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1-03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班级举行主题为“诗意诗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0分)
  • 1. 班级正在如火如荼地阅读《艾青诗选》,同学们在阅读之后创作了一首诗歌。

    1. (1) 贝贝对诗歌进行朗读,请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摇(A.yè  B.yì)             ②(A.zhù B.chù)

    2. (2)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帮她填写汉字。

      ①(xiōnɡ yǒnɡ)                    ②广(mào)无垠

  • 2. 根据阅读《艾青诗选》的经验,下面三首诗歌节选中,属于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悠然地坐在那儿,

    把玩着手镯,

    碰得叮当作响呢?

    快把你地水壶装满,

    是你应当回家地时候了。

    B.今天

    我感谢太阳

    太阳召回了我的童年

    C.从别的日子里飘浮到我生命里的云,

    不再落下雨点或引起风暴了,

    却只给予我的夕阳的天空以色彩。

  • 3.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古诗文中有很多画意。“浮光跃金,①”展现了洞庭湖醉人的月夜之景;欧阳修则用“② ,③”描摹了琅琊山霜色洁白,溪石裸露的秋冬之景;而温庭筠的“④,⑤”则以精炼之语、白描之法描画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之景;同样是白描,秦观则“莺儿啼,⑥,蝶儿忙”来描绘一幅醉人的田园风景。

    是啊,画意中还隐藏着作者的情意呢!李商隐用“⑦,夜吟应觉月光寒”写尽了自己顾影自怜的悲苦与相思的无奈;许浑用“一上高城万里愁,⑧”描写烟迷蒹葭、雾锁杨柳的画面,写尽了浑茫无端的愁绪。

  • 4. 这段话是对“诗趣”的理解,下列选项排列填入横线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诗歌是有意趣的。诗趣美固然是呈多元格局的,但说来说去,当以意趣为上。这是因为: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____。反之,则如枯木死灰,如行尸走肉,毫无半点诗美可言。

    1 意,乃审美主体之意识,之情绪,之思想;境,乃审美客体之景观,之物象,之画面。

    ②诗有意趣,便有活力,便有精神,便有魂灵。

    ③意趣,通常谓之意境。

    ④主客化一,情景交融,便生意趣。

    A . ③①④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④②③①
  • 5. 小华在阅读《艾青诗选》时,采用了以下阅读方法理解诗意,感受诗韵,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表。

    读诗策略

    运用策略,解读诗歌

    如《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借助“土地”这一意象,表达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揣摩诗歌语言

    如《北方》中,诗人在“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中通过“ ②”等词语渲染了北方人民的感受和困境。

    如《镜子》,可重点感受它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趣味。

    想象诗歌画面

    如《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读诗句,眼前浮现出一幅阔大之景:④,阔大之景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默默的割草的孩子,以此表达对刈草的孩子的同情和悲叹。

    其他策略:把握基调、关注修辞、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等。

二、阅读理解(47分)
  • 6. 班级要举办“走进小说天地”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小说阅读的不同方法。

    班级以《水浒传》为例,探究阅读小说的方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 (1) 【把握人物形象】水浒中好汉的名字、绰号、法号等都巧妙地隐含着他们的性格特征。请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名字和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特点。

      A.鲁智深:“鲁”“达”“智深”  B.宋江:“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及时雨”

    2. (2) 【关注艺术手法】同学们通过勾连人物故事,探究其叙事结构。

      探究《水浒传》的结构链

      王进受高俅迫害,被迫逃出东京,因其母亲生病寻求借宿的地方,引出了史进。

      史进因与土匪来往,事发后被迫逃亡,在路上又遇到了鲁智深。

        

      林冲因要上梁山,被迫纳投名状,由此引出杨志。

      我们发现《水浒传》前四十回的讲述有这样的特点:②

  • 7. 阅读下面的外国小说,完成探究

    你没有听到狗叫吗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伊格纳西奥,你在我背上,告诉我,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啥也没有听到。”

    这两个人拉长了的黑色身影在小河沿岸一上一下地移动着,这黑影有时爬上了石块,有时缩小,有时增大。两人只有一个摇摇晃晃的黑影。

    月亮像一团火焰,从大地上升起。

    “我们该快到这个村庄了,伊格纳西奥。你的耳朵露在外面,仔细地听听有没有狗叫声。你还记得有人对我们说过,托纳亚就在山后面吗?我们从什么时候下山的,你回想一下,伊格纳西奥。”

    “我不记得了。”

    “我累了。”

    “让我下来吧。”

    老汉慢慢地朝后退着,一直退到身后的一块大石头边,但他没有放下背在背上的人,而是重新驮了驮。虽说他已感到两腿发软,但还是不想坐下来,因为一坐下来他便驮不起他儿子的身躯了。 他儿子是几小时前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驮在他背上的。打那会儿起,他就一路这样背着他。

