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城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 (1)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2) 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其一)》)
    3. (3) 《醉翁亭记》中描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4. (4) 《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万里雪飘。
  • 2. 市文化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活动,进入展厅,就可见如图所示的宣传海报。请你参观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高山景行”这个词语来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赞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2) 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结合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3. (3) 展馆中“论语镜廊”两侧垂下的小木板上雕刻了《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其中一块小木板上雕刻着“学而不思则罔”,这让你立刻想到下句:
  • 3.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chún( )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1. (1) 在括号内给注音填上正确的汉字。
    2. (2) 本语段中出现的反义词有:
    3. (3) 本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4. 下列句子存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请改正。

    在列车长的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二、阅读(47分)
  • 5.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本文作者(人名)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静影沉( ) 吾谁与( )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4) 对文中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展现的优美景色。
    5. (5) 请谈谈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 6.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徒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途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 (1) “复徙衽以从阴”中的“徙”在文中的意思是
    2. (2) 找出文中表现郑人笨拙的一句话。
    3. (3)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7.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

    邓刚

    ①听说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我先是惊讶万分,紧接着就是惊喜万分。你也许以为我是神经错乱,思维不正常,怎么会喜欢狼?其实我知道狼是相当凶残的野兽,全世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狼外婆的恐怖故事,并且把狼描写成阴险、狡诈、狠毒、眼放绿光的妖怪。

    ②然而,我还是为发现狼而继续惊喜万分。

    ③一个日趋现代化的地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市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④小区的周围确实发生了变化。似乎就这几年间,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闲暇时散步,有些地方树林密不透风,人走不进去,偶尔还能看见野鸡、兔子这类的小动物。有阅历的老人说,藏得住小动物的树林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养得住大动物。也就是说,有了数量充足的小动物,才能供养大动物。这样看来,在一个喧嚣的小区周围发现狼,应该是一种骄傲,是大自然与人类亲近的最生动的标志。

    ⑤狼曾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就像我记忆中的燕子。这一刻,关于燕子的记忆汹涌而来。

    ⑥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常常唱起这样一支歌:“燕子在蓝色的天空飞翔,寻找自己从前的家乡。它朝着四处张望,为什么这里变了样?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山冈,如今变成高大的厂房,马达声日夜欢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⑦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疚。那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老渔人舍不得捉一条正在产卵的大鱼,他最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对企盼他有所收获的老婆子说:“它正在下崽呢!”这么简单的小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评价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觉醒

    ⑧我无地自容。

    ⑨记忆中的燕子再次扑飞到眼前……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生命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状态,借助一切工具,借助电脑和网络,疏远了、隔绝了一切与生命真相相关的细节,那么,人类最终会成为什么?

    ⑩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到居住的小区。出租车司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在小区尽头的山脚下曾看见三只狼。长长的尾巴拖地,绿绿的眼睛疹人。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司机大吃一惊,愣愣地盯着我,大概以为我脑子有病。

    ⑪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水草丰美的田园,在人们的保护下,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鹿,由于没有天敌的侵扰,这群鹿日渐肥胖、贪吃,草地被啃光,田园变成荒漠,只有鹿群在斑秃的草地上蠕动。人们设想用炸弹,用毒药,最终都一一否定。最后,生物学家引进了狼。凶恶的狼仿佛落进了肉锅里,它们先吃跑不动的肥鹿,这使得鹿群精简机构一般精干起来,数量剧减,个个拼力奔跑,精神抖擞,荒芜的田园也渐渐恢复原来的美貌。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

    ⑫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瞥了我一眼,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看,地球还挺危险的。”

    ⑬我松了一口气,回答说:“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你看看周围茂密的树林。再说,你不是看见狼了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1)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2. (2) 选文第⑥段插入我们小学时“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这段回忆,有何用意?
    3. (3) 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

    4. (4) 选文第⑫段中司机认为“地球还挺危险的”,而第⑬段中的“我”却认为“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为什么?
  • 8.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①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②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③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④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⑤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1. (1)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什么?
    3. (3) 第④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4. (4) 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 9.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1. (1) 选段引自《》,作者是(人名)。
    2. (2) 选段中的“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8分)
  • 10. 某中学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在磨炼中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在此次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请给该活动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2. (2) 晓明同学在“我在磨炼中成长”的校级演讲比赛上忘词了,最终只得了个鼓励奖。晓明对此事难以释怀,总是很烦恼。如果你是晓明的好朋友,你该怎样劝说他?
  • 11.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厉害了,我的国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顺美酒送生涯。 ——杜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