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 分,总计 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以火神命名,“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早期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 2. 相传西周建立71个诸侯国,其中武王的兄弟15个,同姓亲属40个。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 . 血缘亲属 B . 有功之臣 C . 部落首领 D . 商朝旧臣
  • 3. 经科学测量,右下图所示青铜器含铜84.77%、锡11.64%、铅2.79%,重量达832.84 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D . 商代铜爵
  • 4. 孔子的学生除了鲁国人,还有来自宋、吴、楚等10多个诸侯国的人;学生中既有将军,也有商人、农夫,甚至还有盗贼;有的学生闻一知十,但也有人生性愚钝。材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 . “无为而治” B . 因材施教 C . 以德治国 D . 有教无类
  • 5. 秦朝中央的一位官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监察百官,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还要进行调查。这位中央官员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郡守 D . 御史大夫
  • 6. 汉武帝采取某一措施使诸侯国的地域和规模不断缩小,且比较分散,不能再对中央构成威胁,为诸侯国问题的彻底解决奠定基础。这一措施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设立太学 C . 确立察举制 D . 出兵匈奴
  • 7. 东汉时期,汉顺帝皇后的哥哥梁冀遣私客到属县“逮捉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这反映了当时( )
    A . 宦官把持朝政 B . 外戚势力强大 C . 割据势力猖獗 D . 贫民流离失所
  • 8. 很多医馆都命名为“治未堂”,其名来源于我国古代一位名医提出的“治未病”的思想,这位“名医”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贾思勰 D . 扁鹊
  • 9. 宗教的产生往往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宗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孕育而生,该宗教是(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 10. 战争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 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是( )
    A . 北齐、北周、西晋、东晋 B . 宋、齐、梁、陈 C . 西晋、东晋、北魏、东魏 D . 宋、北周、西晋、梁
  • 12. 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下列属于其作品的有(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总计36分)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致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摘编自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公元307 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 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相比有哪些变化?并简述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二图片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一举措? 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告缗”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除了“算缗”“告缗”外还推行了哪些经济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经济发展的原因。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传统观念束缚和守旧势力的阻挠反对,几乎每项措施的推行都遭到了干扰和破坏。尤其是迁都之后,太子元恂企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发动叛乱,拓跋宏大义灭亲,毅然将其处死。元老贵族穆泰等又在平城反叛,拓跋宏坚决予以镇压,使守旧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改革扫清了障碍。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成功。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古代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主要措施。简述商鞅变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变法的认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 钱减为40 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 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三: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 (1) 材料 图 A 大泽乡起义由、吴广领导,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失败后,项羽等人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项羽在(战役)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秦朝灭亡后,图B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