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楚初中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

更新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
    A .   电子手表 B .   卷尺 C .   日晷 D .   沙漏
  • 2. 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18八上·新化期末) 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 汽车、运动员、羚羊
  • 4. 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云雾消散 C . 清晨露珠 D . 雾凇结枝
  • 5. (2023·宜州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亮是光源 B . 激光准直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 C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D .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 6. 如图,八(2)班同学正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  )

    A . 1m B . 2m C . 3m D . 4m
  • 7. (2022·山西)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 .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 .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 8. 如今“耳机一族”比比皆是,但为了保护听力应尽量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因为在嘈杂环境下会不自觉调大音量,这样会改变声音的(  )
    A . 音速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音色
  • 9. (2023·攀枝花)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 . 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 . 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 10. 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

      

    A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 阻断噪声传播 C . 防止噪声产生 D . 以上都不符合
  • 11. 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 . 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B . 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C . 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 . 盐从雪中吸热
  • 12.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 . 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D .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 13. (2020八上·安徽期中)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 竖直向上移动 B . 竖直向下移动 C . 水平向右移动 D . 水平向左移动
  • 14. 已知甲、乙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上跑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
    A . 1∶2 B . 2∶1 C . 1∶4 D . 4∶1
  • 15. (2023中考·常州真卷) 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 , 其发声频率为 , 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6. (2019·广东)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17. (2022·杨浦模拟) 2022年春晚,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李宇春唱高音部分的“高”是指声音的高,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做声音的,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因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8. 如图所示,小邹同学用佩戴的手表记录某次跑步的时间,以佩戴手表的手腕为参照物,手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手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9. (2021·鞍山) 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20. “鹊桥”是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与地球相距45万公里。“鹊桥”上安装了激光角反射器如图甲,首次开展了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试验。如图乙,角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激光射向它时,能被其“反向射回”。

      

    1. (1) “鹊桥”沿图丙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的;
    2. (2) 角反射器的反射面制作得很(平滑/粗糙),使射向它的激光发生反射;
    3. (3) 图乙中,反向射回的光线b与射入的光线a相互(平行/不平行),光线b所对应的反射角∠r=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问4分,共8分)
  • 21. (2023·郴州)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 22. (2023·宜昌) 航关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可以通过手腕处的小镜子(如图甲)进行观察。乙图中A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B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C点是小镜子的位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C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24小题各7分,第23、25小题各题8分,共30分)
  • 23.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 (1) 用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
    2. (2) 小霞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 (3) 小霞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小霞用秒表测量同学跑800米所用时间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 24.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除了图中的器材以外,还应该有的测量器材是
    3. (3) 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选填“时间”或“路程”)的误差;
    4. (4)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5. (5) 小车经过AC中点时速度为v1 , 经过AB中点时速度为v2 , 则v1 v2(选填“>”“<"或“=");
    6. (6) 当小车通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将会偏  (选填“大”或“小”);
    7. (7) 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运动情况的是

  • 25.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2) 图乙中A、B,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图 ;
    3. (3)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
      A . 实验时气温偏低 B . 实验时气压偏低
    4. (4) 相比水沸腾前,沸腾时烧杯口上方的“白气”明显增多,原因是
    5. (5) 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的。
  • 26.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折转,垂直于平面镜。

      

    1. (1) 让入射光贴着纸板沿着射向平面镜的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下表所示,比较入射角i和反射角r,可以得出: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相互垂直时,入射角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2. (2) 纸板右侧没有沿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 (3)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光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4. (4) 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5. (5) 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纸,在纸的中央平放一块小镜子,镜面朝上,在镜子上方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从侧面观察,会看到镜子比A4纸 (选填“较亮”或“较暗”),这是因为光从镜子正上方射到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被镜子反射后,射入人眼的光线 (选填“较多”或“较少”)。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 27. 2020年11月,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奋斗者”号以1m/s的速度下潜,30min时悬停,然后向海底发射超声波,8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 (1) 潜水器下潜30min的深度;
    2. (2) 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离;
    3. (3) “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 28. 北京南到上海虹桥铁路长1318km,G21次复兴号智能动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南

    南京南

    上海虹桥

    G21

    到站时间

    ——

    20∶14

    21∶18

    发车时间

    17∶00

    20∶16

    ——

    1. (1) G21次智能动车由北京南到南京南的运行时间为hmin;
    2. (2) G21次智能动车由北京南驶往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G21次智能动车全长442m,若该动车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2800m的隧道,要多少秒?(结果保留整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