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25 分)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今天让我们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漫步古诗苑,犹如在 jìng mì(    )的花海里徜徉,只见(    甲     , 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进《诗经》,随手一翻,采葛、采薇、采苓的场景画面般呈现在我们面前,字字句句,都向我们传达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天道。走进《唐诗》,他们得意时写诗,生活乐无边;失意时更写诗,忘却忧愁与烦恼;分别时有诗,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相聚时也有诗,gǎn kǎi(    )天长地久永不分离,真是处处有诗,诗诗传情。 

    总之,诗词里,有山水风月之美,有伤春怀人之情,也有启迪哲思与振奋人心。走进诗

    词,让我们漫步诗苑,走进诗人心灵,培养道德情操,汲取古诗营养,弘扬民族文化。 

    1. (1) 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mì(        )     gǎn kǎi(           )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 (3) 在选段(    甲    上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浩如烟海 B . 花团锦簇 C . 高谈阔论 D . 富丽堂皇
  • 2. (2017八上·潜江月考)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 ①⑦⑤②④③⑥ B . ①⑦②⑤④③⑥ C . ③①⑦⑤④②⑥ D . ③①⑦④⑤⑥②
  • 3.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高就”“奉劝”“大作”“垂念”“赏光”都是敬辞。 B .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而成。 C . “里头”“传统”“昨天”都是名词。 D .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 4.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材料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 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 5. 默写
    1. (1)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 (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 (3)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5)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6. (6)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7)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8. (8)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9. (9) 《观沧海》中总写大海与山岛的句子是:, 。 
二、阅读(共 47 分) 
  • 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节选)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牧竖捕狼》节选)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 . 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 . 狼不敢                     跑号如 D . 数十步               一狼径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 (3)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结合文章说明原因 
  • 7. 古诗阅读鉴赏。

    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8.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勿在刷短视频的“狂欢”中冷落了读书

    ①根据央视《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调查数据,2020年中国人每天多了24分钟休闲时间,排在手机娱乐前三位的,是刷短视频、打游戏和追剧观影。刷短视频俨然成了“杀时间”的第一利器。 

    ②人们的大量业余时间正在被短视频所挤占,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鲜少有人愿意捧起书卷,用阅读丰富闲暇时光。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一些实体书店的人气远不及往日。此种现象令人担忧。 

    ③从整个人类发展史看,书籍和阅读是文明传承的必要条件。人类文明经过口传心授、龟甲刻文、泥板文献、竹简帛书、羊皮卷、活字印刷等绵延至今,尤以文字的出现、典籍的传播功莫大焉。 

    ④古代先贤正是在阅读典籍中沉淀思考,产生闪耀千古的哲人智慧。反观今人,本已忙碌匆匆,仅有的些许余暇,也被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尤其是短视频消磨,甚至有极少数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⑤刷短视频的危害还不止于此。研究表明,人若长时间沉迷视频,长期被动地接收声音、画面、特效等流媒体的单向输出,对人脑,尤其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⑥更可怕的是时间成本。由于短视频的算法和“沉浸式”的代入感,“瀑布流”让人在不停的“下一条”中,不知不觉“杀掉”了大量闲暇时间。 

    ⑦诚然,短视频直观生动、互动性强,把刷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和休息的“调味料”未尝不可,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娱乐至死”。思维品质的提升、专业技能的锤炼、文明成果的传承,甚至一个民族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靠严谨、科学、系统、有深度的学习、阅读和思考。 

    ⑧总之,要高度警惕“刷短视频成瘾”的危害,防止全社会在短视频的集体“狂欢”中迷失了学习和思考。大力倡导读书之风的回归,使之成为人们业余休闲的主要选择。唯其如此,才能早日建成“书香中国”和学习型社会。 

                    (选自2021年12月10日《阅读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图 1,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0.11 

    图2,资料来源:极光 iAPP(Aurora Mobile,NASDAQ:JG), 数据周期:2020.04—2021.06 注:图2表中Q表示季度,2020Q2 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

    材料三: 

    ①家住浙江杭州的周女士遇到件烦心事:网课期间,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为了方便家校联系,周女士给上初一的孩子买了一部新手机,没想到孩子却对刷短视频上了瘾。 

    ②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 

    ③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④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也非常必要,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管理监督,净化短视频内容,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绿色的短视频空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只靠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远远不够,家长在这其中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许泽玮表示。 

    ⑤青少年不仅是受众,也可以是参与者、制作者和发布者,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制作并发布一些有意义的短视频,在创作中学习,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2022.4.11《人民日报》,窦瀚洋,《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应引起重视》,有删改) 

    1. (1) 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短视频具有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把刷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和休息的“调味料”。 B . 从图 1 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程度学习负担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的比例不同,其中学习负担很重的青少年使用短视频比例最高。 C . 从图 2 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在 2020Q2—2021Q2 期间,移动网民的短视频用户每日使用时长占比呈逐季度上升的趋势。 D .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家长还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制作、发布有意义短视频,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 (2)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3. (3) 材料三以“周女士遇到件烦心事”开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谈一谈。
    4. (4) 小光的妈妈很烦恼,“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假如你是小光的朋友,你如何劝说小光不要沉迷于刷短视频?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100 字左右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各 题。

    指纹状的菌落

    毕淑敏

    ①那时我是一名年轻的实习医生。在外科做手术的时候,最害怕的是当一切消毒都已完成,正准备戴上手套,穿上洁白的手术衣,开始在病人身上动刀操练的时候,突然从你身后递过来一只透明的培养皿。护士长不苟言笑地指示道:“你留个培养吧。”这是一句医学术语,翻成大众的语言就是:“用你已经消完毒的手指,在培养基上抹一下。” 

