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九下·电白期中)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 .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 .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 . 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D . 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 2. 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发明(技术)及意义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1913年

    美国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A .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B .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 . 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 .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3. 187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 . 英国忙于扩军备战忽视了经济发展 C . 英国的殖民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更为迅速
  • 4.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这次”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A . 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的建立 B . 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C . 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问世 D . 电力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 5.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的原因包括( )

    ①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③垄断组织对外扩张获得物质基础

    ④新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科学的突破, 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 . 需求增长刺激新技术的发明 B .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 . 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
  • 7. 下表反映了1880一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情况,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万吨)

    40

    2100

    4600

    9400

    A . 电灯的发明 B . 蒸汽机的改进 C . 内燃机的应用 D . 火车的发明
  • 8. 下图是某条裤子上的面料成分标签,其中“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 . 狄塞尔 B . 海厄特 C . 戴姆勒 D . 夏尔多内
  • 9. (2023九下·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图表,分析造成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器是( )

     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A . 蒸汽机 B . 电动机 C . 发电机 D . 内燃机
  • 10. (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 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科技革命的推动 B . 殖民扩张 C . 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D .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成就显著的革命]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

      ——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图1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成就有关?图2中的”新道路”是指什么?

    2. (2) [抓住机遇的国家]

      资料链接:1865年,北方赢得了胜利,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仅1865年至1900年,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上图中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资料链接,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改变格局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 12. (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兴起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在19世纪,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中A处补充完整。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