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温州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B . 减少每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C . 用洗衣水冲厕所 D .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 2. 在体质检测期间,妈妈为小希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稀饭 B . 番茄蛋汤 C . 酸奶 D . 淡盐水
  • 3. 下列是小希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进行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溶解粗盐 C . 蒸发结晶 D . 过滤杂质
  • 4. 小希在学校气象站中看到下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是用于测量(      )

    A . 气温 B . 风向 C . 湿度 D . 降水量
  • 5. 杭州亚运会期间,同学们在操场放飞代表希望的气球,气球在斜向上升空过程中受到空气浮力的方向是(      )

    A . F1 B . F2 C . F3 D . F4
  • 6. 大气压强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工具属于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 破窗锤 B . 打气筒 C . 吸尘器 D . 真空采血管
  • 7. 秋季是出游的好时节,小希和同学商量周末一起出去郊游。大家上网查阅了当天的天气状况,以下说法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 . 温度22℃~28℃ B . 秋高气爽 C . 偏北风3~5级 D . 傍晚有小雨
  • 8. 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 . 3.5N B . 3N C . 1N D . 0.5N
  • 9.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 . 甲: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马的拉力说明大气压很大 B . 乙:伽利略通过玻璃管内液柱高低判断气温高低 C . 丙:通过线香烟的运动情况反映空气的流动情况 D . 丁:通过对玻璃球注水和排水研究潜水艇的浮沉情况
  • 10. 如图为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行的场景,这样的姿势可以使他在空中滑行更远的距离,其原理是(      )

    A . 运动员上方流速较大,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 B . 运动员上方流速较大,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 C . 运动员上方流速较小,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 D . 运动员上方流速较小,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
  • 11. 我国古代便掌握了从甘蔗中提取蔗糖的技术,《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其制作流程如下:

    1. (1) “渣汁分离”阶段相当于下列操作中的(      )
      A . 吸附 B . 过滤 C . 杀菌 D . 蒸馏
    2. (2) “热锅熬糖”阶段,会在蔗汁中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气体附着在杂质表面,使杂质所受浮力(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以上都有可能
  • 12. 小希用蔗糖泡糖水,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溶液②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 溶液③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溶液③中的溶质质量小于溶液② D . 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②
  • 13. 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3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温州夏季常出现台风灾害,下列应对台风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关好门窗 B . 减少外出 C . 把杂物都搬到阳台 D . 不靠近广告牌
  • 14. 学校开展自制潜水艇的项目化学习,某小组演示潜水艇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0点开始向含有少量水的水舱内注水,潜水器开始下沉:A点开始将水舱中的水向外排出;B点潜水艇顶端恰好到达水面;C点潜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点为潜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此过程中潜水艇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15.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杭州亚运村的马路会“呼吸”,向路面泼水,不论水流量大小都能快速渗透到地下。这种现象主要涉及了水循环的环节。
    2. (2) 如图所示,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途径是____
      A . B—F—C B . E—A—G C . A—D—G D . A—G
    3. (3) 炎热的夏天,人工湖面上有时会冒气泡。说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华为Mate60Pro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用户可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拨打和接听卫星电话,卫星通信依托我国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实现。

    1. (1) 卫星发射大多选择降水少、晴天多的时间,根据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卫星的最佳发射季节是(填“春夏”或“秋冬”)。
    2. (2) 火箭在近地面8千米高度内上升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关系是图中曲线
  • 17. 生活中,很多同学喜欢吃棒棒糖,为此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 (1) “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主要是通过的方法获得晶体。
    2. (2) 制作棒棒糖时,同学们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请分析:同学们制作棒棒糖失败是因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 18. 小希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产生了疑问: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是否有关?

