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 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写汉字 。

    踏上七年级上册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受到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熏陶、感染,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怀着满腔热(chén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执一把手术刀救死扶伤,让我们明白做人不能心胸狭(ài);植树的牧羊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靠着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让泉眼干的荒山变成了一片 莽莽榛榛的绿洲,让我们明白做人不要(lìn sè),而要慷慨无私;莫顿·亨特童年时悬崖上脱险的经历,让我们明白面对困难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让我们明白修养性情不可轻薄浮(zào)

  • 2. 古诗文填空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古诗文佳句,能让我们领略到丰富的内涵。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①  ”中感受到作者漂泊他乡、无以为家的羁旅之苦;读《潼关》,我们从 ②“ , ”中体会到诗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读《次北固山下》,我们从 ③“ , ” 中领悟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深刻哲理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我们从④“  ”  中感受到诗人在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读《〈论语〉十二章》,我们从 ⑤“”中认识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无常》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B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 . 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D . 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 4. 小语在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摘录了下面两段话,请你一起来探讨“行走”的意义。

    【摘录一】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 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 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琐记》

    【摘录二】话说唐三藏解救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猴子 , 得知他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后 , 说:“我与你起个法名 , 却好呼唤。”猴王道: “ 不劳师父盛意 。我原有个法名 , 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 , 就像那小头陀一般 , 我再与你起个混名 , 称为行者 , 好么?” 悟空道:“好! 好! 好!” 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

    ——《西游记》

    1. (1) 【摘录一】中鲁迅将“ 到外国去”, 他去了哪个国家? 请结合《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的行走轨迹 , 探寻鲁迅“到外国去”的目的。
    2. (2) 【摘录二】中孙悟空自从被三藏起了“行者”的混名后 , 便行走在了西天取经的路上。请结合孙悟空的行走经历 , 谈谈你对“行走与成长”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 5. 阅读理解

    富 翁

    叶圣陶

    ①有一处地方,孩子还睡在摇篮里,长辈就要教训他们说:“孩子,你们要克勤克俭过日子,专心一意想法子弄到钱,你就成为富翁了。你就有一切权力,什么事都不必做,需要什么,花钱去买就是了。孩子,你开头要勤俭,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凡是拿这一番话来教训孩子的,大家一致称赞。说是好长辈。

    ②孩子们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接受这样的教训,他们都信奉这样的教训,所 以那里的富翁非常多。

    ③有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造房子,到山里去开采石头,忽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宝库,全是黄澄澄的金子。他快活极了,心想这样的好运道竟让他给碰上了,谁能料到成为富翁就在今天!他赶紧跑回去,召唤全家老幼到山里采掘金子。从清早直忙到天黑,算一 算挖到的金子,已经超过了最富的富翁。石匠心里想:现在我是最富的富翁了。明天我就不用做工了,好不快活!

    ④第二天,石匠不再去采掘金子。消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于是大家都放下工作,扶老携幼去采掘金子。大家顾不得疲乏,直到挖到的金子超过了第一富翁才肯停手。大家都藏足了金子,都自以为是“第一 富翁”。

    ⑤才几天工夫,那个地方的人都成了富翁。富翁照例用不着做工,这是何 等幸福呀! 那些新成为富翁的人想:既然成了富翁,不可不买几身华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富翁的样子。于是他们就带着满袋的金子去服装铺买衣服。谁知道服装铺歇业,不再出售衣服。原来服装铺的老板也挖到了不少金子,成了富翁。

    ⑥成了富翁,买不着富翁穿的衣服,大家都很失望。富翁们想:不如到纺织厂去,剪些称心如意的好料子,让裁缝连夜赶。他们就一同奔向纺织厂 。谁知道纺织厂门前静悄悄的,看门人不知道哪去了,他们买不着料子,只好去找裁缝商量,只要弄得到华丽的衣服,不论多少金子,他们都愿意出 。裁缝笑着说:“我跟你们一样,正想弄几身新衣服穿呢! A.我也成了富翁了,我有的是金子 ”

    ⑦这个时候他们才相信,华丽的衣服是穿不成了,成了富翁,不能打扮得 像个富翁,心里当然不痛快。可是满钱袋满箱子满仓库都是黄澄澄的金子,看 着也可爱,他们安慰自己说:“新衣服虽然穿不成,可是B.咱们有这么多金子, 都成为富翁了。 ”

    ⑧他们完全没料到,更加严重的恐慌跟着来到,他们积蓄的粮食不久就吃 完了,照过去的惯例,只要带着一口袋钱到粮食店去买就是了。谁知道粮食店的老板正带着金子,也要去别处买粮食,因为他家的粮食也吃完了。【甲】

