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台州市正全面推进“撤桶并点、两定四分”模式,提倡垃圾分类。喝完饮料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印有以下哪种标志的垃圾桶?( )
    A . B . C . D .
  • 2. (2023九上·海曙期末)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
    A . 加入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量pH D . 检验气密性
  • 3. 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微型发电机。转动球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 . 电能 B . 光能 C . 化学能 D . 机械能
  • 4.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 . 金箔 B . 铝蒸锅 C . 铁锤 D . 铜导线
  • 5. (2020九上·温州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海水  铜  干冰 B . 石灰水  铝合金  高锰酸钾 C . 冰水混合物  液氧  纯碱 D . 空气  甲烷  金刚石
  •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 无色溶液中:K+、Na+、SO42-、Cu2+ B . 碱性溶液中:Cu2+、Ba2+、NO3-、Cl- C . 含有Ag+的溶液中:K+、NH4+、NO3-、Cl- D . 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
  • 7. 如图所示的返回舱在一段时间内做竖直向下的匀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返回舱(      )

    A . 动能变大 B . 机械能不变 C . 重力势能不变 D . 克服阻力做功,内能增大
  • 8. 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对应的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甲的pH=1 B . 甲比乙的酸性强 C . 丙可能是可乐 D . 丁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 9. 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是普里斯特利在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气体及当时的名称,这些气体中氮元素化合价为零的是(      )
    A . “亚硝蒸气”(NO2 B . “亚硝空气”(NO) C . “减缩的亚硝空气”(N2O) D . “燃素化空气”(N2
  • 10.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是(      )
    A . NaCl B . NaOH C . HCl D . H2O
  • 11. 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颜色深浅会随光线强弱变化而变化。有关该眼镜的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铜螺丝、钛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B . 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 . 溴化银和氧化铜都属于氧化物 D . 钛合金镜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 12. (2023·镇海模拟) 如图是我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3号机组的内穹顶吊装过程,分为上升、平移、下降三个阶段。下列能表示上升和平移两个阶段中吊车拉力对穹顶做功量(用斜影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3九上·兰溪月考) 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14. (2021·鄞州模拟)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论结果正确的是(   )
    A . 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     )

    A . 甲为NaOH,乙为NaCl,丙为NaNO3 B . 甲为CuO,乙为CuCl2 , 丙为Cu(OH)2 C . 甲为Na2CO3 , 乙为CO2 , 丙为CaCO3 D . 甲为H2SO4 , 乙为BaSO4 , 丙为Na2SO4
  • 16.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NO3 B . KHCO3 C . CO(NH2)2 D . NH4H2PO4
  • 17. (2022九上·杭州期中)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AgNO3

    B

    H2SO4

    Ba(OH)2

    C

    HCl

    NaOH

    D

    K2CO3

    HNO3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 D .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需尾气回收
  • 19. “建设美丽城市,优化市内交通”,台州市在建设轻轨S1号线使用了大型机械——盾构机。如图是轻轨建设施工挖隧道的盾构机正面,下列关于工作中的盾构机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 . 做功多的盾构机,功率大 C . 延长工作时间,可提高机械效率 D . 做功越快的盾构机,功率越大
  • 20. 如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分别用相同的恒力F拉着弹簧测力计使不同物体按照甲、乙图示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相等 B . 甲、乙两图中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C . 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D . 甲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二、填空题(21-23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26分)
  • 21. 北京冬奥,科技助梦,化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冰丝带”速滑馆采用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将用钢量降到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大幅减少了冶炼钢铁产生的碳排放。“冰丝带”速滑馆所用钢,与纯铁比较具有等优点;
    2. (2) 冬奥会纪念钞是我国第一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塑料钞。聚丙烯化学式表示为(C3H6)n ,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冬奥会礼仪服“瑞雪祥云”采用了高科技石墨烯(化学式为C(n))发热材料,在-30℃也能御寒。石墨烯是单层石墨片,下列有关石黑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属于化合物 B . 与金刚石的硬度相近 C . 室温下能够稳定存在
  • 22. 泡沫金属因其密度小、强度高而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材料。
    1. (1) 泡沫金属是新型钛铝合金,金属钛、铝表面容易氧化,形成致密,具有抗腐蚀能力。
    2. (2) 将铝粉和氢化钛(TiH2)粉末混合,填进超强钢皮制作的汽车零部件模型,将模型加热至660℃(铝的熔点),氢化钛受热分解,产生金属单质和气体单质。该气体在熔化的铝中产生大小一致,密密麻麻的泡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 (3) 反应结束后,冷却形成质量均匀、强度比铝高、密度比铝小,与钢皮之间牢固连接的钛铝合金零部件。因此,泡沫金属属于(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 23. 生活无处不科学,下列事例均体现了这一特征。
    1. (1)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科技冬奥”、“绿色冬奥”是本次冬奥会的重要理念。其中我国自主开发的“碲化镉(CdTe)发电玻璃”不仅具有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且能够发电,是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碲化镉中Te的化合价为-2价,则Cd的化合价为;同年9月27日,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在丹麦海域因受损而发生泄露,对该区域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所泄露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在烧碱、熟石灰、食盐、纯碱、氯化钡粉末、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列空格中

