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绘制年代尺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年代尺与古埃及有关,其中对b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小国 B . 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 . 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 古埃及被波斯帝国吞并
  • 2. 解读文物,感受文明的力量,对以下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名称:霍尼吉提夫 1835年出土于埃及

    简介:霍尼吉提夫(Hornedjitef)是古埃及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公元前222 )的一位大祭司,他的木乃伊棺木以精美闻名,他的棺木制作于公元前约240年。

    ①记载的文字是楔形文字②木乃伊是用人的遗体制作而成③木乃伊制作增长了解剖知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④此木乃伊存放在金字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 )
    A . 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朗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 . 约从公元前31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 .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 . 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 4. 右图是某校九年级(5)班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 )

    文明名称:古巴比伦文明

    统一时间:约公元前18世纪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文明类型:海洋文明

    A . 文明名称 B . 统一时间 C . 文明代表 D . 文明类型
  • 5. 在《汉谟拉比法典》关于人身伤害罪的规定中,伤害穆什根努的罪比伤害阿维鲁的要轻,在关于就医费用的规定中,也是阿维鲁最高,移什根努次之,而奴隶最低。这可以用来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 . 强调公平公正 B . 重视医疗救助 C . 维护统治者利益 D . 体现了人文主义
  • 6. 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 . 佛教的传播 B . 古代印度的扩张 C . 各种文明的交流 D . 多元文化的碰撞
  • 7. 假如春秋时期的越国国君到古代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属……(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8.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 . 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 . 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 . 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 9. 下表亚历山大的履历折射出……( )

    ✭公元前334年,在伊苏斯平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国王。

    ✭公元前332年,进入埃及,灭掉埃及。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再度率军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会战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①亚历山大东征不断扩大版图 ②亚历山大个人军事才能非常杰出③古代埃及文明没有延续至今④马其顿军队战斗力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0.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图片,信息正确的是……( )

    ①哈拉帕遗址让我们认识到古代印度城市建设的精心规划 ②《荷马史诗》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早期希腊社会情况③《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说明了罗马帝国定罪量刑有了依据④《蒙娜丽莎》向人们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希腊,你能做到的事情有……( )

    ①慕名寻访亚里士多德 ②和凯撒讨论国家大事 ③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④与他人一起编制儒略历 ⑤去参加公民大会

    A . ①⑤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③④
  • 12.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 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维护帝国统治 B . 确立统治者的个人威信,维护帝国形象 C . 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彰显个人崇拜 D . 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树立帝国权威
  • 13. (2023九上·沭阳) “当民众在公民大会上投票赞成与斯巴达的战争时,公民大会就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当陪审员投票赞成苏格拉底有罪时,他就是个罪人。”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 )
    A . 民众是拥有决策权的公民集体 B . 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C .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D . 陪审法庭难以做到公正判决
  • 14.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 . 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 .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 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 . 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15. 《唐顿庄园》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英剧之一,讲述了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有关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庄园中的农民要向国王缴税 B . 土地的收入归庄园领主所有 C . 领主可随意没收农民的土地 D .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 16. 法兰西东北部的毛纺织业中心之琅城,经过200年的斗争,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而建立了公社。琅城人民最终获得自治权的主要方式……( )
    A . 采用金钱赎买 B . 通过城市起义 C . 利用舆论压力 D . 得到教皇特许
  • 17. 中世纪的欧洲,贵族身份世袭,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已经被决定了。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 
    A . 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B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D . 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 18. (2022九上·定远月考) “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 19. 一个建立于4世纪末的帝国,它的存在不仅是世界古典文化的遗产,而且为西欧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中的“帝国”是……( )
    A . 罗马帝国 B . 法兰克王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20.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封建时代的欧洲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教育被认为是“最美好的花朵”②庄园遍布欧洲各地③基督教的诞生④查理曼帝国分裂⑤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④③②① C . ①⑤③②④ D . ③⑤④②①
  • 21.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 C .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D .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城邦
  • 2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够成立的是……( )

    选项

    史论

    史实

    A

    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军事帝国

    他统治时期的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B

    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C

    庄园法庭维护了公共秩序

    庄园法庭审理范围包括佃户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

    D

    基督教开始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查理大帝鼓励基督教的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有同学搜集了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日本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相关书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 )
    A .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B . 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 . 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 D . 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 24. 中世纪晚期,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庄园,农奴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可以通过……( )
    A . 缴纳迁徙税 B . 购买劳役豁免权 C . 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D . 武装斗争
  • 25.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历史兴趣小组将西周对土地分封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进行比较,其共同之处……( )
    A . 都通过土地分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 国家都将土地分给公民,得到土地的公民要向国家缴纳赋税 C . 通过改革都进入封建社会 D . 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8分、10分、10分、10分、12分,共50分)
  • 26. 亚非欧不同区域的文明各具特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可把上述字母代表的区域文明分成两大类,请你写出B区域所属的文明类型,并归纳此类文明的共性。
    2. (2) 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E在政治制度方面呈现的不同特征?由此推断文明具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说说面对不同文明,怎样做才能“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 27. 一幅幅图片见证一段段历史。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图说罗马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根据他们收集的资料完成一份项目化学习报告。

    【项目化学习资料】

    《“图说罗马历史”——项目化学习报告》

    我们组通过文献调查方法探究了罗马的发展历史,收集了许多可靠的史料,经过整理,形成项目化学习报告如下:

    (一【图片会说话】

    (1根据资料一,请推断罗马建筑的特点。

    (二【图片会联系】

    (2联系资料二和三,说说图二与图三的关系。

    (三【图片会理史】

    (3观察图三,说出古代罗马在二世纪时的疆域特点?根据地图说明古代罗马的扩张过程。(4分)

    (四【图片会析史】

    (4观察图四,分析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

  • 2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的国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对一:——宗教】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应对二:——法律】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皇帝不单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途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应对三 :—— 】

    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 (1) 面对分裂割据的西欧诸国,克洛维选择与教会合作解决问题,为什么国王与教会能相互合作,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2. (2) 请你说出查士丁尼为巩固统治制定的法律文献的统称及地位。
    3. (3) 面对自身的落后,日本是如何应对?请补全小标题。联系应对三,概括成功推行的因素。
    4. (4) 上述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今天要实现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
  • 2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仍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材料二:阿拉伯人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概括拜占庭帝国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阿拉伯人在文化上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并用史实两例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
    3. (3) 通过对上述各国兴衰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 30. 历史兴趣小组对“欧洲史”进行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史料划分】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5-15世纪欧洲各方面发展情况的代表,请你进行分类。(写序号)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神曲》 ③租地农场

    任务二:【史料解读】

    史料一:阵痛中的变革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是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发展史》

    史料二:黑暗中的光明

    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改编自《看得见的世界史》

    1. (1) 政治:经济:文化: 
    2. (2) 根据史料一,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3. (3) 史料二中所指的运动核心思潮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