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课《邓稼先》...

更新时间:2024-01-03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鞠躬       爆炸       宰割       佩服       锋芒毕露 B . 极端       坦白       仰慕       残案       可歌可气 C . 大厦       蓬草       昼夜       长亭       家瑜户晓 D . 颤抖       焦虑       筹划       拨尖       鲜为人知
  •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华商报》首次报道后,几乎家喻户晓 , 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B . 让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鲜为人知 ,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C .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就是因为他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 D . 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创造辉煌,这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 4. 下列关于《 邓稼先 》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各部分内容安排有些杂乱无章。 C . 文章自始至终以友谊为基调,以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为主旋律,真挚的情谊令人感动不已。 D . 这篇文章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的位置而增加。

    A . 神往  家喻户晓  虽然  但是 B . 艳羡  举世瞩目  虽然  但是 C . 艳羡  家喻户晓  因为  所以 D . 神往  举世瞩目  因为  所以
  • 6. 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  )
    A . 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 . 寄托作者对邓稼先的怀念 C . 对当年在昆明的生活的怀念 D . 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出人头地    郑重其事    讳疾忌医    人才倍出 B . 名副其实    莫名其妙    无所事事    再接再励 C . 永往直前    语重心长    精神矍铄    无边无垠 D . 甘拜下风    首屈一指    别出心裁    谈笑风生
  • 8. 按要求写拼音或字形。

    元xūn

    diàn

    yáo

    zhì

    shǔ

    彷徨

    罗布

    热泪盈

    至死不xiè

    为人知

    jū  gōng尽cuì

    当之无kuì

    家yù户晓

    妇rú皆知

    jié然不同

    fēngmáng

  • 9. 选词填空。
    1. (1)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者。(开辟  开创)
    2. (2) 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震荡  动荡)
  • 10. 【理解词义】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 (1) 筹划:
    2. (2) 彷徨:
    3. (3) 鲜为人知:
    4. (4) 当之无愧:
    5. (5) 家喻户晓:
    6. (6) 锋芒毕露:
    7. (7) 妇孺皆知:
    8. (8) :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9. (9)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10. (10)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1. (11) :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
    12. (12)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 11. 下面两句是从邓稼先的朋友们写给邓稼先的挽歌中摘录出来的,请你以“两弹”爆炸为内容,运用对联的形式把它补写出来。

    江河源头捷报传。

二、语言综合运用
  • 12. 明天的语文课,老师将邀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句段。请你在课前先摘录下来,并仿照示例,做好朗读设计。

    【示例】

    摘录: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邓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朗读设计:作者是科学家,情感丰富。越是想不清楚的感情,越是深沉,也越是强烈。“那样大”需用重音读,强调作者的情感激荡;“自豪”“骄傲”读的稍有力量,读出无疑而问的坚定;“我始终想不清楚”要重音轻读,读出对挚友的深厚友谊。

    我的摘录:

    朗读设计:

  • 13. 下面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伟长的颁奖词,联系课文内容,仿照示例,为邓稼先拟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 14. 在学完《邓稼先》一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将要编写一期以“两弹之星,民族之魂”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 (1) 手抄报上有一副歌颂邓稼先的对联,上下联弄混了,请你来帮忙。

      A.呕心沥血造两弹,鞠躬尽瘁报国家

      B.两弹雪去百年耻,一星放飞千秋梦

      上联:,下联:。(填序号)

    2. (2) 手抄报的《深情忆稼先》栏目,编录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几则相关材料。请你联系这些材料,按要求把“小编插话”补充完整。

      材料一:一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杨振宁

      材料二: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张爱萍悼邓稼先词

      材料三:邓稼先患病后,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小编插话:在挚友的眼中,你是绽放生命之花的高山雪莲, 。

  • 15.         【写法借鉴】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典故、古代典籍等,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文,表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片段仿写】请你也用引用的方法写一段话。(引用古诗文、资料、格言均可)

  • 16. 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裴活动.请你参与。

    1. (1) 【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 (2) 【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3. (3) 【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他写一段墓志铭。

      例句: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一一“‘两弹’元勋”邓稼先。

三、语段阅读
  • 17. 课文重读

    《邓稼先》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

    ②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寿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难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千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⑦我父亲诞生189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 (1) 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 (2) 体会文中加线字“撑”好在哪里?
    3. (3) “也不知道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4. (4) 请你为邓稼先说一句最能概括他一生的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