    ②然后护士长把密闭的培养皿送到检验科,在暖箱里孵化培养。待到若干时日之后,打开培养皿,观察有无菌落生长,以检查你在给病人做手术前是否彻底消毒了你的手指。如果你的手不干净,就会在手术时把细菌带进病人的腹腔、胸腔或是颅脑,引起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③我很讨厌这种抽查,要是万一查出你手指带菌,多没面子!于是我消毒的时候就格外认真。外科医生的刷手过程真应了一句西谚:在碱水里洗三次。先要用硬毛刷子蘸着肥皂水一丝不苟地直刷到腋下,直到皮肤红到发痛,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恨不能把你的胳膊收拾得像一根搓掉了皮、马上准备凉拌的生藕。然后整个双臂浸泡在浓度为 75%的酒精桶里,度过难熬的5分钟。最烦人的是胳膊从酒精桶里拔出后,为了保持消过毒的无菌状态,不能用任何布巾或是纸张擦拭湿淋淋的皮肤,只能在空气中等待皮肤渐渐晾干。平日我们打针的时候只涂一小坨酒精棉,皮肤就感到辛凉无比。因为酒精在挥发的时候带走了体内的热能,这是一个强大的物理降温过程。这个时候我们的上肢大面积裸露着,假若是冬天,不一会儿就冻得牙齿鼓点一般叩个不停。 

    ④更严格的是在所有过程中,双臂都要像受刑一般高举着,无论多么累,都不能垂下手腕,更严禁用手指接触任何异物。简言之,从消毒过程一开始,你的手就不是你的手了,它成了一件有独立使命的无菌工具。 

    ⑤我的同学是一位漂亮女孩,她的手很美,鸡蛋清一般柔嫩。但在猪毛刷子日复一日的残酷抚摸下,很快变得粗糙无光。由于酒精强烈的脱脂作用,她的手臂也像枯树干一样,失去了少女特有的润泽。“单看上肢,我就像一个老太婆了。”她愤愤地说。 

    ⑥以后的日子里,她洗手的时候开始偷工减料。比如该刷3遍,她1遍就草草过关。只要没人看见,她就把白皙的胳膊从酒精桶里解放出来,独自欣赏……有一天,我们正高擎双手,像俘虏兵投降一样傻站着,等着自己的臂膀风干,她突然说:“我的耳朵后边有点痒。” 

    ⑦这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此时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消过毒的手已被管制,我俩就像卸去双臂的木偶,无法接触自己的皮肤。按照惯例,只有呼唤护士,烦她代为搔痒。因手术尚未开始,护士还在别处忙,眼前一时无人。同学说痒得不行,忍不了。我说:“要不咱们俩像山羊似的,脑袋抵着脑袋互相蹭蹭?”她说:“我又不是额头痒,是脖子下面的凹处痒,哪里抵得着?”我只好说:“你就多想想邱少云吧!”同学美丽的面孔在大口罩后面难受得扭曲了。突然,可能是因为痒痛难熬,她电光石火般地用消过毒的手,在自己耳朵后面抓了一把。 

    ⑧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正在这时,护士长走了进来,向我和同学伸出了两个细菌培养皿…… 

    ⑨其实事情到这个份儿上,还是可以挽救的。同学可以直率地向护士长申明情况,说自己的手已经污染,不能接受检验。然后再重复烦琐的洗手过程,她依旧可以正常参加手术。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哆哆嗦嗦地探出手指,在培养基上捺了一下……那天是一个开腹手术,整个过程我都恍惚不安..........,好像自己参与了某种阴谋...........。 

    ⑩病人术后并发了严重的感染,刀口溃烂腐败,高烧不止,医护人员陷入了紧张的抢救和治疗。经过化验,发现致病菌强大而独特。它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医生不止一次面对病历自言自语。过了几天,手术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了,我的同学抹过的培养基上呈现出茂密的细菌丛,留下指纹状的菌落阴影,这正是引致病人感染的险恶品种。 那一刻,我的同学落下了一串串眼泪。由于她的过失,病人承受了无妄之灾。她的手

    在搔痒的时候沾染了病菌,又在手术过程中污染了病人的腹腔,酿成病人巨大的痛苦。 病人的命总算挽救回来了,但这件事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不敢忘怀。 

     (节选自《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来源《发现》) 

    1. (1) 阅读选文③④段,补充概括外科医生进手术室前刷手消毒的三个步骤。 

       

      ②整个双臂浸泡在 75%度的酒精桶里,5 分钟。 

                                                       

    2. (2) 请赏析文章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她的手很美,鸡蛋清一般柔嫩。但在猪毛刷子日复一日的残酷抚摸下,很快变得粗糙无光。 

    3. (3) 文章第⑨段“整个过程我都恍惚不安,好像自己参与了某种阴谋。”结合上下文,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文章的故事叙述是从第⑤段开始。你认为①—④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5. (5) 针对此事故,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就此做深刻反省。如果你是“我”那个漂亮的女 同学会如何反思?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叙写。
  • 10.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这是一部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 . 故事前七回将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C . 《五猖会》记述儿时去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书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D . 《二十四孝图》中通过写“老莱娱亲”等,表达作者要重视孝道,向故事中的中人学习。
  • 11. 阅读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1. (1) 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选段一中的“他” 是。 
    2. (2) 本次活动邀请了许多《西游记》中的动物朋友,请你补全嘉宾名单。
      生肖
      角色牛魔
      虎力
      大仙

      蟒蛇
      羊力
      大仙
      孙悟
      哮天
      猪八
三、写作(作文 45 分,书写 3 分) 
  • 1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作文 。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写作文。 要求: 600 字以上;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