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下列制作传统工艺品过程中,原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瓷器 B . 中国剪纸 C . 丝线绣花 D . 玉石雕刻
  • 2. (2022·长春) 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   )
    A . Fe B . H2 C . CO2 D . NH3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4. 下图涉及试管的化学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振荡试管 B . 取粉末固体 C . 倾倒液体 D . 取块状固体
  • 5.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 .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 . 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 6.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来裁玻璃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来灭火 D . 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 7.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B .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C .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绿原酸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H2O
  • 8. 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化①是分解反应 B . 转化图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 . 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D . 转化②生成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
  • 9. 某实验小组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 . 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 C .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 . 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10. 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别的一种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收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

    C

    区分硫酸铜固体和NaCl固体

    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观察溶液颜色

    D

    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

    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 11.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元素的符号
    2. (2) 2个水分子
    3. (3) 烧碱化学式
  • 1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如图是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锰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 (3) 请写出含有+4价锰元素的氧化物(用化学式表示)。
  • 13. 如图是某牙膏成分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xx牙膏

    成分:二氧化硅、水、纤维素胶

    碳酸钠、香精、单氟磷酸钠、碳

    酸氢钠…...

    1. (1) 牙膏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 (3) 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4)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人产生痛痒感。在叮咬处涂抹牙膏就可减轻痛痒,说明该牙膏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14. 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
    2. (2) 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 (3) 农业和园林浇灌时,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主要目的
    4. (4)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有____。
      A . 豆油 B . 食盐 C . 面粉 D . 白糖
  •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2. (2) 实验二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由紫色变为色;
    3. (3) 实验三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16.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有着使用铜器的悠久历史。
    1. (1) 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性和延展性;
    2. (2) 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3. (3) 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CuO发生了(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 17. 下图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2℃时,KNO3的溶解度为克;
    2. (2) t2℃时,d点处的KNO3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分别将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KNO3NaC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4. (4) 关于d点处对应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B . 其变成b点对应的KNO3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 其变成c点对应的KNO3溶液,只能通过加入硝酸钾实现 D . 其通过某一操作变成KNO3饱和溶液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取CO2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该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择(填图示中的序号);

    3. (3) 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性质。
  • 19.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 (1)
      该实验过程是先在烧杯中加入①溶液,再向烧杯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同学们测定了不同时刻溶液的pH,结果如下:

      A.10                  B.9            C.7            D.3

      以上测定结果中,能说明二者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数值有②(填序号);

    2. (2) b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所含溶质为③
    3. (3) 验证反应后c点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④____。
      A . 先加入CuO粉末,再加反应后的溶液样品 B . 取样,滴加NaOH溶液 C . 先加入CaCO3粉末,再加反应后的溶液样品 D . 取样,滴加AgNO3溶液
    4. (4) 【方案二】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中和反应放热。

      【进行实验】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红墨水⑤(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不考虑滴加的盐酸液体引起的体积变化);

    5. (5) 【反思交流】有的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⑥
    6. (6) 【方案三】利用图3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I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证明反应发生,步骤Ⅱ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⑦____;

      A . AgNO3溶液 B . 酚酞溶液 C . Na2CO3溶液 D . FeCl3溶液 E . CuO
    7. (7) 图4为步骤I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实质,两种物质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粒子有⑧
  • 20.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纯碱的方法被称为,其部分流程如下:

    1. (1) 碳酸氢钠除了可以制取纯碱碳酸钠,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用途,请你写出其一种用途
    2. (2) 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3. (3) 在制纯碱过程中得到的NH4Cl常用来作化肥,该化肥属于____。
      A . 氨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
    4. (4)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固体84g可以生成纯碱多少克?

      ①解:设可生成纯碱的质量为x。

      ④列比例式:

      ⑤求解:x=53g答:生成纯碱的质量为53克。

      上述过程中有错误的步骤有(填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