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 1. 经典诗文默写。
    1. (1) ,隐天蔽日。
    2. (2) 春冬之时,则
    3. (3) ,良多趣味。 
    4. (4) 每至晴初霜旦,
    5. (5) 晓雾将歇,
    6. (6) ,水中藻、荇交横,
  •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      );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锐不可( ) ②( )刻 ③由zhōng( ) ④dān( )精竭虑

    2. (2) 根据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深入分析和探究了“”产生、发展的原因。

  •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当人类不断进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种群和食物链顶端生物的时候,依然离不开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过程。②这个过程是由我们人体中唯一能够与外部进行能量转换的消化系统来完成的。③参与这个过程的,有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以 及部分矿物质。④这个过程几乎涵盖了我们所认知的自身之外的整个生态世界。⑤正因为如此,人类需要注重生态世界的维护和平衡,从来都是生态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 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中的“成为”是副词,“种群”是名词。 B . “新陈代谢”“消化系统”“微量元素”的短语类型均不相同。 C . ③句中“微生物”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D . ①②③④句和⑤句构成因果关系。
  • 5.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能力,学校组织了“我们都是校园小记者·寻觅身边的‘最美’”新闻采访活动。
    1. (1) 【活动一书写活动主题】请在下列田字格中书写本次活动的主题“寻觅身边的“最美’”。

    2. (2) 【活动二∶设置活动环节】你是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你为本次校园小记者新闻采访活动设计两个可行的活动环节。请仿照示例作答。

      示例∶

      活动环节一∶设计“最美”活动海报

      活动环节二∶收集“最美”活动素材

      活动环节三:

      活动环节四:

    3. (3) 【活动三∶拟定新闻标题】结合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给下面的一则校园新闻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我校八年级于10月22日开展了“爱校园,我行动”清洁教学楼活动”。志愿者们手拿垃圾袋、扫把等工具一丝不苟地清洁着每一间教室。他们以认真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充分发扬了劳能干的志愿精神。

      此次活动不但使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为学生营造了文明的学习环境,更宣扬了“爱护校园,你我有责”的精神。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为美化校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 一笔。

二、阅读理解(42分)
  • 6.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第下题。

    2021年诺贝尔医学奖项颠覆疼痛新观念

    ①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4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与触碰“感受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朱利叶斯1955年出生于纽约,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帕塔普蒂安1967年出生于黎巴嫩贝鲁特,后移居美国,目前任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同时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②评奖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人类感知热、冷和碰触的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是人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但今年的获奖成果解析了相关神经脉冲如何产生并使人们得以感知温度和压力(触碰)。

    评奖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感官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两名获奖者找到了人们在理解这种相互作用时关键缺失环节。他们的突破性发现引发了很多相关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系统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机制方面的理解得到了快速提升。

    ④评奖委员会说,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一种来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可引起灼热感)发现了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则使用对压力敏感的细胞发现了一类新型“感受器”,可以对皮肤和内脏器官受到的机械刺激做出反应。基于获奖者们的研究成果,更多侧重于阐明这些“感受器”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正在开展。这些知识正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疗法,例如慢性疼痛等。

    ⑤评奖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与两名获奖科学家取得了电话联系,他们表示“非常高兴,并有一点惊讶”。两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奖金。

    1. (1) 请以“倒金字塔”结构梳理本篇新闻内容,补全下面图表。

       
    2. (2) 本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新闻内容,分析本则新闻标题的作用。
    4. (4) 请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题。

    留在心底的那个人

    伍嘉仪

    ①记忆中总有一座荷花池,亭亭的荷叶如舞女的裙。粉红的花瓣绽得灿烂,风动,飘来一阵清香。“吃饭了吗?”你咧开嘴笑着问我。我想回答,可是怎么也发不出声音。记忆中的那个夏天,荷花好像永不凋零,你也好像从未走远,和窗外的蝉鸣、头顶“吱呀”的电扇、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一起留在了我的心底。

