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2023- 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调研...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武汉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B . 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C . 普通口罩的长度约为175dm D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 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铃声听起来逐渐变小 C . 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D .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 3. 关于下列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D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光的反射
  • 4.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昆明街道上的彩虹
    B .
    日晷上的影子
    C .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D .
    铅笔被水“折断”
  • 5.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 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C . 实验室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蒸发带走手背上的热量
  • 6. 青海盐湖边上有许多巨型的风力发电机,它的每个叶片长约55m,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风扇叶片,制成叶片的杖料应该具有(  )
    A . 较大的质量 B . 尽量小的密度 C . 较低的熔点入 D . 较好的吸热性
  • 7. 图为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每间隔0.1s拍摄一次),由此可以判定,甲、乙的运动情况分别为(  )

      

    A . 甲、乙均做变速直线运动 B .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 .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8. (2022八上·恩施期中)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木块长度 B . 测木块质量 C . 测液体温度 D . 测液体体积
  • 9. 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 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 .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 10. 如图所示,是1kg水从0℃被加热到10℃过程中,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始终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 . 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 C . 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一定增大 D . 温度不同,液体的密度一定不同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cm,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来减小误差。

  • 12. “震耳欲聋”和“声若黄鹂”是我们熟悉的成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声若黄鹂”是描述声音的
  • 13. 在山林中不能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时瓶内若灌了水,装水的透明饮料瓶相当于镜,它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可能会引发山林大火。
  • 14. (2023八上·明水月考)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m/s。

  • 15. 春天,青海湖有大量迁徙而来的飞鸟,非常壮观。近岸湖水深0.5m,一只水鸟在离水面1m的高度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倒影距离水面m,当水鸟远离水面时,它的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 16. (2019八上·江海期末)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的时间是min。

  • 17.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固态材料,如图所示。这里的“最轻”是指它的小(选填“质量”“密度”或“重力”)。已知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则它的密度为kg/m3.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0. (2023八上·磁县期末) 小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下表是几种常见金属的密度

    物质名称

    密度ρ/(

    10.5×103

    8.9×103

    2.7×103

    1. (1)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金属块的质量m=g,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cm3。金属块的密度是ρ=g/cm3
    3. (3) 查密度表(如表所示),金属块可能是
  • 21. 小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其原因是,那么他应该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或把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 (2) 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此时成像原理与相同;
    3. (3)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 (左/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22. 如图是小西和小宁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

     

    1. (1) 观察实验装置如图甲,操作的错误是:
    2. (2) 小西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 (3) 小西和小宁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4. (4) 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丁)。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由图象可知,此时,水和海波之间存在,所以发生了热量传递,让海波熔化,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五、计算题
  • 23. 2020年12月23日,一颗巨大的陨石掉落在青海玉树的雪山中,一些陨石碎块被找到,其中一块小粒陨石碎片编号为陨石A,测得其质量为8g,体积为2.5cm3 , (假设碎片的密度与整体相同)问:
    1. (1) 这种陨石的密度是多少?
    2. (2) 科学家分析该陨石属于石铁陨石,这类陨石主要由铁镍金属和硅酸盐组成,推测陨石未破碎前体积在 14m3左右,未破碎前的质量是多少?
  • 24. 武汉马拉松赛简称“汉马”,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被称为拥有“最美赛道”的马拉松赛事.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

    1. (1) 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 (2) 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长江大桥用了多长时间?
    3. (3) 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4m/s,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时5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