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复习适...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导线折断后又连接起来使用,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会加速老化,甚至会引起火灾,其原因是(    )
    A . 连接处电流大 B . 连接处电阻小 C . 连接处电阻大 D . 连接处电压小
  • 2. 教室内安装有八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    )
    A . 串联 B . 并联 C . 串联或并联 D . 无法判断
  • 3. 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无色,沸点约-196℃;固态氮的熔点-210℃),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气腾腾”是一种升华现象 B . “热气腾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 . 形成“热气腾腾”的过程是吸收热量的过程 D . 常温环境下液态氮会剧烈汽化,沸腾时温度升高
  • 4. 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 . 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 . 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 5. 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A . 使空气液化 B . 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 .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 “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 6. 下列关于电流、电阻、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 . 只要有电压电路就一定有电流 C .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D . 当温度一定时,长度不等的两条镍铬合金导线,它们的电阻相等,则长度较长的导线横截面积较大
  • 7. 今年3月14日上午,丹棱县境内短时强降水并伴有阵性大风,除张场镇外,仁美镇、顺龙乡、杨场镇、齐乐镇均出现了冰雹,直径在3毫米左右,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冰雹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 汽化 B . 升华 C . 凝固 D . 熔化
  • 8. 被水蒸气烫伤要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A .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B . 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 C . 沸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 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 9.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4V”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图乙是小灯泡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图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现闭合S和S2、断开S1、将滑片移到中点,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在此状态下,下列说法中(    )

    ①电源电压为9V

    ②若用一个“”的灯泡L'替换L,则L'将会烧毁

    ③若滑动滑片,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8W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17.5Ω

    ④若闭合S和S1 , 断开S2 , 为保证电路安全,电阻的最大功率为3.6W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 ①②③④都正确
  • 10.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kg B . 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4℃ C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D . 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m
  • 11. 小明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

    A . 断开开关S,更换灯泡重新实验 B . 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C . 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个数重新实验 D .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 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压力计电路原理图。当闭合开关S,A板受到向下的压力增大时,则(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D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 13.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酒精

    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沸点/℃

    -196

    -183

    78

    357

    A . 在-190℃时氮是液态 B . 将-200℃的氮和氧置于常温中,氧气会比氮气更快分离出来 C . -117℃的酒精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 寒冷的北方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水银的沸点太高
  • 14. 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如图所示“怒发冲冠”的情景。用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头发时发现可以吸引,关于这个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梯在与头发摩擦后得到电子带上负电 B . 头发与滑梯摩擦后创造了大量电荷 C . “怒发冲冠”现象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产生的 D . 头发与滑梯摩擦过程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头发流向滑梯
二、填空题
  • 15. 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升高到吸收的热量是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 , 煤气的热值],如果把这些水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将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多地防疫站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消毒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消毒车在2分钟内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600m,则消毒车的速度是,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很快就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17.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为两节干电池。闭合开关S1、S2 ,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A,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8V,则L1两端电压为V;再将S1断开时,电表的示数会变小的是(选填“A1”“A2”或“V”)。(不考虑导线和电流表的电阻)

  • 18. 国产某品牌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带电,干毛巾(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原因是。小明野炊时用一张包装口香糖的锡箔纸接触电池两极,成功得到火源。 用锡箔直接与电池两极相连,相当于电路连接状态中的(选填“通路”、“ 开路”或“短路”)。
  • 19. 如图是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探究中所连接的电路,开关S1 ,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A,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则通过L1的电流为A;通过L2的电流为A。

  • 20. 如图甲所示,试电笔可以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试电笔能检查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否带电。如图乙所示,则三脚插头标着E的导线是和用电器的相连的。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五、实验探究题
  • 24.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功率跟电阻的关系”,他找来额定电压分别是3.8V和2.5V的L1、L2两只灯泡。将两灯串联起来,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开始了实验探究。

