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课《老山界》...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题
  • 1. 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①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浑身紧张 

    ②不可捉摸     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③杀生成仁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④美好景致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 2.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

    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

    ④妇孺皆知:

  • 3. 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②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③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④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

  • 4. 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①80多年前,红军在阿坝州翻越八座海拔近4 000米以上的大雪山,三次穿越人迹罕至的草地,转战停留16个月,②书写了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③那些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红军将士,把战斗精神融入脚下的土地与河流。

    1. (1) 第句是病句,可改为:
    2. (2) 第句是病句,可改为:
  • 5.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陆定一 《老山界》)

    从结构和内容角度看,划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作用是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 .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 . 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研学旅行结束后,疲惫至极的同学们很快酣然入梦 B . 他把昨天所发生的事情写得清楚、完整,使人看了不可捉摸 C . 根据地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 , 采取了许多鼓励生产的措施,使得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D .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领导干部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
  • 8.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沿着绝璧,艰难地pān爬着,脚下时不时就会一滑,吓得心里直打战。但在这个时候,心里再焦也没用。爬到一个稍平处,他们实在是太疲惫了,便倒头就睡,虽然没有帐蓬和火,但很快也hān然入梦了。在万籁具寂的夜里,天上的星星好像缀在黑色暮上的宝石。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        火(  )        pān(  )爬            hān(  )然入梦

    2. (2) 找出语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3. (3) “绝”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⑥极,最;⑦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⑧绝句。结合语境,语段中的“绝”应选义项。(只填序号)
  •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十分希望) B .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闲谈) C .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 ,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指繁重的捐税) D .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比喻声音细微亲切)
  • 10.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juǎn得更紧些,把身于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______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______,像山泉在______,像波涛在______。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卷     蜷     zhuì      chù B . 蜷     卷     chuò     chù C . 卷     蜷     chuò     zhù D . 蜷    卷      zhuì      zhù
    2. (2) 填入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咀嚼     奔波     澎湃     呜咽 B . 品味     奔驰     澎湃     呜咽 C . 咀嚼     奔驰     呜咽     澎湃 D . 品味     奔波     呜咽     澎湃
    3. (3) 选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上闪烁星星 B . 星星好像宝石 C . 天上缀着宝石 D . 星星缀着宝石
  • 11. 学习了《老山界》后,某班开展了“长征”主题文学沙龙,下面是小王同学写下的感想,请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读完《老山界》,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红军英勇攀登的身影,听到了他们互相鼓励的话语。③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是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长征精神,去(  )长征精神,去发扬长征精神。

    1. (1) 上面的语段①②③句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2. (2) 小王漏写了一个词,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  )中。
      A . 传递 B . 传播 C . 继承 D . 传承
二、现代文阅读
  • 12. (2023七下·潮安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片段,完成各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超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 的过程。 B . 选文通过对夜间举着火把登山景象的诗意描绘,运用直接抒情,表达了对红军的赞叹。 C . 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展开叙述,行文前后照应,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 D .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
    2. (2) 选文中,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
三、写作题
  • 13. (2023八上·东坡期中) 微写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进行描写。

    提示: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或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进行描写;遵循一定的写景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运用1—2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例如动静结合、修辞等;要把“我”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