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物理-第06节-升华和凝华及物理...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大好河南, 风光无限。关于我省自然风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云台山雾气环绕——雾的形成需要吸热 B . 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热 C . 老君山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㠜固现象 D . 鸡公山朝露晶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2. 冬天,当气温低于0℃时,即使没有阳光,晾在室外结了冰的湿衣服仍然会干,这是由于在低温下冰( )的缘故。
    A . 汽化 B . 升华 C . 蒸发 D . 凝华
  • 3. 你听说过”霜前冷,雪后寒”吗?从科学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应为( )。
    A .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低 B . 霜形成时的气温一定比雪形成时的气温低 C .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前低 D . 霜是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温必在0℃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地面的温度降低
  • 4.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D . 水用于清洗衣物
  • 5.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 . 熔点是2000℃ C . 沸点是3000℃ D . 凝固点是3000℃
  • 6. 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 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B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C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固现象
  • 7. 一种新兴的时尚美食一干 冰辅助制作的靓丽美食,在全国各大星级宾馆、酒店的菜谱中悄然出现.干冰特有的云雾效果再加上各位高级厨师们的出色手艺,使众多美食家们享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沁人心脾的时尚美食!如图所示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盘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盘面上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 .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 .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 8. 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气压低)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面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 )
    A . 金属液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 .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 .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 . 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 9.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的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 固体空气清新剂放一段时间后变少了,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C . 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D . 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
  • 11.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人工制造的。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人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小液滴在落地前会变成小冰晶。有关人工造雪与自然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是凝华现象 B . 人工造雪是凝固现象,自然降雪是凝华现象 C . 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需要吸热 D . 人工造雪需要吸热,自然降雪需要放热
二、填空题
  • 13. 请填写下列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 (1) 露的形成:
    2. (2) 冰变成水:
    3. (3) 霜的形成:
    4. (4) 铁水变铁块:
    5. (5) 雾的形成:
    6. (6) 碘变成碘蒸气:
  • 14. 白炽灯用久了灯泡壁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成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灯泡璧后又发生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 15.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填序号)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发生的化学变化是.(填文字)

  • 16. 某年年初,新疆很多地方发生了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清除路面的积雪,军区某团出动了特种除雪车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该特种除雪车安装了一台飞机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吹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这是一种非常快速、有效的除雪方式。
    1. (1) 雪在高达600℃热风的冲击下,了热量,迅速成水,并被高达10m/s的风吹到路边。
    2. (2) 积雪融化成水后,一部分水在高温热风的冲击下,了热量,成了水蒸气。其中,两个条件都加快了水的蒸发。
    3. (3) 还有少部分积雪在高温作用下,了热量,直接由固态的雪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
三、实验探究题
  • 17. 图示是甲同学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酒精

    煤油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 (1) 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 (2) 交流评估时,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乙同学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
四、解答题
  • 18.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查阅资料可知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中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下表是几种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232

    327

    630

    1. (1) 铅锡合金具有导电性,该性质属于合金的性质。
    2. (2) 下图表示铅锡合金的熔点随其中一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图象,则该图中横坐标表示金属的质量分数。

    3. (3) 一般家用保险丝大都是用铅(不少于98%)和锑(0.3~1.5%)制成的合金,根据以上信息及生活经验判断该合金的熔点可能为____。
      A . 20~40℃ B . 232~300℃ C . 327~600℃ D . 630~900℃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某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的沙丘上覆盖着5~ 10厘米厚的积雪,然而过了大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材料二: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解释.

    1. (1) 材料一中的雪为什么不见了?
    2. (2) 材料二中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该过程需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小北看完材料后联系生活,想到了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的 (填”外”或”内”)侧发生的现象.
  • 20. 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