    ②“上课!”“起立!”从那干脆利落的一声起,注定了我们的三年时光。我抬起头,没有诗文里唱的白衣翩翩书生意气,亦没有幻想中的羽扇纶巾风流儒雅,对上的只有一双直直地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和唇边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你扫视全场一周,缓缓地说:“未来的三年是吃苦的三年。我姓蒋,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凶神恶煞,样子像要吃人,是我对这位数学老师的第一印象。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笑起来 就眯成了一条细线。他讲课的声音抑扬顿挫,极富音韵美。时而拔高八度,时而歇斯底里,让人欲睡不能,只能睁圆了眼睛专心致志地听。说来也怪,数学书上一个个枯燥无味刁钻古怪的字母与符号在他生动形象的讲述下慢慢变得清晰明朗,一串串烦琐和难记的公式也在他的口诀和歌声中分崩离析。

    ③他常说自己到了能当我们“爷爷”的年纪,所以大家都叫他老蒋。老蒋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考试粗心的我没少被他单独叫进办公室批评。“求复数的模,先求模的平方,再开方!你怎么连开方都忘记了?这样的错误还犯!”我低着头,咬紧嘴唇不敢出声。“你呀!唉!说了多少次还不改!喏,送你一瓶牛奶。”我伸手接过道谢,走出办公室,眼泪差点掉出来。他曾带过一届很优秀的毕业班,那年高考出了我县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他总会有意无意地跟我们提起他们,把那些如数家珍的往事骄傲地挂在嘴边。每到这时我就会想,他定是对我们抱有极大的期望,他希望我们拥有光明的未来,而我也希望毕业后成为他口中滔滔不绝的从前。

    ④一帧帧糊了感情的记忆在脑海中放映着,高考前的最后一节数学课,你写出一个函数解析式要我们画图像,全班同学没一个能画出来。最后你给出了答案,那是个爱心。三年的回忆和不舍通通融了进去,留在心底。

    ⑤“咚”的一声,似是小石子类的东西弹到我的脑袋上。“我的个乖乖!上我的课还敢打俺闭啊!(方言:打瞌睡)”同学们嘁嘁喳喳的笑声传来,吵醒了窗外的蝉鸣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我迷迷糊糊睁开眼,正弦曲线在游动着,你在笑着,窗外飘来一阵莲香。

    ⑥很多年后,同学问起:“高中的时候你最喜欢星期几啊?"我说:“星期三,因为下午有两节数学课。”“那你最讨厌星期几?”“还是星期三,因为那天他要上四节课,我心疼。”

    (选自《意林》)

    1. (1) 阅读选文,找出写了有关蒋老师的哪些事情,并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2. (2) 结合选文,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你呀!唉!说了多少次还不改!喏,送你一瓶牛奶。”(从描写角度赏析)

      ②同学们嘁嘁喳喳的笑声传来,吵醒了窗外的蝉鸣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我迷迷糊糊睁开眼,正弦曲线在游动着,你在笑着,窗外飘来一阵莲香。(从用词角度赏析)

    3. (3) 本文在写法上运用了欲扬先抑。结合选文,分析其作用。
    4. (4)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有什么妙处。
    5. (5)  本文与《藤野先生》都写了对自己影响较大的老师,试从材料的详略安排方面对本文作分析。
  • 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郦道元《三峡》原文

    【乙】夷水①又径宜都北,东入大江,亦谓之佷山②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③,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颓浪④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

    【注释】①夷水:古水名。②佷(hěn)山:即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省境内。③虚映:因清澈见底而显得空虚无物。④颓浪:倾泻的水流。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略无阙处    阙:

      ②属引凄异    属引:

      ③恒有清响    恒: 

      ④不觉疲而忘归矣    归: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亦谓之佷山北溪。

    3. (3)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甲】文中用“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夏水的特点;【乙】文中用“俯视游鱼,如乘空也”从侧面突出夷水的特点。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3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同学们,进入八年级后你们的学习紧张了许多,有的同学一心扑在学习上,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许久了。但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学习,其实,走近美好的自然,时常进行户外锻炼,挤出点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帮家长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也能净化心灵,磨炼意志,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只要你积极投入生活,用心品味,就常常会有收获。

    请以“其实,这也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