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 1. 为了庆祝建党 102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禁止大声喧哗”是在控制噪声。
  • 2.   《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得超过45(填单位), 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填单位)。
  • 3. 如图所示,大型运输机长途飞行时,有时要进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过程中,以加油飞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则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

  • 4.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反射光线为,分界面的方为水(填上、下、左或右)。

  • 5. 在纵贯南北的水平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向北方的城市前进,他们的速度分别是v=18m/s、v=54km/h,如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的运动方向是向的,速度大小是m/s。
  • 6. 人站在竖起的平面镜前 5m 处,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 6s后,她与镜中的像距离为m,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7. 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P点在S点的方,Q点在S 点的方。 (填“上”或“下”)

  • 8. 某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000m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分34秒。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m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小明在本次参试中取得满分(填“能”或“不能”),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二、选择题(共14分,第9-12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选对不全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 9.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 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 11.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边的距离不能超过( )

    A . 1m B . 2m C . 3m D . 4m
  • 12. 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₁s B .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 运动后, 甲物体一直做匀速运动 D . 当t=t₃时, 两物体相遇
  • 13. 如图所示,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小车可能向右运动 B . 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 C . 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D . 甲、乙两小车可能向左运动
  • 14.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B . t=0时刻, A在O点, B在距离O点5m处 C . 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 相遇 D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 B 迟3s才开始运动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 小题6分,第16 小题8分,第17 小题8分)
  • 15. 小明同学周末乘坐出租车前往图书馆。如图所示是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部分内容,根据发票信息,求:

    赣州市国家税务局通用机打发票发票联

    车号

    BT-0007

    日期

    2020-11-11

    上车

    14:55

    下车

    15:05

    单价

    2.85

    里程

    6.0km

    等候

    00:02:28

    金额

    18.00元

    1. (1)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若出租车以此速度行驶半小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 16. 一列火车以 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2000 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在隧道的时间是 80s.求:
    1. (1) 火车的长为多少m? 
    2. (2)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
  • 17. 某地区铁路钢轨每根长12.5m,坐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的小敏同学从听到第一次火车车轮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开始,在40s内听到了撞击声 129次,试求:
    1. (1)  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 (2) 若火车在行进途中要经过一山洞,在距离山洞1330m的地方鸣笛,问多久以后列车驾驶员会听到回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 18.     
    1. (1) 如图所示,读图,并完成以下各题。

      ①如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石英钟的像,此时石英钟所示的时刻是

      ②如图乙,用它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③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表如图丙所示,此刻它的速度是km/h。

      ④如图丁的机械秒表记录了小刚在长跑1000m项目所用的时间为s。

    2. (2) 下图是小王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的装置图。

      ①实验原理是

      ②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如图的图像中能够正确反映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情况的是

  • 19. 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²

    A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20

    0.3

    E

    20

    0.7

    1. (1) 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法。
    3. (3) 本实验中对选中同 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4. (4)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 B.分析与论证; C.提出问题; D.猜想与假设; E.得出结论; 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
  • 20. 如图甲是小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 (2) 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3. (3) 如图甲所示,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A、B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只将蜡烛 A 点燃,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 (5) 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 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6. (6) 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的位置,重复实验,得出如图乙所示的记录结果,要继续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下一步的操作是:
    7. (7) 如图所示,A 点有一蜡烛,请画出人眼在 B处看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21. 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2. (2) 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传声。
    3. (3) 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并由此推理可知: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选填“大”或“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4. (4) 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拔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拔与重拔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拔时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选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