      ①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②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

  • 2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已知: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1. (1) 实验室中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试液浸泡成紫色并晾干的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观察到紫色纸条变红色。向盛有锌粉的试管中通入干燥的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由(2)中现象可知,HCl气体和盐酸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有关。请根据图中HCl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完成盐酸的微观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 25. 如图,甲乙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均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球沿光滑斜面,乙球抛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甲乙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a点与b点,离地高度为h1和h2。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的,图中h1h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6.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 , 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 (1) 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2. (2) 滤液B中的溶质是
    3. (3) 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填字母)。
      A . NaOH B . Na2CO3 C . MgCl2 D . CaCl2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
  • 27. 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山山采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完成实验,获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中忽略图钉插入橡皮泥中的摩擦力不同的影响及碰撞时的能量损耗)

    实验

    组别

    球质量/克

    球释放高

    度/厘米

    图钉起始插

    入深度/厘米

    图钉碰撞后

    深度/厘米

    5

    50

    0.5

    2.5

    15

    50

    0.5

    6.5

    20

    50

    0.5

    8.5

    5

    40

    0.5

    2.1

    1. (1) ①②③组中,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2. (2) 本实验通过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3. (3) 探究质量对动能大小影响时,山山认为采用大小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会导致撞击位置高低不同引起误差,秀秀认为可以采用图乙方式减小误差。你是否认同秀秀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28. 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 (1) 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如果猜想正确,则观察到的现象为
    2. (2) 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
    3. (3) 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 29. 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和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 , 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步骤2:关闭K1 , 打开活塞②,将足量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②。

    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

    1. (1) 在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30. 学习完盐的化学性质以后,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如图所示,它们在倾倒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左侧的无色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倾倒并经过沉降后,他们对最终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展开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丁:Na+、K+、OH-、Cl-

    1. (1)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2. (2) 为验证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甲同学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乙同学猜想正确的结论。请你完整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
    3. (3) 乙同学重新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上述实验观察到现象,乙同学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 31.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查阅了相关资料:

    ①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

    ②氯化氢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盐酸与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③为此,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后,再加入少量水,试管内则反应生成气体。

    ④紫色石蕊滴加入盐酸溶液而变红,紫色石蕊加入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1. (1) 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这是因为
    2. (2) 由上可知,盐酸与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不一致。请从微观角度说明不一致的原因:
    3. (3) 图2是制取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装置,方框中的B、C装置应选用下面图。

  • 32. 将体积为V1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 (1) 图乙中V1=0时,图甲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色。
    2. (2)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mL。
    4. (4) 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 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 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 C .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 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四、解答题(33题、34题、35题、37题每题6分,36题8分,共32分)
  • 33. (2023九上·柯城期末) 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如图所示是技术人员按照质量分数配置的含有三种成分的某种营养液。       
     

     硝酸铵(NH4NO3)5% 

     

     磷酸钠(Na3PO4) 10% 

     

     硫酸钾(K2SO4)   5% 

     
    1. (1) 该营养液中硝酸铵属于 ____。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
    2. (2) 硝酸铵中,氮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3. (3) 某同学配制了50千克该营养液,该营养液可以为植物提供多少磷元素? 
  • 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0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108km,汽油的热值q=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 (1) 发动机所做的功
    2. (2) 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3. (3) 消耗汽油的质量
  • 35. (2022九上·杭州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C 瓶溶液增加的质量/g

    0

    3.0

    5.0

    6.0

    6.6

    6.6

    1. (1) 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 (2) 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写计算过程)
  • 36. 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

    1. (1) 反应①通过在高温下与Fe2O3反应,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变成单质,此反应利用了的性;
    2. (2) 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它们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周围环境中空气、水等物质接触;生产中还通常将镍、铬等金属熔合在铁中制成不锈钢,改变其内部结构,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这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选填“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或“②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3. (3)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千克,理论上需要消耗铁多少千克?
  • 37. 某学习小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

    操作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 (1) 乙同学加入的“?”是
    2. (2)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 (3) 丙同学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丙同学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