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4节 月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节月相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下·柯桥期末) 观测者站在地面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月球位于②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 B . 当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可能出现满月 C . 当月球再次回到①位置时,至少需要1年 D . 当月球位于④位置时可看到月亮背面景物
  • 2. (2023七下·平湖期末) 2023年2月22日,天空出现了”金星伴月”现象,当天是农历二月初三,则这天观测到的现象是(    )
    A .   B . C . D .
  • 3. (2023七下·丽水期末) 2023年4月5日(农历闰二月十五)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 B . C . D .
  • 4. (2023七下·丽水期末) 科学实验中常用到各种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模拟实验法等。以下用到转换法的是(    )
    A .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 .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C . 用海绵的凹陷程度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D . 用一半涂黑的白色小球代替月球研究月相变化
  • 5. (2023七下·婺城期末) 今年6月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根据甲中的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示意图和图乙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①代表的月相是上弦月 B . 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甲中的④ C .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b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③月相 D .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c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②月相
  • 6. (2023七下·新昌期末) 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 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B . 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C . 人的生长过程:婴幼儿期→少年期→成年期→青春期→老年期 D . 月相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 7. (2023七下·新昌期末) 2022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四),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驶里程达到1003.9米,这是人类在月面上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月球表面有月坑 B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 . 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d位置 D .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出现月食现象
  • 8. 小金在观看2017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时,有一期的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以下含“月”诗词。其中与下图所示月相对应的诗词是( )

    A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
  • 9. 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过程的是( )

    A . A→B→C→D→E→F→G→H→A B . E→A→G→B→F→C→H→D→E C . F→A→G→B→F→C→H→D→F D . E→D→H→C→F→B→G→A→E
  • 10. 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

    ②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作月相

    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

    A . B . 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 11. 2021年度重磅天象之一——“超级月亮+红月亮+月全食”于2021年5月26日组团亮相,当晚月球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

    A .   A位置 B . B位置 C . C位置 D . D位置
  • 12. (2022七下·嘉兴期末) “超级月亮”是满月且月球最接近地球时的月相,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7月13日(农历六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

    A . a位置 B . b位置 C . c位置 D . d位置
  • 13. (2022七下·嘉兴月考) 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当晚的月相是(   )

    A . 甲、A B . 丙、D C . 乙、D D . 丁、B
  • 14. (2023七下·拱墅期末) 太阳、地球和月球在某两天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 月球在A位置时的月相是满月 B . 月球在B位置时的月相是下弦月 C . 月球在A位置时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 . 月球在B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 15. 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相对地球、太阳位置的变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6. 读图,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填空题
  • 17. (2023七下·柯桥期末) 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至10月8日举行,开幕当天农历初九,恰逢”秋分”,地球公转位置在图Ⅰ中;当天绍兴的是昼夜长短情况如图Ⅱ中所示,当天的月相最接近图Ⅲ中的

  • 18. (2023七下·金华期末) 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1. (1) 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2. (2) 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①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图(a)中处;

      ②在观察金星相位时,使用装有巴德膜的望远镜可避免人眼被太阳的强光损伤。其原理如图(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发生反射处观察金星(选填序号)。

  • 19. 读月相示意图(阴影线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图甲所示月相与图乙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横线中填出:

    A—。     B—。 

    C—。     D—。 

  • 20.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写出a、b、c、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处的月相;农历日期

      b处的月相;农历日期

      c处的月相;农历日期

      d处的月相;农历日期

    2. (2) 在图中a、b、c、d处所示的月球旁边绘出相应的月相(用阴影线表示暗部)。
    3. (3) 月球由a处出发,经过b、c、d,然后又回到a处所需的时间约为天,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称为。 
  • 21. (2022七下·柯桥期末) 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是(填“清晨”或“黄昏”),看到的月相为

  • 22.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问题。

    1. (1)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 (2)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 (3) 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现象,而现象还是会发生的。(均填“日食”或“月食”)
    4. (4) 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 23. 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所示月相的名称。

      A.;B.;C.;D.

    2. (2) 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填字母)。
    3. (3) 上图月相图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

      A-;B-;C-;D-

  • 24. 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 25.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每个月的朔为农历的 ,望为,农历的初七、初八为,二十二、二十三为 
  • 26. (2020七下·拱墅期末) 轩轩同学在家观看了宫崎骏大师的一部治愈系电影《龙猫》,对其中的一幕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如图甲,小月小梅和大小龙猫在枝头一起吹奏乐器,远处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结合自己《月相》这一节课所学知识,她画出了一幅关于日-地-月运动和位置的草图(如图乙)并进行了分析:
    1. (1) 根据图甲分析可知,此时的月相和时间应该是(    )
      A . 上弦月  上半夜 B . 上弦月  下半夜 C . 下弦月  上半夜 D . 下弦月  下半夜
    2. (2) 当天月球应该处于图中的 位置(选填“a”、“b”、“c”、“d”)
    3. (3) 天体撞击月球留下来的坑,将在月球上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 . 月球的引力没有地球大 B . 月球的自转没有地球快 C . 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D . 月球内力作用微弱
三、解答题
  • 27.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 (1) 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2. (2) 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3.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多选)
      A . 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 . 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 . 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 .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 . 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 28. (2020七下·温岭期末)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物体在月球上受的重力为地球上的1/6。

    资料二: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从地球发射至月球轨道,然后两位宇航员再换乘质量为15440千克的登月舱,于7月20日(农历六月初七)安全地着陆在月球上,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

    1. (1) 图甲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在人类的首次登月的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E”),当天月相是图丙中的
    2. (2)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月表约30米高时,通过启动反推发动机,使登月舱处于悬停状态,以便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落。已知宇航员的平均质量为80千克,当登月舱处于悬停状态时,反推发动机要提供多少牛的反推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