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37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 2. 在室温为20℃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如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雨过天晴,草叶上许多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慢慢消失。这一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汽化 C . 熔化 D . 液化
  • 4.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 . 80℃的酒精是液态 B . 铅的凝固点是-328℃ C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 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
  • 5.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 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 .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 6. 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是( )
    A . 氧、氮、氦 B . 氧、氦、氮 C . 氦,氧、氮 D . 氦.氮、氧
  • 7. 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8. 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 9. 如图所示,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时,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一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液化 C . 蒸发 D . 凝固
  • 10. 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种”白气”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气”是( )
    A .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B . 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 . 吸烟的人,从嘴里喷出”白气” D .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拉注射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现象.向内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乙醚气体将(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 12. 如图是小桂家的电热水器下面连接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是现象,该现象是 (填 “吸热”或”放热”)过程,由此可知左水管是(填“冷”或”热”)水管.

  • 13. 如图所示,房间里放有一盆室温下的水,里面有一支试管A和一支温度计B.现向试管中通入100℃的水蒸气.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1. (1) 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原因是
    2. (2) 温度计B示数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实验说明水蒸气液化会热量.
  • 14. 如图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成水蒸气,又遇冷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小明摘下眼镜,用嘴向镜片上吹气,一会儿镜片上的小水珠不见了,这是小明用了的方法加快了水的

  • 15. (2023七上·婺城期末) 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在注射疫苗过程中,小科观察到两个现象,请回答:
    1. (1) 护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给他擦拭手臂,他感到手臂很凉,这是因为
    2. (2) 护士用酒精棉球给其他接种者擦拭手臂时,他也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 16.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 (1)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组.
    2. (2) 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 (3) 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4. (4) 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5) 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 17. 小明用三支温度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他将b、c温度计的玻璃泡蘸上酒精并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到a温度计示数不变,b、c温度计示数先减小后变大最后不变,但c温度计示数变化得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2) 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3. (3) 该实验(填“可以”或“不可以”)将温度计换成体温计进行实验。
    4. (4) 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支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填“潮湿的”或“干燥的”)。
  • 18.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联系实际]①将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晾干得快,晾在通风处比晾在无风处干得快;②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作出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请你列举一个应用该特性的事例:

四、解答题
  • 19. 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冬天和夏天时,请你用科学知识告诉司机分别应该怎么做。
  • 20. (2021七上·天台期末) 如图所示,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涉及两种物态变化:

    1. (1) 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态吸热,使冰箱内温度
    2. (2)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发生液化(选填“吸”或“放”)热。在冷凝器里发生的液化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      B.压缩体积 

  • 21. (2021七上·吴兴期末) 如图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做的一些实验,请回答:

    1. (1) 甲实验: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一段时间内读数不断下降,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2. (2) 乙实验:推动注射器活塞,使内部乙醚气体液化,请从微观角度解释现象
    3. (3) 丙实验:用酒精灯给碘锤加热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22. (2022七上·缙云期末) 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纱布袋口的边缘要浸入水里,而且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不变质。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简易“冰箱”的原理。

  • 23. (2019七上·吴兴期末) “水雾”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在夏天开着空调的教室和寒冷冬天的教室,窗玻璃上都会出现水雾(水珠)。请判别两种情况下水雾分别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并解释夏天窗玻璃出现水雾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