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2. 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空气湿度
  • 3.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
    A . 科考队把DDT带到南极 B . DDT挥发性极强 C .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 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 4. 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杂草和水稻 B . 杂草和兔子 C . 蛔虫和兔子 D . 狼群捕食兔子
  • 5. 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最可能是( )

    A . 辽阔的草原 B . 干旱的荒漠 C . 泥泞的沼泽 D . 茂密的森林
  • 6. 黄粉虫是一种生性活泼的动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左右、适宜的湿度是55%-75%。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数量

    食物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0只

    麦麸

    明亮

    32℃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玉米粉

    黑暗

    32℃

    干燥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湿度 B . 温度应该设置为25℃ C . 左右两侧黄粉虫数量都应该1只 D . 食物和湿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7.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B . 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C .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D . 能够完成生长、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 8. 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 . 海洋生态系统面积广,有毒物质在该生态系统内不会积累 D . 海洋生态系统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 9.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 生物圈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 . 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 . 生物圈中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10. 下列是植物细胞中含有的物质。其中都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蛋白质、核酸 B . 糖类、无机盐 C . 水、二氧化碳 D . 脂肪、氧气
  • 11. 小熊使用实验室的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以下结构不易观察到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A . 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⑤⑥ D . ①②③④
  • 12. 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专门生长在盐碱地的品种,耐盐度可达到6%-7%。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3. 实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用消毒牙签在牙齿上刮取标本前,需要漱口 B .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应该在比较亮的视野下观察 C .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 . 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 14. 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莱西湖中所有的鱼 B . 崂山上所有的植物 C . 毛公山上所有的生物 D . 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 15.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视野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 . ②可能是由于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C . 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 . 细胞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 16. 苯是室内装修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植物是否能吸收苯”,利用密闭、无色透明玻璃箱进行实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每组进行3次重复,并将测得的箱体内苯浓度的数据均值记入表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植物种类

    苯的初始浓度(mg·L-1

    24h后苯的浓度(mg∙L-1

    苯浓度下降比例(%)

    对照组

    48.6

    47.8

    1.6

    吊兰

    48.6

    39.9

    17.9

    常春藤

    48.6

    12.2

    74.9

    绿萝

    48.6

    25.3

    47.9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植物种类 B . 不同植物吸收苯的能力不同 C . 对照组内苯浓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不严 D . 该实验证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吸收室内的苯
  • 17. 洋葱具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益胃利肠、抗寒杀菌等功效,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下列洋葱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 洋葱 B . 洋葱鳞片叶 C . 洋葱鳞片叶上表皮 D . 洋葱鳞片叶上表皮细胞
  • 1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 . 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 . 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 . 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 19. 下图是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中的细胞染色体由DNA组成 B . 由乙形成丙时,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C . 细胞分裂结束后,丙中的细胞体积比甲小 D . 动物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量增加,遗传物质减半
  • 20.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物像后,直接换成高倍镜,其视野的变化情况不可能是( )
    A . 视野变亮 B . 细胞体积变大出四 C . 细胞数目减少 D . 物像不见了
  • 21.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稻生态系统不易被破坏 B . 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 阳光、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D . 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 22.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细胞失去活性的是( )
    A . 细胞正在进行分化 B . 物质随意进出细胞 C . 细胞质在不停地流动 D .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正在进行复制
  • 23. 洋葱的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1个分生组织细胞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量和每个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量分别是( )
    A . 3个2对 B . 6个8对 C . 8个2对 D . 8个8对
  • 24. 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主要原因是( )
    A . 剥皮后,植物的叶片无法获得水分和无机盐 B . 剥皮破坏了分生组织,使得植物的茎不能继续生长 C . 剥皮破坏了保护组织,植物茎容易遭受害虫、细菌等的侵害 D . 剥皮破坏了输导组织,植物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 25. 下列关于多细胞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体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而动物体不具有 B . 哺乳动物的皮肤属于器官,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C . 植物和动物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分裂,都有分生组织 D . 动植物体内的导管、筛管、血管都能运输营养物质,都属于输导组织
  • 26.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通常是由阳光开始 B . 食物网中包含植物、动物和细菌 C . 最高营养级所含的物质和能量最多 D . 食物链可以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 27.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 . 机械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输导组织
  • 28.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
    A . 光线易透过 B . 染色容易 C . 节省材料 D . 便于盖盖玻片
  • 29. 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 . 减少捕食者 B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 . 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 .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
  • 30.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倍数更大,应选图甲中的[①] B . 图乙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C . 图丙的结构[③]为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 D . 图丁中只能通过[⑦]调节亮度
二、非选择题,50分
  • 31. 白沙河发源于崂山巨峰海拔千米的天乙泉,是青岛地区水位最高的河流,号称“青岛天河”、“城阳区母亲河”。近年来,白沙河入海口建立300亩生态湿地,成为众多迁徙候鸟的理想越冬栖息地、芦苇抽芽,反嘴鹘、骨顶鸡在这里带娃觅食,白鹭、黑水鸡等在游弋觅食繁衍栖息,形成了一幅鸟类生态画卷。
    1. (1) 芦苇抽芽、白鹭觅食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2. (2) 白沙河两岸的风景四季皆不同。春季里,不同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影响花朵颜色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中。夏季里,叶子呈现绿色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秋季里,不同树的叶子颜色五彩斑斓,影响树叶颜色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2. 为净化水质。白沙河里种植了大量的芦苇、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小熊对此提出了质疑,这些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在咨询了科研人员后,小熊和同学们对菖蒲能否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设计了探究实验(如下表),连续培养3~4周。每周最后一天从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

