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4-02-18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三人组顺利进入太空,与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成功会师,同时神舟十六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小治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2八上·潮南期中)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这支团队的成员体现的社会关系属于( )( )
    A . 业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亲缘关系
  • 3. (2023八上·凤山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应该( )

    ①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②认识到社会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③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个人的发展

    ④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对于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 B . 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让我们吃亏的 C . 同学丙:我们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力求获得物质回报 D . 同学丁: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
  •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还产生了很多聊天软件,这些软件发送信息的速度也很惊人,现在发条信息,下一秒别人就可以收到,就像面对面聊天一样。这体现了(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通过网络才能让我们进行交流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虚拟的网络聊天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在广袤农村,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网络直播拓展了销售渠道,让更多特色农产品卖出好价。这表明网络( )

    ①代替了传统的、现实的人际交往方式

    ②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③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④促进了物资的流动,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列关于网络的影响和典型事例对应正确的是( )
    A . 网络→积极影响一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智慧城市” B . 网络→消极影响→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市长信箱” C . 网络一积极影响→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诈骗” D . 网络→消极影响→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网络谣言”
  • 8.   2023年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等乱象,目的是促进“自媒体”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 )

    ①告诉我们法律可以调解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②说明网络需要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③有利于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④有利于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人民法院公开对一起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进行宣判,被告人王某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2022年10月23日,北京野生动物园一游客突然自行下车,非法闯入白虎展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全力施救下,闯入者幸免于难,后被警方带走。这类事件启示我们( )

    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维护秩序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④社会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公布了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该新《客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这说明( )

    ①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②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④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八上·砚山期中) “通向心灵的大路是你的耳朵”,与人交流是一门学问。下列做法中,值得学习借鉴的是( )
    A . 小王与父母有不同观点时,老是打断他们的讲话,予以反驳 B . 小李在与同学聊天时,老是三心二意,总是认为自己的最好 C . 小张在听李老师辅导的过程中,经常与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 D . 小刘在面对爷爷的教诲时,总是没有耐心,认为爷爷out了
  • 13. 一位满身泥浆的农民工怕弄脏公交车的座位,疲惫地坐到公交车的过道上。司机对他说:“师傅,请坐到座位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品质是( )
    A . 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B . 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C . 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D .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 14.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这句话说明(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②文明有礼使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③只要我们文明有礼,国家就会繁荣富强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文明,是一所学校最美的风景。创建文明校园要求我们( )

    ①做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②认识到不文明行为是违法行为

    ③做到语言文明、仪表整洁    ④做到举止稳重、落落大方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6. 一些国道旁边或者村口,老人们将分拣好的蔬菜装篮摆放路边后“神秘消失”,让路人自助选购。这些无人看守菜摊,已存在30多年。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无人照看的自助菜摊,摊主却不曾亏过一分钱。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的诚信意识提升    
    ②需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③企业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    
    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列入“老赖”名单,会被禁止高消费、限制出境、账户查封;在飞机上寻衅滋事,高铁上霸座者,则被限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A . 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B . 运用诚信智慧 C . 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D .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 18.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下列做法违反法律的是(    )

    ①刘海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②李青没有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坚持读完高中

    ③陈利故意损坏人民币

    ④王某在居民小区公用的楼道内放置杂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3八上·南谯期末) 张某因琐事与妻子争吵,加之平时对小区广场舞产生的噪声不满,便赌气开车闯进小区广场,阻止群众跳舞,之后又在业主微信群里发表了言辞激烈且带有明显恐吓性质的言论。最终,张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以此事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①不能合理调节情绪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法不可违,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③提高道德修养就能自觉遵纪守法

    ④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惩罚(   )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20. 图示法是我们门常生活中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图所示的是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间关系也可用下图所示方式加以表达的是( )

    ①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②主刑和附加刑

    ③社会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    
    ④社会规则和道德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1. (2022九上·武功月考) 2022年8月30日,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甘肃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宋亮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宋亮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宋亮受贿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可见(    )