    “你觉得怎样? ”

    “不好。”

    他儿子的话不多,而且越来越少了。有时他仿佛睡着了。有时他又在浑身颤抖。他知道儿子在什么时候由于他走路摇晃而抖动起来,因为儿子的两只脚像马刺一般悬挂在他臀部的两边,儿子的双手揽着父亲的脖子,这时却像马鞭一样在他脑袋边晃动着。

    开始时,儿子曾对他说过:“放下我吧……就将我留在这里吧……你一个人走吧。明天或者等我稍微好一点儿后我会赶上你的。”这几句话他几乎说了有五十遍了。现在他连这几句话也不说了。

    月亮正迎面高悬天空,这是一轮呈红色的大月亮。照得他们满眼生辉,使他们在地上的黑影拉得更长,显得更暗。

    “我不知该往哪儿走了。”他说。

    然而,没有人回应他。

    在背上的那个人全身被月光照得透亮,脸色苍白,毫无血色,露出暗淡的反光。

    “你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伊格纳西奥?我说我看不清路。”

    另一个人仍然沉默着。

    他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他时而弯下身子,时而挺直身子,一步一绊地走着。

    “不管怎样,我好歹要把你背到托纳亚。到那儿我会找人给你治疗的。我已背了你好几个小时了,我绝对不会将你丢在这里,让人将你害死的。”

    他摇晃了一下,往路边跌跌撞撞地走了两三步,又挺直身子。“我一定要背你到托纳亚。” 

    月亮几乎变成了蓝色,缓缓升起在清澈的夜空当中。老汉大汗淋漓的脸上洒满了月光。

    “我现在做的这一切,才不是为您呢。我全是看在您死去的亲娘分上的。因为您是她儿子,所以我才这么做的。我要是见到您不管,把您丢在那里,或是不把您背起来去找人给您疗伤,就像现在这样,她准会怪我的。是她鼓动我这么做的,不是您,要从头说,您给我带来的净是麻烦、折磨、耻辱。”

    他一面说话,一面在出汗,但夜风将他的汗吹干了,在吹干后,又淌出汗来。

    “我一定把您背到托纳亚,让人给您治伤。我知道,等到伤一治好,您就又会去干悠的歪门邪道。可这就不关我的事了。您只要给我滚得远远的,不再让我知道您的事就行了。主要这样就行了…… 因为您已经不是我儿子了。……你再看看,能看见什么没有"或是能听见什么。你在我背上能做到这一点,我不行,我觉得我耳朵聋啦。”

    “我口渴。”

    “你忍一下吧!我们快到了。夜深了,村子里的火全熄灭了。你至少应该能听到狗叫声。你仔细听听。”

    “我又渴又困。”

    “我记得你刚生下来时候的样子。那时候你就这个样子。你老是饿醒,然后就吃,吃了再睡。你妈就给你喝水,因为你把她的奶全吃完了。你总吃不饱,而且你脾气可坏了。我从没想到,你越长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可事实就是这样。你妈现在已经安息了。她就希望你长得壮壮的。她相信等你长大了,你就能当她的支柱。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你。”

    他感到他背上的这个人两只膝盖不像刚才这样夹紧了,两只脚往下垂着,左右摆动着。他觉得他背着的人的脑袋在晃动,像是在流泪。

    村庄已在眼前。月光下,屋顶闪闪发亮。在最后几里路里,他感到他的腰弯得很厉害,儿子的体重都快把他压垮了。当他走到村庄第一座房子时,他斜靠在路边的栏杆上,无力地放下他儿子,浑身上下的骨头架子也好像都散开了。

    他费劲地分开他儿子一直抱住他脖子的双手。当他感到如释重负的时候,他听见到处都是狗叫声。“你刚才没有听到狗叫吗?”他说,“你连这点希望也不想给我。"

    (屠孟超译,2020年《读者》,有删改)

    1. (1) 【把握内容】下列表述与小说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 父亲曾经想放下儿子坐下来休息,因为他背得实在太艰难了。 B . 被父亲背去托纳亚的路上,儿子一直说没有听到狗叫声。 C . 路上父亲数落儿子,是希望儿子能够活下来。 D . 儿子一向不懂事,所以一直不愿意让父亲把自己背到托纳亚。
    2. (2) 【赏析环境】文中反复描写“月亮(月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月亮像一团火焰,从大地上升起。”

      “月亮正迎面高悬天空,这是一轮呈红色的大月亮。”

      “月亮几乎变成了蓝色,缓缓升起在清澈的夜空当中。”

      “月光下,屋顶闪闪发亮。”

