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4课 法西斯...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由此可见,导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主要因素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 巴黎和会埋下的祸根 C .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 .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 2.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宣传海报:一只挣脱锁链的高举的手。纳粹党徒眼中的“锁链”指( )

    A . 德意志领土的四分五裂 B . 缺少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C . 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D . 《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过程中,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在( )

    ①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②巴黎和会”分赃”不公

    ③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④国内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 . 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 . 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 . 国内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D . 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 5. (2023九下·巧家月考) 下列国家为了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些国家有(    )

    ①德国    ②英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6. 1936年12月,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 .   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 美国工业生产已经有所改善 C . 德国已经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日本还未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 7. (2022九下·铁岭月考) 世界现代史上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和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分别是(    )
    A . 意大利、中国 B . 德国、埃塞俄比亚 C . 日本、中国 D .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
  • 8. (2022九下·铁岭月考)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 .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 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 . 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 9. 示意图能直观体现出史实之间的联系。下面示意图中“?”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 )

    A . 实施五年计划 B . 开展工业建设 C . 对外侵略扩张 D . 推行“以工代赈”
  • 10. 1933年,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在同一年,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 . 德国吞并奥地利 C .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 . 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二、材料分析题
  • 11. 某校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以《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为主题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相同困境]

    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与1929 年相比)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产量

    -46.2%

    -40.6%

    28.4%

    - 16.5%

    -8.4%

    -1/3

    外贸总量

    -70%

    -69.1%“

    5 0%

    - 6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不同选择]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罗斯福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希特勒

    内求国基之巩固,外谋国运之发展……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广田弘毅

    1. (1) 出现”相同困境”与哪一事件有关?表格中的信息体现了它的哪些特点?
    2. (2) 结合材料,谈谈美国和德国、日本分别作出怎样的”不同选择”来摆脱“困境”。
    3. (3) 美国和德国、日本的”不同选择”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4) 从这次”相同困境”的”不同选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