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踏上【甲】的阅读之旅。鸟儿【乙】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与轻风流水①yìng hè着;可爱的水藻把终年②zhù xù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一家人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瘫痪的史铁生和母亲③jué bié , 鼓起了“好好儿活”的勇气;刚去书塾的鲁迅向寿镜吾先生行礼时,仿佛能够看到先生④hé ǎi地在一旁答礼;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相遇,迎来了【丙】▲ 的生活……

    1. (1) 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ìng hè ②zhù xù ③jué bié ④hé ǎi

    2. (2) 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A.截然不同 B.呼朋引伴 C.美不胜收

      【甲】 【乙】 【丙】 

    3. (3)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4. (4)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好久不见用“久违”,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 .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歌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D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礼记》合称为“四书”。
  • 2. 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1. (1) 请根据你的积累,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A.忘年之交 B.竹马之交 C.君子之交 D.患难之交

      ①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②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③贤者之间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的交情—— 

      ④不拘年岁行辈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2. (2) “手”,小篆写作“”,而“友”字的小篆写法为“”。《说文解字》:“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分析上述材料,推测“友”字的本义。
    3. (3) 互联网丰富并改变了我们的交友方式。班级举办“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赛,作为反方选手,请你就“网络交友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二条理由
  • 3. 古诗文默写与理解;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 (1)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2)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4.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6.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7)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现作者牵挂友人命运之情,并有明月作证的诗句是:“ 。”
    8. (8) 《论语》中指出学与思必须紧密结合的一句是:“ 。”
  • 4.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王湾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 .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 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 .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二、阅读理解(42分)
  • 5. 文言文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①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②。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③班彪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 遂博通众流百家⑤之言。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会稽上虞:古地名。②徙焉:迁到这里。③扶风:古地名。④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⑤众流百家:各家学派。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乡里 ④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 (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家 贫 无 书 常 游 洛 阳 市 肆 阅 所 卖 书 一 见 辄 能 诵 忆

    4. (4)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谢道韫和王充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6. 实用文本阅读

    【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专家预言称,按照这个趋势、速度发展下去,到2022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超过7.5亿,其中 10—18岁青少年为近视患病的重灾区。

    今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戴不戴眼镜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材料二】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够、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明显增多。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经常使用,使青少年视力更趋下降。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看的物品距离眼睛太近等,都是不良的用眼环境或习惯。

    【材料三】

    1. (1) 根据以上材料,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专家预言,我国近视患者的人数将继续增加。 B . 青少年近视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C .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与中国大体相当。
    2. (2) 阅读材料三“中国城乡学生近视率”统计图,说说你从中可以得出哪几条结论?
    3. (3)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预防“近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
  • 7. 文学作品阅读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⑦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 (1) 【脉络梳理】奶奶总不让自己闲着,请按时间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春 夏 

      秋 冬 

    2. (2) 【细节赏析】结合选文,品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从人物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②“奶奶。”“奶奶!”“奶奶——”(结合文段,揣摩“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不断呼唤奶奶时复杂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3. (3) 【精读理解】在第②段中作者写到:“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是什么意思?奶奶在张望什么?
    4. (4) 【主题研讨】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且还有机会弥补,你会怎样做?
  • 8. 名著阅读
    1. (1)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

      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故乡》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勇敢无畏

      父亲

      我忐忑着,拿着书来了。父亲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不讲理,专制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2. (2) 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篇目中任选一篇,从文章内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你的体会等角度,仿照小明的阅读心得,简述你的感悟。
三、写作(作文45分,书写3分)
  • 9. 遇见,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人生就是一次次美丽的遇见。遇见一树绚烂的花开,遇见一方奇丽的山水,遇见一个善良高贵的人,遇见一件永生难忘的事……生命旅途中,总会有一次遇见,或吸引着你,或感动着你,或震撼着你,或启迪着你。在相遇的过程中,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录你升入初中后的所遇所见、所感所想。

    要求:

    ⑴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⑵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⑶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