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span></strong>
  • 1.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难确定道路旁的树木、花圃里的鲜花、空中飞翔的小鸟都是生物。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生物都能运动 C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 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蜜蜂采蜜 B . 森林着火 C . 杨柳飞絮 D . 种子发芽
  • 3. 同学们使用图1所示实验器材,开展了“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等实验。下列关于分别完成以上实验所需器材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 4.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 )。
    A . 盖玻片上 B . 反光镜上 C . 物镜上 D . 目镜上
  • 5.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生物学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A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C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 D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
  • 6. (2021七上·江油月考)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主要体现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改变生物 D . 环境能影响生物
  • 7. 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增施一种气体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使蔬菜早熟丰产,因此有人把增施的气体叫做“气肥”,这种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氮气
  •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圈 B . 细菌、蝗虫、蜥蜴等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C .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D . “落红化作春泥”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
  • 9. 小玲用透明且可以密封的广口瓶、河水、菹草、金鱼藻、沙土、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下列有关生态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建议将河水换成更干净的蒸馏水 B . 生态瓶中的水不宜充满,使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C . 小鱼和小虾的数量越多,该生态瓶维持的时间越长 D . 该生态瓶可以长期放在阴暗处
  • 10.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3天每盆浇水500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112天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0天第112天
    土壤含水量(%)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茎含水量(%)根长(cm)根数(条)
    对照组80.689.581.788.326.716.7
    实验组81.489.115.679.341.732.8
    A . 本实验的变量是水 B . 实验组的根更长,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C . 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茎的失水程度比土壤的大 D . 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耐干旱的特性
  • 11. 飞机航化作业叶面施肥(如图)可促进植物早熟,提高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 . 叶面施肥只能促进叶片生长 C . 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只能通过叶吸收 D .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多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 12. 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对天竺葵暗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B .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 .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D . 碘液可用于检测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
  • 13.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需要持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B . 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C . 营养液中缺少氮肥可能会导致蔬菜叶色发黄 D . 营养液的配制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
  • 14.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某一实验环节如图3所示,该环节不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A . 大烧杯中的水沸腾 B . 小烧杯中的酒精变绿 C . 叶片变黄 D . 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
  • 15. 下列关于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的生长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B . 根尖的伸长区细胞较长,排列整齐,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C . 移栽幼苗后,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损伤了分生区 D . 根尖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 16.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表所示。下列据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主要的植物
    改造前20种9%蒲公英、狗尾草、艾蒿
    改造后38种27%芦苇、菖蒲、睡莲
    A . 改造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质 B .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 .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 . 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空气湿度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 17.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仪器。图1为使用不同镜头组合观察到的同一标本的物像,图2所示为调节物镜的正、误操作细节对比,图3为有关物镜和目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甲、乙是同一次实验中的两个视野,实验时未调节视野亮度,则(填“甲”或“乙”)的视野较亮。
    2. (2) 如图1,视野的下方发现了所要观察的细胞,欲将它变成图乙,需将装片向移动,并按图2中 (填“丙”或“丁”)所示方式转动转换器,最后调节使物像更清晰。
    3. (3)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当光线较强时,应使用  (填“平”或“凹”)面镜。
    4. (4) 若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选用的物镜上标识为“10×”,则所选目镜为图3中的(填序号)号目镜。
  • 18. 番茄口感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大众喜爱的蔬菜。图1是番茄根尖四个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番茄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番茄果实中的糖类等有机物主要是在番茄的(填器官名称)中合成的,矿物质主要通过番茄根尖区(填字母)从土壤中吸收,该区域适于吸收的主要原因是 。
    2. (2) 如图2,用糖拌番茄一段时间后,盘子中的番茄细胞处于(填“吸水”或“失水”)状态,就如同 (填序号)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3. (3) 根据图2的实验原理,菜农卖蔬果遇到萎蔫的问题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人工合成淀粉”重大科技成果论文在《科学》发表。科研团队设计出11步反应,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人工合成淀粉原理是化学一生物法: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

    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玉米等农作物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但是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左右。而按照目前实验室技术参数,在能量供给充足条件下,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淀粉产量(按中国玉米淀粉平均亩产量计算),其效率比玉米中的淀粉生物合成效率高8.5倍。

    这一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其意义不仅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热点问题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现实意义。

    1. (1) 自然界中,植物合成淀粉必须在绿色植物含有  的细胞中进行,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运输到其他各器官。
    2. (2) 下列措施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  ____(填字母)。
      A .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B . 降低光照强度 C . 合理密植
    3. (3) 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是,实质是将电能转变为,储藏在淀粉中。
    4. (4) “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成果可以用于解决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有(任写一点)。
  • 20. 如图所示捕蝇草原产于缺乏氮和磷的沼泽中,它长有酷似“贝壳”的捕虫器,当有昆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

    1. (1) 捕蝇草的捕虫器是由叶变化而来的,上图信息中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捕蝇草能进行  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 (2) 捕蝇草通过捕获昆虫获得环境中缺乏的 等无机盐;昆虫闯入时,捕蝇草能快速将其捕获,与捕虫器适于捕虫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填字母)。

      A.内部分泌粘液能吸引并粘住昆虫

      B.触发毛有助于感受昆虫的位置

      C.刺毛防止被捕的昆虫逃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