    组别

    步骤1

    步骤2

    温度

    光照

    第一周

    (去除率)

    第二周

    (去除率)

    第三周

    (去除率)

    A

    0株菖蒲

    适宜

    充足

    0

    0

    0

    20L生活污水

    10株菖蒲

    适宜

    充足

    52.3%

    80.6%

    90.2%

    1. (1) A处应该如何处理?
    2. (2) 将甲乙两组都置于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的目的是
    3. (3) 甲乙两组实验每周测3次,应对这些数值做何外理?
    4. (4) 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由此可以看出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5. (5)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长期保持白沙河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写出一条即可)
  • 33. 图1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C1、C2、C3是C中的三种生物,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C2和C3的关系是,图2中共有条食物链,如果图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1的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
    2. (2) 图2中,由于某种原因,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短时间内哪些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这体现了
    3. (3) 若鼠对草原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是(写出一条即可),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其体内的所有能量最终来源于
    4. (4) 图3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其中乙代表图1中的
  • 34.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萱萱选择了种植珍珠番茄和养殖小兔子。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等阶段,一个个饱满的珍珠番茄挂满枝头。小兔子也在萱萱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蓝体会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1. (1) 小兔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2) 伴随萱萱的精心照顾,珍珠番茄逐渐开花结果,图1中表示珍珠番茄的生长过程,②③分别代表哪种生理活动?,过程②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请依据图1的提示写出珍珠番茄的结构层次(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 (3) 萱萱把成熟的珍珠番茄果实带到学校,将果皮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之前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目的是,经观察发现番茄果皮的细胞排列特点紧密整齐,推测其功能是,而兔子体内具有这一功能是组织。
    4. (4) 珍珠番茄去除果皮后,果肉口感酸甜,经查阅资料了解其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碱等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叶片制造,经图1中的【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的中储存。
  • 35. 学习了显微镜后,萱萱观察了洋葱鳞片叶上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草履虫等,以下是萱萱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她解决:

    1. (1)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董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

      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用擦镜纸擦一擦;

      ②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大而厚;

      ③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目镜;

      ⑤换高倍镜时,可以直接用手转物镜;

      ⑥萱萱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面前。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⑤⑥ D . ②③⑤
    2. (2) 萱萱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d”,载玻片上写的应该是
    3. (3) 图5是萱萱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的操作,请你将它们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步骤③的目的是
    4. (4) 在观察时萱萱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如图3),移动装片时发现污点未移动,为进一步判断污点的位置,最简便的是调节图1的【这一结构。
    5. (5) 图2的装片在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6. (6) 图2和图3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7. (7) 萱萱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要将图4中的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萱萱同学应调节图1中的(填序号)。在低倍镜下看清草履虫后,想要在高倍镜下观察,应该依次调节图1中的哪些结构?(用数字表示)。
  • 36.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原因是细胞结构中没有【
    2. (2) 融合细胞的结构与图1中(甲/乙)结构相近,它的能量转换器是
    3. (3) A牛提供的结构与图1的哪个结构相同?【
    4. (4) 康康和双双虽然由不同的代孕母牛生下来,但是它们长得都像哪只牛?,原因是
    5. (5) 你设想克隆技术未来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