    1. (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希先测出一个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然后他(填实验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于是,小希得出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 (2) 小希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他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N的水,再将B放入A , 此时B漂浮。B受到浮力:F=G+10N>10N。继续往B内加30N的水,B仍然漂浮。小希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 19. 人类对大气压强的认识汇聚了众多科学家的智慧。

    材料一:十七世纪中叶,伽利略了解到一台抽水机至多能把水抽到10米高,他猜想自然界中的真空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可以用水柱测量出来。

    材料二:托里拆利用水银代替水进行实验,成功验证了伽利略的猜想,并测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材料三:帕斯卡为了进一步验证伽利略和托里拆利的理论,他从山脚到山顶设立了若干观察站,每个站上装一个托里拆利的实验装置,最终证明了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材料四:德国科学家格里克也进行了大气压强的实验研究,通过长期观察,他发现水柱高度的变化与天气有关。1660年他根据一次气压的突然下降,预报了一场大风暴。

    1. (1) 材料一中抽水机至多能把水抽到10米高的原因是
    2. (2) 材料三中帕斯卡观察到不同海拔位置水银柱的高度情况是
    3. (3) 分析上述资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 . 科学知识一经发现便不会改变 B . 科学知识是由直接观察获得的 C . 对前人已有理论的合理批判使科学得到不断发展 D . 科学技术的应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20. 如图是小希利用食盐固体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5%的食盐溶液的操作流程图.

    1. (1) 配制上述溶液,小希要称取食盐克。
    2. (2) 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3. (3)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
      A . 食盐固体不纯 B .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 . 已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21. 纯水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以加快电解速度。小希通过实验研究电解水速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时间/s

    15

    2%

    20

    54.0

    15

    5%

    20

    36.2

    30

    2%

    20

    46.2

    30

    5%

    20

    34.4

    1. (1) 本实验通过比较来反映电解水速度的快慢。
    2. (2) 小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每组实验氢气产生的速度总是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析其中原因
    3. (3) 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的新装置。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具备的优点是____。
      A . 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B . 带尖嘴的玻璃管较细,相同时间产生的气体更多 C . 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 22.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认为: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时的升力大小与风速存在一定关系。为了验证此猜想,小组成员利用电风扇、托盘测力计(测量范围0-30牛)、飞机模型进行实验,将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以不同的风速进行多次实验,如图甲所示。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与风速大小的关系记录表

    风速(米/秒)

    0

    5

    10

    15

    20

    25

    30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牛)

    15

    14.5

    13

    11

    8

    3.5

    1. (1) 依据表格数据预测风速为30米/秒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2. (2)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气流方向的夹角,如图乙所示),若要研究“飞机升力与机翼迎角大小的关系”,该如何设计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3. (3) 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飞机起飞应该选择顺风起飞还是逆风起飞更好?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4题7分,第25题5分,第26题6分,第27题8分,共26分)
  • 23. 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1. (1) 实验4中M的数值是
    2. (2) 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 24. 小希想利用橡皮泥测量家中黄酒的密度,他在家中找到了如图所示的器材:橡皮泥(密度大于黄酒)、吸管(管壁厚度忽略不计)、圆柱形平底玻璃杯2个、刻度尺、记号笔,足量的清水和黄酒等。请你帮助小希写出简要的测量过程,过程中涉及的科学量用字母表示,并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黄酒的密度。

  • 25. 小希和同学们想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当地大气压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射器容积为V,刻度总长度为L。开始测量前,小希先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净,然后用密封胶堵住注射器右侧。逐渐向水桶中加水,直到注射器刚好被拉动,测出此时水桶和水的总重力为G。

    1. (1) 如果考虑注射器的活塞与内壁间的摩擦,则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2) 用测量过程中的字母V、L和G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3. (3) 有同学认为用钩码代替水桶和水更好,你赞同吗?并说明理由。
  • 26. 小希利用浮力知识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以方便的称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已知浮筒的底面积为10cm2 , 高度为15cm,浮筒和秤盘的总重力为0.5N。

    1. (1) 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在浮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刻度线。
    2. (2) 如图乙所示,在秤盘上放入一个物体后,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8c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 (3) 为提高此浮力秤的精确度,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