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12...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在欧洲国家中,采用议会(议会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较多;在美洲国家中,采用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较多。这说明( )
    A . 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 B . 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C . 国家性质决定其采用何种政体 D . 政体反映国体,也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
  • 2. 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在国际法中,国家的构成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包括( )
    A . 民族、人口、政权、主权 B .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C . 军队、政府、监狱、法院 D . 政府、议会、法院、军队
  • 3. 某国议会选举之后,国家元首授权议会中席位最多的3个政党组建联合政府。由此可知,该国( )

    ①是多党制国家 
    ②是议会君主制国家 
    ③是民主制国家 
    ④是总统制国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支撑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④绝不是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议会制又称内阁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是其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国会)的支持。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下列属于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区别的有( )

    ①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②前者的政府对议会负责,后者的政府对总统负责

    ③前者的国家元首是议长,后者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④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利益集团与政党和政府并列为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 )

    ①游说、宣传 
    ②暴力革命 
    ③司法诉讼 
    ④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7.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遭刑事起诉再次激化美国两党对立情绪。共和党指责民主党搞“政治迫害”,民主党则以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旗号回击。美国两党为了获取竞选的政治筹码可谓不择手段,而至于美国公众的利益,已经被远远抛之脑后。由此可见( )

    ①美国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②美国两党制是资产阶级欺骗大众的政治工具

    ③美国两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④美国利益集团以合法手段施压影响政府决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在资本主义国家,每个利益集团都为自己集团的利益而工作,政府则从中协调,促使各利益集团妥协,政府基本上成了它们当中的掮客或裁判。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 )

    ①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的政治团体 
    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下列对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国家主权通常由国际法加以规定

    ④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没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组成,四个部分都是自治的,但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立法、司法都严格控制,例如,这些地方制定的法规都要经中央审批。这些规定( )

    ①能够不断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权限 
    ②是为了安排中央与这些地方的政权分层

    ③确保了这些地方不会出现民族独立的现象 
    ④保障了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高二下·亳州月考) 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
    A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 B . 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C . 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D . 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
  • 12.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调整国家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形式,下列属于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

    ①单一制 
    ②联邦制 
    ③共和制 
    ④君主立宪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3. 某国联邦议会大选后,反对党J成为第一大党,执政党S遭遇惨败。随后S联合了其他三个党派组成了“失败者联盟”。该国总统经过对议会各党派立场的了解后,授权现任总理组阁。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国( )

    ①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②政府更迭频繁,缺乏稳定性

    ③组成单位享有相对主权 
    ④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世界多极化格局在一场疫情中已经初显变化端倪,国际政治的内涵更新、全球治理的议程变化以及全球化经济基础的改造等,都是正在发生并将塑造未来世界格局的重大趋势。世界多极化( )

    ①格局已经成为现实,导致国际形势变幻莫测

    ②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③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④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有多家国际经济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19%、美国占16%、印度占9%,前十位中的其他几位依次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则意味着( )

    ①世界发展的主导权正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 
    ②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③逐步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④多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就会像有句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句谚语说明在国际关系中( )

    ①主权国家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③各国不能借口本国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 
    ④必然伴随竞争、合作与冲突等基本形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2023高三上·衡阳开学考) 2023年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双方各有积极表态,习近平主席强调,“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布林肯认为,“拜登总统相信美中两国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双边关系,这符合美国、中国乃至世界的利益”。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美应携手共谋发展,深化互利合作

    ②中美应加强政治互信,发展睦邻友好

    ③中美应管控双方分歧,践行双边主义

    ④中美应顺应时代主题,增进人民福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有人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上述观点倡导的是( )

    ①国际事务由各国平等协商来解决 ②国际事务中各国的责任没有差别

    ③国际争端解决遵循公平正义原则 ④各种制度与文明都有存在的必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美国参加七国集团(G7)到八国集团(G8)再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以及二十国集团(G20)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美国从繁荣的最鼎盛时期滑落的轨迹。经济上,美国占世界GDP的比重日益下降,美国的经济“霸主”成色早已不足。政治上,美国早已无法独自掌控国际事务,尤其是“监控门”事件进一步削弱了其对盟国的影响力。但是,美国仍然会是强大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依然是“领跑者”。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仍不容小觑;新兴经济体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在国际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当前的国际形势出现了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下,中东局势日趋恶化,众多受到战火波及的中东的无辜平民为了一线生机,如潮水般涌向欧洲;同时,随着乌克兰局势的持续恶化,据联合国难民署2023年2月2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已有800多万乌克兰人逃到境外,大部分进入欧洲其他国家。难民潮给欧洲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带来巨大冲击,也严重威胁欧盟的团结和稳定。由于发展中国家多数在发达国家的南方,因此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称为南北关系,或称南北问题。因为殖民时期的特殊历史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严重不平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等,世界贫富分化严重。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世界存在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认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明确主张并将“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写进报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告诫全党,新时代要做到“三个务必”,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列入其中,在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基础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识。对此,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予以说明。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多年来,我国外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

    70多年我国外交的变化

    具体表现

    全球伙伴关系网越织越牢固

    中国建交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180个,建立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服务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越来越多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行动

    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登上国际舞台,到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越来越多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

    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提出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治理观、新文明观……中国不断以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70多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请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外交发生上述变化的理由。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指出,中南要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团结合作的引领者、中非友好的传承者。

    中方高度重视对南非的关系,坚定支持对方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畏强权霸道,守望相助,推动中南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砥砺前行。

    南非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国家,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南非乌班图思想倡导“仁爱、共享”,同中国儒家“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理念不谋而合。两国人文交流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发展优势,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有力促进民心相通,使两国友好薪火相传。

    结合材料,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说明中南两国是如何成为同行者、引领者、传承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