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备战高考·高政二轮复习专练:21 探索认识的奥...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 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 2. (2024高二上·清远期末) 某市红茶荣获“2023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荣誉。该红茶芽头肥壮,泡茶花香高锐、毫香显,汤色红亮,甜醇鲜爽。该红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经不断研制改进至今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日益凸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需突破发展“瓶颈”,赢得发展空间。从材料可以看出(    )
    A .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 . 该市红茶的发展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D . 认识该市红茶的特性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 3. (2024·) 2023年7月16日,全球容量最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实验大楼正式结项。它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一眼万年”或“一步千里”的时空压缩,为一系列基础科研提供验证条件,意味着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将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这体现了(    )

    ①探索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实验意义重大        
    ②人类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③追求真理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④辩证否定是我国基础科研跨越发展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4高二上·玉溪期末) 2023年10月11日,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在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启动,该望远镜建成后将承担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的测定轨等任务,并促进我国射电天文科学观测研究发展。由此可见( )
    A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改造规律的前提
  • 5. (2024·) 在2023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滨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这些成就表明( )
    A . 坚忍不拔,是我国取得火星探测重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B . 脚踏实地,思维创新能够将火星探测蓝图变成现实的存在 C . 追逐梦想,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认识浩瀚宇宙 D . 踔厉奋发,是推动火星探测迈得更稳更远的根本保证
  • 6. (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了一生的时间,去观察、记录和研究昆虫的家族、特征与习性,日复一日耐心地做着实验。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写出了《昆虫记》这部巨著。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 )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影响

    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需要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细致的观察奠定了法布尔的成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高二上·四平期中)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对数字中国体系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协调发展做出了科学安排,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为2035年我国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提供了理论指导。这说明( )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

    ②认识来源于实践,数字中国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建设

    ③规划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长期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8. (2024高二上·清远期末)  2023年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我国考察队员展示了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的一块月球陨石,研究表明这是一块复矿碎屑角砾岩,由来自月球高地和月海的不同岩石碎屑组成。月球陨石除具有重要的天体化学科学研究意义外,还对南极冰盖演化历史有着重要指示意义。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发现月球陨石的结果表明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发现月球陨石的结果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现月球陨石的过程说明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

    ④对月球陨石的研究体现了人类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在我国科学家主导、全球45个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努力下,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M87,被证明确实在自旋。其喷流呈现周期性摆动,摆动周期约为11年,振幅约为10度。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预测。全球共有超过20个射电望远镜为此项研究作出了贡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材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真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会被不断证实或推翻

    ③认识工具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4高二上·期末)  最近,流行一种“吃肉减肥法”,这种方法号称不用管住嘴也不用迈开腿,只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肉就能减肥。但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不吃碳水化合物初期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食物中缺少了碳水化合物,从而形成一种叫酮的物质(酮不是天然物质状态,它是新陈代谢中发生了错误的标志),酮极易引发糖尿病或加重糖尿病人的症状,诱发休克甚至死亡。这说明( )

    ①真理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有时难以划分

    ③真理在谬误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身

    ④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3高二上·台州期中)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
    A . 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 . 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 C . 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 是错误 , 没有看到真理是有条件的
  • 12. (2023高二上·开封开学考) 对下图漫画(作者:吕志华)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担心犯错没有必要,错误也是宝贵资源 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犯错误是难免的

    ③要勇于试错,反对不做不错的思想 ④要防微杜渐,克服麻痹大意就不会犯错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好月圆中秋日,人和家兴国庆节。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国再掀旅游高峰。旅游途中,每个目的地都有独特的环境风貌和文化习俗,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会氛围,能够让我们拓展理念和认知的边界。旅行如同探索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课程,全新的目的地带来全新的认知,涵盖历史、文化和人文等全方位信息。旅途中,我们需要与不同的人互动,应对各种未知的境遇和挑战,所有行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琐事,都能够锤炼我们的意志和心性。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难得的假期里选择躲开出游的喧嚣,更中意来一次精神世界“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走进图书馆,捧起书本,利用假期闲暇给自己“充电”,沉浸在书香的海洋里,使假期别有一番风味。

    有人认为,“与其去景点看人山人海,不如在阅读中畅游书山学海”。结合材料,请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 14. (2024高二上·承德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形成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中,生产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居于支配地位,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四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结合的。正是因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各个环节顺畅配合、相互促进,才能顺利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循环。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的依据。
    2. (2) 结合材料二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