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4-01-27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海域辽阔,自北向南的海域有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B . 我国最南端为海南岛 C .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D . 我国南北跨度大,时间差异大
  • 2. 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B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 C .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D . 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 3. (2018八上·山东期中) 对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高低不平 C . 黄土高原一望无际,地形平坦 D . 云贵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4. (2018·广安) 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D . 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普遍高温
  • 5. (2017·威海)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 . 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 . 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 . 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 6.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 . 人均耕地少,但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C . 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D . 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 7.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
    A . 煤炭潮汐能 B . 生物能、石油 C . 地热能、天然气 D . 太阳能、土地
  • 8. 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 . 修建水库 B . 南水北调 C . 节约用水 D . 防治水污染
  • 9. 上海的一位顾客从江苏阳澄湖网购十公斤大闸蟹,快递公司选用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 . 公路运输 B . 铁路运输 C . 海洋运输 D . 航空运输
  • 10. (2019·兰州) 今年暑假,明明准备坐火车从兰州去新疆旅行,明明乘坐的火车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 . 京广线 B . 陇海线 C . 兰新线 D . 沪昆线
  • 11.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
      A . 东北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华北地区 D . 珠江三角洲
    2. (2) 近年来,图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蔬菜田,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市场 C . 劳动力 D . 交通
  • 12.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四大工业基地中,数字序号与工业基地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A .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B . ②—沪宁杭工业基地 C . 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 ④—京津唐工业基地
  • 1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展”,展示了中关村示范区170家企业的340项创新成果和主要成就。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在此次展览会上展出的是( )
    A . 人脸识别技术 B . 大型机械设备 C . 汽车 D . 钢材
  • 14.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桥”。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1) “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
      A . 华北平原 B . 黄土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河套平原
    2. (2)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地壳变动 B . 过度开垦 C . 水土流失 D . 围河造田
  • 15.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科技创新中心 D . 国际交往中心
  • 16. 下列描述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①白山黑水        ②林海雪原        ③鱼米之        乡④山环水绕        ⑤沃野千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④⑤
  • 17. (2019·烟台) 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 . 秦岭 B . 天山 C . 昆仑山 D . 横断山
  • 18. (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 下列做法,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 B . 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 . 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 . 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19.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我国东西跨经度大,产生差异。
    2. (2) 图中(重要纬线)穿过台湾省。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 (3)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部、洋的西岸,是一个的国家。
    4. (4) A是我国的内海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海是
  • 20.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1. (1) 长江黄河共同发源地的地形区名称是。在长江和黄河中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
    2. (2) 治理长江中游河段的主要措施有;黄河中游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3. (3) 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21.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地区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区域B、C的分界线I是(山脉)和淮河,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重合。
    2. (2) A地区年降水量(填“大于”或“小于”)400mm,主要发展(农业类型)。
    3. (3) 图中B地区,每年深秋,层林尽染景色怡人,这里的树木大多属于(填“温带落叶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 (4) 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耕地以(水田、旱地)为主。
    5. (5) 蒙古包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填字母)的传统民居。
    6. (6)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____。
      A .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 .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 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 2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材料二东北地区简图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1) A是,此山脉以东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平原。
    2. (2) 读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东北地区属于气候,特点是
    3. (3) 受气候影响,此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4. (4) 读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