    ⑨忽然有个富翁说:“只有去找农夫!”大家听了好像大梦初醒,齐声喊起来:“是呀,去找农夫!粮食是农夫种出来的,咱们去找农夫,一定可以买到粮食了。咱们去吧! 咱们快去吧!”大家喊着,两条腿使劲奔跑,因为他们相信, 找到了农夫,粮食就到手了。

    ⑩他们跑到乡间,找着农夫,对他说:“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 。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愿意给。”

    ⑪农夫笑了笑,摇摇头说:“我跟你们一样,正要找农夫买粮食呢 。我如今不是农夫了,不种粮食了。C.我也是富翁,我有的是金子! ”

    ⑫农夫说完,就跟着大家一同走 。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 个出售粮食的农夫。

    ⑬大家相信粮食是没有希望了,不如去找点儿杂粮吧 。他们就四散地向田间奔去 。可是农夫都成了富翁,他们有的是金子,已经好些天没去浇水锄草除虫了,那些杂粮枯的枯,烂的烂,蛀的蛀,再也找不到一 点儿新鲜的可以充饥的东西了,大家这才真着急了,泪珠像雨一般往下掉 。 然而摸着口袋里又硬又凉又光滑的金子,他们忍住眼泪,勉强笑了笑,互相安慰说:“虽然找不到粮食,虽然肚子饿得难受,但是D.咱们有的是金子,咱们到底都成了富翁了。 ”

    (有删减)

    1. (1) 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请快速阅读本文,完成故事情节梳理

      克勤克俭,争做富翁→发现金矿,成为 “富翁”,不再劳作→①→成了“富翁”,吃不到粮食→②

    2. (2) 童话的语言富有特色。文章【甲】处语句因印刷问题模糊不清,请你根据童话的语言特色,判断下列哪句话最适合代入原文中。

      ①于是他们一起带着很重的金子,走到东又走到西 。大家喘着气,浑身冒汗,衣服湿透了,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②于是他们一起带着沉甸甸的金子,东奔西走 。 大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还没找到一家开业的粮食店。

      我选择  ,理由是

    3. (3) 童话的趣味性常体现在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品析相关语句

      ①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 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出售粮食的农夫。(请作赏析式批注)

      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极其相似,且多次出现,有何用意?

    4. (4) 优秀的童话常有深刻的内涵。本文首尾都出现了长辈的教训,有何区别? 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阐述你对“富翁”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讲行授课,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此次太空授课,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蓝新醺乌鲁木齐设两个地面分课堂。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材料二】

    中国青年航天事业关注调查图

    【材料三】

    “天宫课堂”第二课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首先,太空授课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无形中培养了人们观察和探索的能力。来自郑州的一些爱好科学的小学生观看了航天员们的天宫授课,与航天员们同步做起了实验。同学们一边感叹太空实验的神奇,一边动手操作自己的实验工具,仔细观察天地实验的不同。其次,太空授课播撒了科学梦想的火种。在微博上,大量网友留言表达了对探索太空的渴望。网友“人在深圳”说:“希望能多开这样的课,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点亮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网友“阿佳”说:“成为航天员可能会成为孩子们的职业梦想。”太空授课还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一堂课,需要强大的航天技术支撑,当前,中国航天事业正走在由大到强的道路上,载人航天工程到今年即将完成“三步走”规划,建成空间站并长期运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网友评论中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航天大国展示实力!”“中国航天,惊喜连连”“‘三步走’,中国航天定能续写辉煌”。此外,太空授课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页面,网友的留言刷了屏:“盛世才能有这样的课堂!”“中国加油”“我爱你,中国”。中国科技网评论指出,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天宫与地面的连线互动,让中国青少年直观感受到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感、爱国情油然而生。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3月25日第05版,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2年3月23日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进行太空授课。 B . 此次的太空授课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分开独立进行。 C . “天宫课堂”第二课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设有一个主课堂和两个分课堂。 D . 中国航天事业强大,载人航天工程已完成“三步走”规划,建成空间站并长期运营。
    2. (2) 阅读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3. (3) 根据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天宫课堂”第二课的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 7. 文言文阅读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 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 , 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选自冯梦龙《智囊·杂智部·黠童子》)

    注释:①驽:劣。②泛驾:这里指不受控制。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一狼其中

      露尻尾

      泣于马上

      ④策而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

    3. (3) 小组讨论时,小语和小文的对话碰撞出了思维火花,请你参与。

      小明:我发现两文都用了“黠”字评价狼和童子,是不是都有讽刺的意味?

      小华:我认为甲文是在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归会被识破和消灭。但乙文似乎是在夸奖童子,感觉对“后来人”的讽刺意味很明显。

      看了两位同学的对话,你对“童子”和“后来人”的做法有了怎样独到而具体的评价?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见解。

四、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 (40分+5分书写分)
  • 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 。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能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 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多许幸福的印记 。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 次快乐的远足,一 次春雨中的漫步,一 次醉心的阅读……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