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30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射我的胸膛;青春是美好的,____,____ ;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轻拂我的脸颊。青春,就是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女子。她的优雅,她的xián静,都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躁,让我们一起潜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1. (1) 用部首检字法查“卷”字,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 (2)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找出并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 )游 xián( )静

    3. (3) 请在文中空白处续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构成排比句。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人生之路漫长,如果你学会善良对待他人,你才会感受到生命之美。 B . 她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认真反思造成的。 C . 远离故土的人,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祖国的亲人。 D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断章取义 , 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作品主旨。 B . 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纠结过去,也不担忧未来。 C .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旋律急促紧凑,在高潮时戛然而止 , 令人回味无穷。 D . 提高视力不等于可以预防近视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 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 . ③⑥①⑤④② B . ③⑤④②⑥① C . ⑥④①②③⑤ D . ⑥②①④③⑤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B . 《<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滕文公下》。 C .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D . 古代有很多特定称谓,如“骚人”“风骚”“青鸟”分别指代“文人”“文章辞藻”“信使”。
  • 6. 下列语法表述错误的是( ) 
    A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假设复句。 B . “美丽的誓言”“一片草地”“十分艰巨”“迅速地起飞”这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C .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D . “我喜欢冬天的白雪皑皑。”句中“喜欢”作谓语。
  • 7. 古诗文默写。                                  
    1. (1)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2) ,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3.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饱览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4.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名句是 。 
    5. (5) 雁过留声,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雁”字的连续两句(上下连贯的句子)“。”
  • 8.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下列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首联交代了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轻车简从去边塞慰问将士的情景,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B . 领联中,诗人用“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依的情感。 C . 一股烽烟在沙漠中笔直向上,一轮落日西挂在黄河之上。这边塞景色令诗人赞叹且惊喜。 D . “都护在燕然”写诗人到了边塞却得知都护还在前线杀敌,因而对都护心生失望与不满。
    2. (2) 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本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 9.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中祥子命途多舛,虎姐难产去世后,祥子卖车葬妻,此后祥子彻底堕落。 B . 《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 . 《红星照耀中国》从一名外国人的视角介绍“红色中国”,作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D .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2. (2) 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具体情节说一说保尔的人物形象。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共5分)
  • 10.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老师们早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离情别绪涌上心头。请你参加以下活动。(活动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 (1) 你所在的九年一班,定于2024年6月29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召开班会,同学们打算邀请校长参加。请补全邀请函。

        邀请函

       



    2. (2) 班会结束时,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限30字以内)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10~29题,共35分)
  • 11. 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解释加点词语 

      无与为乐者月色入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  文言文阅读

    《亭林先生》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1. (1) 解释加点词语

      必无所疑乃    与平生所闻不合   

    2.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出 门 则 以 一 骡 二 马 捆 书 自 随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4. (4) 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 13. 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各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 (1)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2.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3.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4. (4)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 14. 阅读《私人定制怀旧路线图》,回答各题。

    ①机缘巧合下,我再次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熟悉的那条路……

    ②几年前,我和文姐第一次在北京见面,约在紫竹院。文姐笑眯眯告诉我这一天的安排:紫竹院野餐,北海喝下午茶,景山公园看日落。

    ③文姐说的这几个地方,我都熟,但跟地走一趟,又别有感受。比如,在紫竹院,文姐向我介绍地每天晨跑的路线;在长椅上小坐,文姐说起父亲猝然去世的旧事,“那段时间,我常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思考、哭……”

    ④我们漫步北海,她向我描述现在的生活,“写稿、逛公园、晒太阳、跳广场舞”。

    ⑤落日余晖中,我们慢慢踱下景山。文姐说,今天由地定制的一日游是地心中最好的北京:我想说:我也看到地展现出的最好、最私密的自己,地的过去和现在,日常及志趣。

    ⑥不久,我回老家,朋友韩给我类似的款待。地建议,带我逛逛新合肥。

    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听来自阜阳的地这么说,有些失笑。然而,在韩的带领下我看到的是属于地的路,地的城。

    ⑥沿途,韩一一对我介绍。

    ⑨“看,那是刚来合肥时,我实习的大楼!”

    ⑩“结婚时,买的第一处房就在那家商城背后!”

    ⑪韩特地绕远,为的是带我去看几条她最喜欢的路。

    ⑫一条路,我们一直在婆娑绿树中穿梭,地欣然:“我去过很多地方,没有绿化比合肥好的。”

    ⑬一条路,在地的指点下,我注意到车窗外的大朵白云。一拐穹,蔷薇花一朵接一朵地开在路旁的灌木丛中,阳光下,花繁叶茂格外美丽。

    ⑭末了,韩说了一句今我耳熟的话:“我今天带你来的,是我心中最好的合肥。”

    ⑮我在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等一个故人时,想到文姐和韩。

    ⑯在此之前,故人发了一条信息问我:“为什么你家在北城,约我在南城?”

    ⑰我这才发现,凡是我觉得该好好招待的朋友,我都约在此地,饭馆一样,吃完饭的节目一样。不知不觉,我也定制了一条私人路线。

    ⑱“因为我在这附近工作、生活过五年,熟。”我终于想出谷案。在稍后的沿途解说中,我眉飞色舞的向他介绍,哪家的酱牛肉好吃,哪家的羊汤冬天是一株救命稻草。听说三毛来过这条街,使每块砖都仔细踩过,意图脚印有重合的可能。

    ⑲“这里一草一木都有你的痕迹啊。”故人点评,“看得出你很怀念那段时光。”

    ⑳我沉默了。对着我的路,想起文姐和韩,隔了许久,更多理解,更多感激—

    ㉑那是待客的最高礼遇吧?拿你心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最熟悉的路,用你最私密的记忆和心情招待来宾。

    1. (1) 依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

      ①  →韩带 “我”逛合肥→②                      

    2. (2) 简要赏析第⑬段。
    3. (3) 文中第①段和第⑳段的结构关系怎样,有什么好处?
    4. (4)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⑦段“有些失笑”中“失笑”一词表达出 “我” 对韩的嘲笑。 B .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性和亲切感。 C . 标题中“怀旧”是本文的文眼,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D . 本文展现了生活中我们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分享给他人的思想。
  • 15. 阅读议论文《等》,回答各题。

    ①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②____。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③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④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⑤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

    ⑥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原文考删改)

    1. (1) 这篇文章采用的结构是  
    2. (2) 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③④段的首句构成排比。
    3. (3)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本文从正面论证了“等”的积极意义。有的“等”是积极的,但有的“等”则是消极的,而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请你为本文结尾补写一段话,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严密。
四、写作与表达(二选一作文)(50分)
  • 16. 从下面两个文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文题一:请以“捧起墨香,与书相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有一个充满幻想的青年,他想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但又觉得追求的历程太艰辛,一个人看到他焦躁苦闷的样子,给他指点:“蓬莱仙山有个神店,那里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青年听了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店。只见店里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青年走过去虔诚问道:“您这里出售什么?”“你内心渴望的所有东西。”老者回答。青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切地说:“我要爱情、财富、智慧、快乐……”老者微笑着说:“年轻人,我们这里不卖果实,只出售种子。”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