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1-3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strong><span>20</span></strong><strong><span>个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60</span></strong><strong><span>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span></strong>
  • 1. 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通常漂浮或固着生活。下列四种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 带鱼 B . 河虾 C . 海蜇 D . 螃蟹
  • 2. 小明在小溪石块下发现了涡虫,他仔细观察并记录了下来,其中错误的是(  )
    A . 食物残渣可从肛门排出 B . 前端有眼点可感知光线 C . 管状咽可伸出口外摄取食物 D . 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
  • 3.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具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其中不包括(  )
    A . 消化管结构简单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D . 生殖器官发达
  • 4. (2021八上·马鞍期中) 环节动物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原因是(  ) 
    A . 形成了大脑,神经组织更加的集中 B . 身体的腹部出现了刚毛,可以起到保护体壁的作用 C . 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 D . 有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使运动更快捷
  • 5. (2020八上·商水期末) 陈明在学习动物的类群时,老师指导他要学会归纳。下列属河蚌、乌贼、蜗牛共同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体外有壳保护 B . 体表有外套膜 C . 生活在水中 D . 行动非常缓慢
  • 6. (2023八上·佛山期末) 海马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因头部与马相似而得名,全身无鳞,有脊柱,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根此判断海马是(   )
    A . 软体动物 B . 两栖动物 C . 鱼类 D . 哺乳动物
  • 7. 青蛙是捕捉害虫的高手,是绿色田园的卫士。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皮肤裸露 B . 用肺呼吸 C . 两栖生活 D . 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 8. 下列动物体温恒定的是(  )
    A . 企鹅 B . 大鲵 C . 鳄鱼 D . 鲫鱼
  • 9. 2023年是农历兔年,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其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相对于其他生殖发育方式的优势在于(  )
    A . 增强了后代的运动能力 B .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C . 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D . 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
  • 10. 如图是四种动物的牙齿示意图,适于食草的是
    A . B . C . D .
  • 11. 用来改善关节灵活性的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关节内的滑液,临床上应该将其注射到(  )
    A . 关节腔中 B . 关节头中 C . 关节窝中 D . 关节囊中
  • 12. 五龙口风景区有猕猴12大群3000余只,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下列行为属于猕猴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向人“行礼” B . 向旅客索取食物 C . 拧开矿泉水瓶的瓶盖 D . 小猴生下来就会吃奶
  • 13.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猩猩,把折下的树枝摘去叶子,用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下列关于黑猩猩钓取白蚁这种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 . 这种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C . 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D . 这种行为的出现与遗传因素有关
  • 14. 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蜜蜂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B . 蜂群成员间存在信息交流 C . 蜂群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D . 蜜蜂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
  • 15. 小明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来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起初蚂蚁都爬向通道A;用镊子将通道A尽头的糖水换成清水后,蚂蚁仍爬向通道A;或用镊子将通道A与通道B互换后,蚂蚁仍爬向通道A。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蚂蚁通过什么进行通讯(  )

    A . 气味 B . 动作 C . 声音 D . 语言
  • 16.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 帮助植物传粉 B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D . 作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 17.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需条件的是(  )

    ①光照  ②有机物  ③空气  ④水分  ⑤适宜的温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8. 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可用于制作酸奶。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成形的细胞核
  • 19. 下列生物中,靠分裂进行生殖的是(  )
    A . 酵母菌 B . 牛肝菌 C . 大肠杆菌 D . 银耳
  • 20.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青霉示意图,下列有关青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内有大量孢子 B . ②是直立菌丝 C . 细胞内无叶绿体 D . 属于多细胞真菌
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道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4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21. 蝗虫和蜥蜴都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 

    1. (1) 依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来看,蝗虫属于动物,蜥蜴属于动物。
    2. (2) 它们都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蝗虫的体表具有,蜥蜴体表覆盖着,使得它们适应陆地相对干旱的环境。
    3. (3) 它们都有在陆地支撑身体和运动的器官。如蝗虫有三对,两对;蜥蜴有四肢。
    4. (4)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蜥蜴的卵外还有坚韧的
  • 22. 树麻雀别名麻雀,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

    1. (1) 麻雀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其身体呈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胸骨有高耸突出的龙骨突,其上附着发达的,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2. (2) 如果你注意观察麻雀,你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地找食物吃。它们食量很大但却可以保持较轻的体重,不会给飞行造成负担。请你写出一个麻雀能够减轻体重的特征:
    3. (3) 麻雀在飞翔时,速度非常快,需要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来供给充足的氧气。它的可以辅助呼吸,每呼吸一次,在里进行气体交换两次。
    4. (4) 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度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围剿,结果造成麻雀数量锐减,虫灾频发,谷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 23. 冰雪运动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图甲是滑雪动作,图乙为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动系统由肌肉、组成。
    2. (2) 图乙中[①]表示,[②]表示,两块肌肉一般都是(选填“交替”或“同时”)收缩和舒张的,因而可以很好地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动作。
    3. (3) 做图甲所示动作时,图乙中收缩的肌肉是[]。
  • 24. 小明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了让弟弟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①找三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

    ②待冷却后打开锅盖。让弟弟尽快用手指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用同一手指在乙馒头上按一下,丙馒头上不用手按。

    ③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三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

    ④将三个馒头一起放在28℃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馒头的变化。

    1. (1) 丙馒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 (2) 将“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 (3) “用手指在馒头上按一下”的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方法中的步骤。
    4. (4) 将装有馒头的洁净塑料袋放在28℃的地方,目的是
    5. (5) 请推测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馒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