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共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2023·河南)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甘蔗榨汁 B . 棉纱织布 C . 白土烧瓷 D . 楠木造船
  • 2. 鉴别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区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 .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碳粉和二氧化锰
  •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粉末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牛奶、食盐 B . 冰水混合物、海水 C . 氢气、干冰 D . 铜、液氧
  • 5.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项目是(  )
    A . 二氧化氮 B . PM10 C . PM2.5 D . 二氧化碳
  • 6.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家与贡献

    B.实验安全

    ①道尔顿——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①能品尝无腐蚀性药品的味道

    ②可以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无毒气体的气味

    C.物质与构成粒子

    D.实验数据与记录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①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

    ②用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B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C . 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8. 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 9. 钕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60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质量为144.2 D . 核内质子数为60
  • 10. 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2、③HClO、④X、⑤NaClO3 ,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
    A . NaCl B . ClO2 C . HClO4 D . HCl
  • 11. 《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杨酸属于氧化物 B . 水杨酸由16个原子构成 C . 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水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2. 2023年9月7日是第四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为“共护清洁空气”。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 开发清洁能源 B . 大力植树造林 C . 垃圾就地焚烧 D . 提倡绿色出行
  • 13. 物质名称和相应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钾:KCO3 B . 氢氧化钙:CaOH2 C . 氦气:He2 D . 碳酸钙:CaCO3
  • 14.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后的质量/g

    a

    0

    22

    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a=4 B . 丁一定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甲一定是化合物
  • 15. 2023年10月27日,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 则n等于(  )
    A . 2 B . 3 C . 4 D . 5
  • 16.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水通电分解: D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1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 . 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C . 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 D .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
  • 18. 碳元素是世界上最大的元素家族。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排放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C . CO能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可燃性 D . 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变
  • 19.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 灭火 B . 人工降雨 C . 供给呼吸 D . 作气体肥料
  • 20. 、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高温条件下与一定质量的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金属混合物 , 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后得到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
    A . 3.21 B . 4.01 C . 3.59 D . 7.4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 21. 现有6种物质:①一氧化碳;②空气;③液氧:④高锰酸钾;⑤澄清石灰水;⑥冰水混合物。其中:(选择序号填入空格中,可能有多个答案)
    1. (1)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单质的是
    3. (3) 属于化合物的是
    4. (4)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2. 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3) 两个镁离子
  • 23.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活性炭            ③液氮            ④氦气

    1. (1) 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2. (2)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 (3) 可以制造霓虹灯的是
  • 24.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木炭伸入装有A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1. (1) 推断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C:
    2. (2) 写出木炭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B在A中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木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 25. 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要用B装置制备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择的药品是(填名称)。
    4. (4) 若要用F装置收集O2 , O2应从(填“b”或“c”)端通入。
  • 26.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1. (1)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现:不可能含有N2 , 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 , 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2. (2)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3. (3) 由实验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 27.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5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请计算:

    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

    50

    46

    40

    36.2

    32.4

    32.4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g。
    2. (2)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