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航天员出舱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航天员出舱当日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 )
      A . ①段 B . ②段 C . ③段 D . ④段
    2. (2)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可以观察到地球表面的( )
      A . 赤道 B . 经线 C . 地轴 D . 海洋
    3. (3)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呈现蔚蓝色,原因是( )
      A . 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高 B . 海洋面积大,占地球表面71% C .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 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 2. 2023年7月21日,台风“杜苏芮”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是今年登陆我国的第5号台风。下图为7月22日—7月29日台风“杜苏芮”移动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表示台风的天气符号是( )
      A . B . C . D .
    2. (2) 关于台风“杜苏芮”生成地的地理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中纬度 B . 位于南半球 C . 位于东半球 D . 位于北温带
    3. (3) 台风“杜苏芮”7月22日至7月29日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
      A . 自西北向东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东南向西北
  • 3.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A处海域为(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2. (2)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B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地为( )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土耳其海峡 D . 白令海峡
    3. (3)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推测C地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A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C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 .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拉伸
  • 4.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被称为“海岸卫士”。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
      A . 北美洲北部海岸地区 B . 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C . 非洲,大洋洲内陆地区 D . 年均温10℃以下的海岸地区
    2. (2)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其主要作用是( )
      A . 淡化海水 B . 抵御严寒 C . 固岸护堤 D . 美化环境
  • 5. 农耕型古村落是指那些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形态和建筑风貌,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村落。下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 . 均匀分布 B . 沿山脉分布 C . 集中于北部 D . 沿河流分布
    2. (2) 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够反映山西省古村落民居建筑的是(     )
      A . 窑洞 B . 竹楼 C . 冰屋 D . 蒙古包
  • 6.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法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中法交流属于( )
      A . 南南对话 B . 南北对话 C . 南南合作 D . 南北差距
    2. (2) 法国的主要人种,通用语言和宗教信仰分别是( )
      A . 白色人种英语伊斯兰教 B . 黄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 . 白色人种法语一基督教 D . 黑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 7. 【野外实践活动】山西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期进行野外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 (1) 探究一        析环境

      分别说出图示地区南,北部的地形类型,并写出该区域的地势特征。

    2. (2) 说出图中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
    3. (3) 探究二        明选址

      A组:指出图中甲、乙、丙三地中适宜建设避暑营地的地区并描述其原因。

    4. (4) B组:同学们设计了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①为“休闲步道”,线路②为“挑战步道”。请任选其一说明设计理由。
    5. (5) C组: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说出山顶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由。
  • 8. 【认识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认识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 (1) 探究一        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分别说出亚洲,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

    2. (2) 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分别描述两地的气候特征。
    3. (3) 探究二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简述雅加达适宜咖啡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4. (4) 探究三        气候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读图,推测骆驼生长地C地与东北虎生长地D地的降水差异,并说出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5. (5) 请你谈谈日常生活中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以采取的措施。
  • 9.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世界人口问题研究

    项目背景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山西省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世界人口问题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1. (1) 任务一        收集信息

      分别说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和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2. (2) 任务二        分析探究

      图1,图2分别反映的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3. (3) 读图3,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中任选其一,参照范例描述其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范例: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率会在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减少。
    4. (4) 任务三        发表观点

      综上所述,谈谈正确的人口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