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

更新时间:2024-02-27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 16 道小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
  • 1. 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碘酒 C . 食醋 D . 氧气
  • 2. 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豆油 B . 奶粉 C . 食盐 D . 花生酱
  • 3.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星火燎原 B . 磨杵成针 C . 滴水成冰 D . 积沙成塔
  • 4.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凡是无色无味的水均可放心饮用 D . 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 5. (2022·模拟)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B . 金刚石 C . 氢气 D . 氯化钠
  • 6. (2021九上·城阳月考) 常用化肥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NH4HCO3 NH3↑+CO2↑+H2O,该反应属于(   )
    A . 置换反应 B . 复分解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化合反应
  • 7.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量取液体
  • 8.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在固态时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 B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水是由2 个氢元素和 1个氧元素组成的
  • 9.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 B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改变 C .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D . 20mL 水与 2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 10. “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氟属于金属元素 B .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C . 氟的质子数是9 D . 氟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氟离子
  • 11. 用硝酸钾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100g,量取蒸馏水的正确操作是( )。
    A . 用10mL的量筒量取9次 B . 用50mL的量筒量取2次 C . 用100mL的量筒量取1次 D . 用250mL的量筒量取1次
  • 12. (2018九上·青岛月考)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 . 产生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C .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 .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13.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获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
    A . 利用空调取暖 B . 利用太阳能发电 C . 利用水力发电 D .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 14.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氮分子的是(  )
    A . N B . 2N C . N2 D . 2N2
  • 15.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 .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16. (2021九上·滕州期中)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本题共 6 道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 17.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 .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 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 改变条件、能够使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 18.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 . 单质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D .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19. 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 铍(Be)和镁属于同一周期 B . 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C . Na+和 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 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13
  • 20. 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 C . 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 D . 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三、理解与应用(每空 1 分,共 26 分)
  • 21. 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厨房中的“加铁酱油”中“铁”指(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 (2) 用洗洁精的(选填“溶解”或“乳化”)作用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3. (3) 下列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选填序号)。
      A . 塑料 B . 玻璃 C . 铝合金 D . 真丝
    4. (4) 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选填“能”或“不能”)投入到如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 22. 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 两个氢离子
    2. (2) 两个铜原子
    3. (3) 铜元素
    4. (4) 一个水分子
    5. (5) 一个镁离子
    6. (6) 氯离子
  • 23. 化学实验能提升科学素养。“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主题一: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如图实验一所示。

      实验一
      Ⅰ、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用检验,若 a 管中得到 5mL 气体, 则 b 管中气体体积约为mL。
    2. (2) 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电解水的过程中,能主要转化为能。
    3. (3) 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图表格一。(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电压
      反应时间
      氢氧化钠
      溶液浓度
      6V9V12V
      5%26分26秒12分14秒7分30秒
      10%17分8秒9分26秒6分22秒
      该实验的目的是
    4. (4) 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即可)。
  • 24.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元素、物质、微粒粒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④为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应为
    2. (2) 图2为各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以“  ”“  ”“  ”分别代表电子、中子、质子,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带正电的是
    3. (3) 图3是几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代表不同的微观粒子),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字母序号),反应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a”或“b”)。
  • 25. 20℃时,向 50g 水中加入 31.6g 硝酸钾(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中烧杯A、C 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
    2. (2) 若烧杯 B 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烧杯 C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20g(>,<,=)。
    3. (3) 操作 a 可采用的方法是。(答一条即可)
    4. (4) 向 B 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紫红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
      A .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B .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C . 相同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D . 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5. (5) 实验需要 30g10%的硝酸钾溶液,若用 15%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则需要多少克蒸馏水?(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6. (6) 下列因素会造成上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量取蒸馏水时仰视读数 B . 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 C . 将称量好的 NaCl 固体转移至烧杯时,NaCl 洒落 D . 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部分溶液溅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