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然(chàng)        坍(tān)        粼(lín)        随声附(hè) B . 落(zhuó)        镜(léng)        徘(huái)        咄逼人(duō) C . 戒(chěng)        狭(ài)        蔽(yīn)        大相庭(jìng) D . 职(chèn)        伏(quán)        乳(bǔ)        参不齐(cī)
  • 2.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 澄澈        感概        匿笑        翻来覆去 B . 并蒂        诅咒        狼狈        不求甚解 C . 缥缈        吝啬        祷告        煞有戒事 D . 淅沥        静谧        决别        花枝招展
  • 3. 下列选项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最后正确地拼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A . 动词        代词        形容词 B . 动词        数词        动词 C . 副词        数词        动词 D . 副词        代词        形容词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否具备良好的品德,乃是评判优秀学生的首要条件。(将“首要条件”改为“条件之一”) B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 .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 . 经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删掉“使”)
  •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衡带着自己写的“福”字去姑妈家拜年时说:“姑妈新年好!这是在下的拙作,还请笑纳。” B .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孔子是对孔丘的尊称,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C . “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感谢贵国政府和人民的鼎力相助。”该句中“鼎力相助”是敬辞。 D .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狼》选自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讲述了一个屠户智斗狼的故事。
  • 6. 综合性学习

    我校七年级二班将于下周五第七节课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举行综合性班会活动,你作为参加活动的一员,正在为活动做准备工作。

    1. (1) 班上的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交友的诗句交给你,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C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 .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2. (2) 你作为班长,准备去邀请李校长来班上参加活动,并请他做“交友之道”主题分享。你该怎么和李校长说呢?请写下来。
  • 7.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长老道:“不曾与他见个胜负,只这般含糊,我怎敢前进!”大圣笑道:“师父,你也忒不通变。常言道:‘单丝不线,孤掌难鸣。’那魔三个,小妖千万,教老孙一人,怎生与他赌斗?”长老道:“寡不敌众,是你一人也难处。八戒、沙僧他也都有本事,教他们都去,与你协力同心,扫净山路,保我过去罢。”

    (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

    1. (1) 探究摘录文字的回目,你发现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回目具有哪些特点?
    2. (2) 阅读名著,可以丰富心灵、陶冶情操,也可以汲取人生经验、提升思想境界。根据摘录文字的内容,说说“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的意思。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西游记》中“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这句话的感悟。
  • 8. 古诗文默写

    自古以来,秋常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发诗人的深思。秋是悲凉萧瑟的,岑参的秋是“,应傍战场开”;李商隐的秋是“君问归期未有期,”;而曹操的秋看似萧瑟,实则壮丽辽阔,“”。刘禹锡一反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写下了“”(《秋词(其一)》)。秋,这位智者还告诉我们,要想达到凌云的远大志向,须先得有平稳沉静之心,正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谆谆教诲“”。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 9. 诗歌鉴赏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 , 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故关:故乡。②少孤:从小就成了孤儿。③相向:相对。④风尘:纷乱的世境,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 (1) 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 B . 颔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色调和谐,与首联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晚春送别图。 C . “多难识君迟”,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D . 本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2. (2) 从全诗看,尾联的“掩泪空相向”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
  • 10. 文言文阅读

    【甲】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至,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班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1.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眈眈相向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B . 狼亦矣 黠:狡猾 C . 语未 , 狼突至 竟:结束 D . 辄言功 动:行动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复投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 又数刀毙        我肉,能供人果腹 C . 知之者不如好者        夫君子 D . 我能兼汝二者长        禽兽变诈几何哉?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4. (4) 【甲】【乙】两文的故事分别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

      【甲】文:

      【乙】文:

  • 11. 现代文阅读

    “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怀念白求恩同志

    聂荣臻

    ①一提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先生,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就久久不能平静。

    ②我在晋察冀同白求恩同志有过多次接触,并且多次听到关于他舍身忘己、救死扶伤的故事,以及在晋察冀敌后医务建设和培训医务人员工作中的许多动人业绩。说他为晋察冀以及中国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建立了伟大的功绩,是一点也不夸大的。

    ③不能忘记,一九三八年六月,他从延安来到晋察冀,我在山西五台的金刚库村第一次见到他。高高的个子,虽然还不到五十岁,却已苍苍白发,但目光炯炯,精神奕奕,是那样严肃而又热情。我看到他跋涉千里,旅途一定很劳累了,劝他多休息几天再谈工作。他这样回答我:“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这句洋溢着革命者战斗激情的回答,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际。

    ④不能忘记,那年九月的一天,我接待了从战地回来的白求恩同志。我向他讲了军区部队刚刚在石盆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打死了日寇指挥官清水少将,歼灭了日伪军七八百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他听了高兴地称颂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又谈起了他建立的模范医院在日寇“扫荡”中被烧毁了。他以坦率的自我批评,讲了他在残酷的敌后游击战争环境里建立正规化医院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我说:“是啊,我们是要建立正规化医院的,但敌人不让啊。后方医院的建设,要更加从实际出发,注意内容。”他频频点头。此后不久,他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争的光辉思想和他切身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给敌后医务工作者留下了珍贵的礼物。他就是这样,用科学家的求实精神和共产党员诚恳的自我批评来严格要求自己。

    ⑤不能忘记,当党中央已经同意他的要求回加拿大去一趟,向全世界揭露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血腥暴行,争取欧美人民给英勇的中国抗日军民以更多的物质和技术援助的时候,他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大意是要求到各医院进行一次巡视,说“在做完这项工作以前,我决不离开”。他还表示,回国前希望与我面谈一次。接信后,我到前方医院去看望了他。他恳切地说,到中国以后,一直忙于医疗工作,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思考,但在同中国同志的并肩战斗中,对中国革命有很深刻的印象;他很钦佩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表示深信,不管环境再残酷,道路再艰苦,斗争再持久,有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为了进一步理解中国革命,希望在回国前找个时间,同我详细地面谈一次,由他提问题,我来解答。我被他这种探求真理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表示很高兴与他共同探讨有关中国革命的各种问题。但不久,日寇对我边区的冬季“大扫荡”开始,他不顾同志们的劝告,毅然参加反“扫荡”战斗。就在这次紧张的战场救护工作中,在一个接一个的繁忙手术中,他划破了手指,链球菌侵入伤口……限于敌后的医药条件,尽管当时我们进行了全力的抢救,但没有能够挽救他的生命。我热切期待着的与这位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谈话,因此未能实现,成为终身憾事。

    ⑥白求恩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四十年了,但至今,当时在他周围的同志们还铭记着他最后的遗言:“不要难过⋯⋯你们⋯⋯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他给我的最后的信中写着:“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他心里装着的是全中国人民。

    (节选自《纪念白求恩》文集,有删改)

    1. (1) 选文以“‘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选文记叙了白求恩同志援助中国期间发生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3) 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 (4) 选文在表现手法、写作目的上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何异同?
三、表达与写作(55分)
  • 12. 片段写作

    步入初中,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同学,请从班上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给他(她)“画”一幅肖像。

    要求:①以外貌描写为主,可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体态、神情等;②语言得体,顺序合理;③不超过200字。

  • 13. 命题作文

    成长路上,父母的一声叮咛,老师的一丝关怀,同学的一句慰问,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温暖着我们。

    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事为主,不少于600字;②内容真实具体;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