    ①宋亮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宋亮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③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2.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高空抛物没有伤到人的,没有必要给予这么严重的处罚 B . 高空抛物就是变相残害他人性命,都应以死刑的刑罚处罚 C . 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都是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D . 高空抛物的问题,应受到道德谴责,所以只是道德素质低下的行为
  • 23.   2022年10月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岸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 . 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 . 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 . 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
  • 24. 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A . 徐女士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导致高先生无法在合同约定的期限拿到首付款 B . 安徽某村一村民为驱赶野兽非法架设电网,被行政拘留两日 C . 陈某、唐某通过卖驾驶证分数取得报酬 D . 因不满夜间急诊室医生要求挂号,3名醉酒男子对该医生进行殴打,被处以行政拘留
  • 25.   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 . 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B .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 C . 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D . 对待朋友十分仗义的表现
  • 26. 我市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引导社会群众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文明交通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共同营造更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践行文明出行,需要公民( )

    ①强化规则意识,通过立法规范文明行为

    ②增强法治观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③维护自身权益,主动参与交通综合治理

    ④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践行文明安全出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7. 初三学生杜同学在周家坝转盘广场玩耍时,一名男子来到他身边,悄悄掏出手机,问他买不买。小杜发现手机的外观是女士喜欢的配色,不像男子本人的,怀疑手机是盗窃的。小杜便假意购买,拿过手机,暗自记下电话号码。之后为警方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警方将小偷抓获。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要学会虚张声势,巧妙周旋,跟踪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③要敢于立即制止违法犯罪

    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23年6月15日,某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李某涉嫌高空抛物罪一案,当庭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该行为的本质特征是( )
    A . 刑事违法性 B .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 严重社会危害性 D . 罪责自负性
  • 29.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

    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要受人尊重,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优点

    ③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0. 同学们对人民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一举措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以杜绝社会的失信行为

    ②有利于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③任何不诚信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能够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 31. 【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孤独一人难以维持生活。”

    材料二:八年级学生小泰阳光快乐,热爱生活。在楼道中遇见邻居他主动问好;在学习的闲暇时间,经常用智能音箱收听新闻播报,了解世界和社会变化;在节假日和父亲一起寻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街边景色拍照,感受生活的美好∶看见市区道路损坏、小区物业不作为等事情,及时提醒父亲打电话给市政热线反映问题………

    1. (1) 阅读材料一,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刚的上述行为厲于哪一类行为。
    3. (3)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32. 【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甚至有些人利用网络来传播谎言、诽谤他人,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某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活动。请你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为该校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2. (2) 请对于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 33. 【践行诚信、创文明社会】

    材料一:正能量故事照亮网络空间。快递员王小强从业以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日炎炎,他始终践行“把每一个快递安全送达用户手中”的诺言,赢得了当地居民用户的信任和广泛赞誉。

    材料二: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于7月18日至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与会嘉宾表示,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培育网络空间文明风尚,依法依规管网治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文明滋养和有力精神支撑。全力打造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互鉴平台,在网络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网络正能量。

    1. (1) 材料一体现了快递员王小强具备哪种道德品质?中学生为何要践行这一品质?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打算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时代新风尚?
  • 34. 【做守法的公民】

    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为进一步认清违法犯罪,做守法公民,某班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材料二:中学生刘某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揽顾客。

    材料三:小明从小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上七年级时,他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进入八年级后,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了零用钱就去偷别人的手机,被治安拘留。在九年级,结识了一批不良朋友,滋事生非,在帮“哥们儿”打架时将一人刺成重伤,后被判有期徒刑1年。

    材料四:中学生小韩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经医院诊断为骨折。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韩家人,提出和解。小韩及家人咨询了律师,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韩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类违法行为?
    2. (2) 根据材料三,小明从不良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实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3. (3) 小韩及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4)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弘扬法治精神,为法治建设作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