    1. (1) 请用铅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 (2) 当小明闭合开关后,看见灯L1微微发光,看不见灯L2发光,立即判断出灯L2的灯丝断了,你认为他的判断(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3. (3) 在老师的提示后,小明移动滑片,测量出了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并计算出实际功率和对应的电阻。记录结果如表:

      次数

      电流/A

      电压/V

      实际功率/W

      电阻/Ω

      灯L1

      灯L2

      灯L1

      灯L2

      灯L1

      灯L2

      1

      0.16

      0.96

      0.32

      0.15

      0.05

      6.0

      2.0

      2

      0.18

      1.30

      0.64

      0.23

      0.12

      7.2

      3.6

      3

      0.3

      3.80

      2.50

      1.14

      0.75

      12.7

      8.3

      由实验记录可知,灯L1的额定功率为W。

    4. (4) 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的电阻成(选填“正比”或“反比”)。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
  • 25.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你认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组器材(选填“甲”、“乙”);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 (2) 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还需要用到其它测量工具。你认为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其它测量工具是
    3. (3)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在初温相同时开始加热,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到位的步骤是
    4. (4) 用燃烧皿替换两个相同的酒精灯,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图乙所示)。对于此实验的器材要求,下列需要控制的是(填序号);

      A.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等B.烧杯中水的质量相等

    5. (5) 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燃料

      10g酒精

      10g碎纸片

      ;②

  • 26. 如图1所示,是三位同学在做“测定值电阻的大小”实验时的情形: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1. (1)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图的问题:
      乙图的问题:
      丙图的问题:

    2. (2) 把电路改正确后进行实验:有两次的实验数据已填在下面的表格内,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电流/A

      电压/V

      电阻/ 

      测量结果

      1

      0.35

      2.9

      8.3

      R= 

      2

      3

      0.26

      2.1

      8.1

  • 27.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初温、质量相同的空气。

    1. (1) 利用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选填“左”或“右”)侧容器相连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大;
    2. (2) 乙装置中的电阻R3的作用主要是使电阻R1R2中的电流(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将R3的阻值换成(选填“更大的”或“更小的”);
    3. (3) 通过观察乙装置,(选填“左”或“右”)容器中导体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该装置(选填“能”或“不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它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4. (4) 乙装置中,如果R3断路,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与R3没有断路时相比较,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以上两个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让乙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侧并联的两根电阻丝R2R3都放入容器中,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选填“左容器”“右容器”或“两容器一样”)
  • 28. 李迪同学在物理课上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 (1) 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检查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李迪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连成了串联,李迪的方法是的(“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 (2) 若在某次测量时,按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排除问题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3. (3) 纠正(2)中错误后,李迪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李迪的结论是的(“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IA/AIB/AIC/A
      0.180.180.36
    4. (4) 李迪在实验室发现了一个箱子,如图丙所示,其上表面装有两个相同的螺丝口小灯泡,其内部结构未知.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亮,过了一会儿,发现L1不亮,L2亮.老师告诉他,箱子里电源电压为3V,箱子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L1或L2上.若他用电压表测得L1两端电压为0V,L2两端电压为3V,则L1和L2联,故障是
六、计算题
  • 29. 小明制作了一个龙舟模型,用红、绿灯做眼睛,并设计如题图的电路来调节亮度和眨眼,红灯L1和绿灯L2分别标有“6V 6W”“6V 3W”字样。电压表量程有0~3V和0~15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电源电压U=18V。(灯丝电阻不变)求:

    1. (1) 闭合S1、断开S2 , L1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2. (2) 闭合S2、断开S1 , 在电路安全的前提时,该电路的最小电功率。
  • 30. (2020九上·玉田期中) 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 , 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5℃。请计算:
    1. (1) 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 (2) 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m2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J?
  • 31. 如图所示是某电加热器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加热器有两档,分别是高温档和低温档,为档位自动控制开关,均为电热丝,的阻值为高温档工作时,干路电流为。求:

    1. (1) 加热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小;
    2. (2) 电热丝工作产生多少焦的热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