
    4. (4) 东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 .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 .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 . 离冬季风源头近 D . 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 6. (2023八下·巴州期中)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A山脉是(  )
      A . 大兴安岭 B . 小兴安岭 C . 长白山脉 D . 太行山脉
    2. (2)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
      A . 廉价的劳动力 B . 先进的科学技术 C . 发达的铁路线 D . 丰富的矿产资源
  • 7. (2023八下·电白期中)  东北三省沃野千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据此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甲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    )
      A . 黄土疏松 B . 高原坦荡 C . 黑土肥沃 D . 地形崎岖
    2. (2) 乙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
      A . 沼泽湿地 B . 河流源头 C . 森林资源 D . 耕地资源
    3. (3) 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 . 渔业 B . 种植业 C . 林业 D . 畜牧业
  • 8. (2023八下·龙岗期中)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地区的富饶美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北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
      A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 .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 .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 . 地表崎岖,峰林众多
    2. (2) 哈大(哈尔滨到大连)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3. (3)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①林业基地    ②能源基地    ③商品粮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4. (4) 制约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源不足 B . 地表崎岖 C . 热量不足 D . 土壤贫瘠
    5. (5) 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
      A . 京津唐地区 B . 辽中南地区 C . 长江三角洲 D . 珠江三角洲
  • 9. (2023八下·江岸期中)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旱地 B . 水田 C . 草地 D . 林地
    2. (2) 丙地的作物熟制是(  )
      A . 一年一熟 B . 两年三熟 C . 一年两熟 D . 一年三熟
    3. (3) 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 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B . 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 . 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米线等 D . 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 10. (2023八下·安徽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山脉属于该地区的是(    )
      A . 大兴安岭 B . 太行山 C . 巫山 D . 昆仑山
    2. (2) 该区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 . 土壤贫瘠,地域广阔 C . 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产量大 D . 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3. (3) 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区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 . 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 . 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 . 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 . 乘船欣赏河流两岸风光
  • 11. (2023八下·龙湖期中)  下图为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工业中心和交通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北许多工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依托(    )
      A . 便捷的水运条件 B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 . 丰富的自然资源 D . 先进的科技条件
    2. (2)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 提高资源利用率 B . 发展新型产业 C . 大力发展采矿业 D . 积极招商引资
  • 12. (2023八下·和平月考) 《金史•世纪》中记载:“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有关文中提到的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夏季温暖,日照较长;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②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③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④肥沃的黑土分布广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3八下·赵县月考)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 进行体制改革 B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 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 大力发展采矿业、化工业
二、图文材料题
  • 14. (2023八下·泊头期中) 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填出图中主要地理事物的名称。

    1. (1)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2. (2) 东北地形以平原和为主。
    3. (3) 河流①是它是中国和的分界线,河流③是,河流④是,③和④是中国和的分界线。
    4. (4)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里的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 15. (2023八下·迁安期末)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甲林场所在省区2020年粮食产量7541万吨,比2019年增加近40万吨,实现十七连丰,连续十年领跑全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及农业生产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2. (2) 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年平均气温低,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3. (3) “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1点即可)。
    4. (4) 该省境内平原广阔,黑土肥沃。境内的三江平原是由、松花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该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和水稻等,从右图来看,科技在该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等。
  • 16. (2023八下·唐县期末) 辛勤耕耘,守护大国粮仓。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一示意我国水稻、小麦分布示意区、图二为北方地区地形图、图三为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

    1. (1) 小麦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等地形区。
    2. (2) 上述地形区适合种植小麦的自然条件是:地形以为主→;气候类型为→雨热同期;“黑土地”,“黄土地”→土壤
    3. (3) 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冬小麦是指秋季播种,次年6月份左右收获的品种。但冬小麦在低于-12℃的低温时也会被冻死。春小麦是指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品种。

      齐齐哈尔适合种植小麦,石家庄适合种植小麦,主要原因是

    4. (4) 华北小麦种植区春季时需水量大,农民一般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主要原因是
    5. (5) 长期开采地下水的危害是。请你为农业节水献计献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