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

更新时间:2024-02-27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2023·长沙) 长沙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下列非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陶瓷 B . 雕刻菊花石 C . 用棕叶编篮子 D . 用针线制作湘绣
  • 2. (2023·白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氦气 C . 氧气 D . 水蒸气
  • 3.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4. 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确的是(  )
    A . 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5. 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如PM2.5、PM10等过多易形成雾霾,雾霾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在国务院发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臭氧 C . 二氧化氮 D . PM2.5
  • 6. 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长沙湘江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加入明矾能促进湘江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 . 可用肥皂水检验湘江水是否为硬水 C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 湘江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水
  • 7.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
    A . 氦(Ne) B . 锰(Mn) C . 钠(Ng) D . 钙(Ka)
  • 8. 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铼元素的符号为Re B . 铼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铼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5 D .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 9. (2018·衡阳)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 C4H4S    B . C4H6S    C . CH4    D . C4H8S
  • 10.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C60由C60分子构成,其分子结构很稳定
  • 11. 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 高层楼房失火时,乘坐电梯逃离 C . 扑灭电器失火时,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
  • 12. 吸烟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在铁制品表面采取涂油、刷漆等措施,防止生锈 B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都有金属光泽且呈银白色 C . 铝制品应用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 .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14.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 . 科学思维:Al与稀盐酸仅应生成AlCl3 , 所以Fe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C .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研究水的分解实验,来证明水中的元素组成 D . 科学态度与责任:对实验时出现的异常现象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听不进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 15. 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氧气流中灼烧

    B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天然气不仅是优质的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

    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但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会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

    1. (1) 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
    2. (2) 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层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7. 化学方程式能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镁棒打火的原理是利用镁条的易燃性,刮下镁条的碎屑,然后摩擦热量加热剧烈氧化产生高温火花。军用的燃烧弹、闪光弹都会用到镁条,请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工业上炼铁是把铁矿石(如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等)、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锅炉,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请写出在高温下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18.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和科学生活。周末,丹丹和伙伴一起去吃小火锅,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丹丹解释她发现的一些问题。
    1. (1) 丹丹发现小火锅是铜制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汤沸腾,主要利用了铜的性。
    2. (2) 服务员用金属盖盖灭酒精火焰,写出其灭火的原理:
  • 19. 2022年8月9日,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在赣州兴国县首发。该列车使用了钕铁硼稀土类水磁体,这种水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而被称为“磁王”。
    1. (1) 稀土元素是钪、钇等十七种元素的总称。这些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2. (2) 已知氯化钕的化学式为NdCl3(Nd是钕的元素符号),则相同化合价下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3. (3) “兴国号”采用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结构材料,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三、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 20.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气体样品,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其成分,华益中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已知:CH4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1) 干冷的烧杯内壁上的无色液滴是
    2. (2) 该气体样品的可能组成情况有种。
    3. (3) 写出产生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21. 我国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1637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刻板刊行,该书中蕴涵的化学史料极为丰富。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工开物·燔石》中记载了“烧石成灰”的方法:“每煤饼一层,鱼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同时,还介绍了生石灰的用法:“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浇)之,亦自解散。”

    材料二:《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金属锌)也。”

    1. (1) 材料一中“急用者以水沃之”的过程会(“放出”或“吸收”)热量。
    2. (2) 材料二中“火法炼锌”工艺第一步的反应原理是 , 第二步炼锌的原理是煤炭中的碳与第一步反应生成的Zn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则第二步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
    3. (3) 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23. 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普遍,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华益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如图甲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
    2. (2) 探究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1】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利用试管进行了三个实验,所用药品如下表。

      试管①

      Fe粉、Cu(NO3)2溶液

      试管②

      Zn粉、Fe(NO3)2溶液

      试管③

      Cu粉、AgNO3溶液

      【查阅资料】Cu(NO3)2溶液呈蓝色,Fe(NO3)2溶液星浅绿色,AgNO3溶液和Zn(NO3)2容液呈无色。

      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铁粉表面逐渐生成色物质,溶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
    3. (3) 通过上述实验能否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
    4. (4) 探究三:探究混合物中的成分

      【实验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底部有不溶物,上层为有色液体,于是对其中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之后将烧杯中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有色滤液。

      小何同学取少量有色滤液于试管中,伸入一根细铁丝,一段时间后发现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分析滤液中除水之外还含有的成分是

      滤渣中的金属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小英同学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Ag、Cu、Fe、Zn   猜想二:Ag、Cu、Fe   猜想三:Ag、Cu

    5. (5) 【讨论分析】组内同学经过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猜想不正确。
    6. (6) 【实验3】小滔同学利用相关药品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1问2分,第2问4分,共6分)
  • 24.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假设其它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华益化学兴趣小组将洗净、捣碎后的12.5g鸡蛋壳装入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说明: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 (2)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注意格式的规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