    3. (3) 【感悟深情】老汉对儿子的称呼在“您”和“你”之间变化,请结合译者注释和选文内容品析人称变化的深意。

    4. (4) 【探究意图】老汉背着儿子去托纳亚与“狗叫声”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作者为何要以“你没有听到狗叫吗”为题?请结合小说内容和主旨探究作者用意。
  • 8. 小组找寻小说阅读的论说文章,了解阅读小说的意义,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

    老舍

    ①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是不大对的。

    ②光阴是宝贵的,我们既花功夫去念一本书,而又不问有无心得,岂不是浪费了光阴吗?我们要这样去读小说,何不去玩玩球,练练武术,倒还有益于身体呀?再说,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见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化学不能代替心理学,物理学不能代替历史;同样的,别的任何书籍也都不能代替小说。

    ③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的道理;我们读了小说,才会知道处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

    ④哲学能教我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写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地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⑤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源源本本、头头是道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在舞台上,而舞台的限制就往往教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也就与别种书籍同样的有它独立的、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玩”的。

    ⑥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地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数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的眼前。

    ⑦况且一部小说中,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反之,假若我们读到一部文字不甚好的小说,即使它有些内容,我们也就知道这部小说是不甚完美的,因为它有个文字拙劣的缺点。

    ⑧在我们读过一段描写人,或描写事物的文字以后,试把小说放在一边,而自己拟作一段,我们便得到很不小的好处,因为拿我们自己的拟作与原文一比,就看出来人家的是何等简洁有力,委婉多姿。而且还可以看出来,人家之所以能体贴入微者,必是由真正的经验而来,并不是先写好了“人生于世”而后敷衍成章的。假若我们也要写好文章,我们便也应该去细心观察人生与事物,观察之后,加以揣摩,而后我们才能把其中的精彩部分捉到,下笔如神矣。闭着眼睛想是写不出来东西的。

    ⑨文字以外,小说的内容教我们得到益处。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大概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⑩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得说,真值得说;它绝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持门面。所以,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去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

     (有删改)

    1. (1) 【理清思路】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2. (2) 【理解方法】文章第④段、第⑤段中,作者列举了哲学、历史、戏剧的例子,有何作用?
    3. (3) 【发表看法】文章提到,“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水平,懂得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请结合以下三个选项中的任意一篇,谈谈你对老舍这句话的看法。

      要求:⑴观点明确,思路清晰;⑵结合小说内容,要点明确;⑶联系生活,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有理有据⑷语言流畅,100字左右。

      A.《我的叔叔于勒》     B.《孤独之旅》     C.《智取生辰纲》

  • 9. 班级开展古诗文中的文人情韵研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易隆兴府。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节选自《宋史·陆游传》,有删改)

    (二)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节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改)

    (三)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厌黎藿 , 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 , 若夫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四)

    梅花绝句

    [南宋]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易箦:指弥留之际。③黎藿:粗劣的饭菜,指贫贱的人。④皂隶:指衙门里的差役。

    1. (1) 【释字意】请根据提示,借助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字词

      方 法

      解 释

      以闻

      查字典法:①<名>释车;送信的快车。②<形>迅速;急速。③<形>急忙;赶快。④<形>突然。⑤<副>就;使。

      (选序号)

      易隆兴府 

      课内迁移法: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以秦名为字而其名

      词类活用法:联系上下文,变换其词性。

                           

      若夫节以求贵

      成语推断法:百折不挠

                           

    2. (2) 【明断句】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仕 而 至 公 卿 命 也 退 而 为 农 亦 命 也

    3. (3) 【品语言】摘录材料三时,划波浪线句子“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  ”中“  ”内的字看不清,请帮助小王同学做出推测,并阐述理由。 

      A.耶       B.乎   C.矣

      推测是(     )项,理由:

    4. (4) 【悟花语】请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小语: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陆游诗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比如《卜算子·咏梅》就描写了生长在驿外断桥边饱受风雨的梅花来自喻自己的人生遭遇。

      小文:材料四《梅花绝句》用“①”“北枝”“层冰”“积雪”等词语描写环境之艰苦,生长条件之恶劣,也暗喻其人生。

      小语:这首诗借梅高洁的形象来言诗人之志。其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以“层冰积雪来”烘托梅花的“高标逸韵”,表现了诗人②(崇高品格)。

    5. (5) 【析人物】搜集资料时,小金找到以下陆游对“君子”的诠释,并决定推荐陆游为“君子之风”代言人。请你结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素”的义项和以上陆游传记、作品集录阐述理由。

三、校刊《晨帆》“生活之韵”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完成相关任务。(50分)
  • 1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便“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他以书本为师;鲁迅在仙台学医,传承了藤野先生严谨踏实、诲人不倦的治学作风,他以贤者为师;周敦颐独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苏东坡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理,他们以自然为师;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在孤独和暴风雨中,锤炼身心,他以生活为师……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也可发表见解。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⑵字数600-800。⑶不得抄袭、套作。⑷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