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物理-第16节-固体压强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4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 . 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 . 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 . 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 2. 下列有关科技、生活与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菜刀磨得锋利更容易切割食物,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B . 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 . 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 . 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 3. 图为小明同学用老虎钳剪钢丝时的情景,该老虎钳 ( )

    A .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B .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 .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D .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 . 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 .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 . 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 5. (2021七下·滨江期末) 如图,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F ,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p , 则(   )

     

    A . △F=△F , △p>△p B . △F=△F , △p<△p C . △F>△F , △p>△p D . △F>△F , △p<△p
  • 6. 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 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 B . 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 C . 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 D . 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
  • 7. (2019·上城模拟) 制陶中有个制作土坯的阶段,小金把两个均匀圆柱体土坯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部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如图,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p和压力F、F的关系是( )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 F<F乙       D . p>p , F>F
  • 8. 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 . 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 . 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 . 受力面积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 9. (2023八上·慈溪开学考)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最,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 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 . 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 10. (2023八上·慈溪开学考) 如图,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④甲、乙两次实验,可通过对比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2022·萧山模拟) 北京时间2月3日凌晨进行的世界田联室内回赛瑞典哥德堡站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迎来2023年首秀。真获男子60米冠军。下列对苏炳添的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在起点站立等待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X105Pa B . 比赛中他的速度约为10m/s C . 颁奖升旗时,奏唱中国国歌时间约为3分钟 D . 他在比赛中心率约为30次/min
  • 12. (2023八下·海宁月考)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₁和p₂。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 . B . C . D .
  • 13. (2022八上·镇海期末) 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底面积最小。下列有关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B . A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C . C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D . 三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都有可能最大
二、填空题
  • 14.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既跟有关,又跟有关。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15. (2023·绍兴)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敏用拇指和食指分别以如图两种方式压在铅笔两端。

    1. (1) 小金提出质疑,认为图的方式不合理,因为该方式没有控制
    2. (2) 若笔尾横截面积约为0.5厘米2 , 整个截面都和食指充分接触,当食指用0.5牛的力压铅笔时,食指受到的压强约为帕。
  • 16. (2023七下·义乌期中) 如图所示,小晨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ρρ(选填“>”、“<”或“=”)。接着小晨将两个正方体沿图示的方向截去一部分,都拿走右半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p。(选填“>”、“<”或“=”)

三、解答题
  • 17.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要从它们正中间沿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方法:①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②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③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④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请简单说明理由。

  • 18. 小明在卸货点用水平方向的推力把箱子推到D处,如图甲。经过A处4s后在B处遇到方方,方方迅速取下小箱子,1s后在C处小明调整了推力,继续将大箱子推到D处才撤去推力。AD段推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箱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大箱子底面积为0.5m2 , 质量为20kg,小箱子质量为5kg。(g取10N/kg)

    1. (1) BC段大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 (2) AB段大箱子对地面的压强为
    3. (3) CD段小明推力所做的功为
  • 19. (2023·丽水) 2023年,广交会上展出的可骑行电动行李箱,受到许多客商的欢迎。某品牌电动行李箱的部分参数如下表。质量为50千克的测试者坐在空行李箱上(如图),以最大速度在展厅匀速直线骑行20秒,骑行时所受阻力是总重的0.04倍。

    部分参数

    最大速度

    3米/秒

    空箱质量

    10千克

    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003米2

    1. (1) 测试者在20秒内骑行的路程为米;
    2. (2) 求测试者坐在电动行率箱上时,行李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求测试过程中电动行李箱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 20. (2023九下·龙湾模拟) 如图甲是一款气压升降椅,其结构如图乙所示(坐垫未画出〉,气缸.内充满氮气。活塞将气缸分为上、下两侧。调节高度时,向上拉调节杆,开关栓向下移动,使活塞上、下两侧氮气经通道连通,此时气缸可升降.松开调节杆后,开关栓向上移动,即可固定座椅高度。重为500牛的小龙在某次调节座椅高度时,先离开座椅向上拉调节杆使其升高,再坐上座椅向上拉调节杆使其下降至合适高度、该过程座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

     

    1. (1) 小龙坐上座椅匀速下降的过程中经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2. (2) 已知活塞横截面积30厘米2 , 气缸与坐垫共重50牛,小龙坐上坐垫,打开开关栓时,气缸内的压强为2.75×105帕。求活塞连杆的横截面积。
    3. (3) 结合图乙、丙,解释0~1s内座椅上升的原因。
四、综合说理题
  • 21.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灰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灰泥被称为建筑用“胶”,它能将墙砖粘合在一起,密度为2.2×10³kg/m³。若每块砖的厚度是7 cm,密度为2.4×10³kg/m³,设砖缝间建筑用胶的厚度为1cm。为了保证安全,墙体对墙基的压强不得超过4.9×10⁵Pa,那么,该墙的高度不得超过多少米?(不考虑大气压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