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2023年化学中考二模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03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span></strong>
  •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一致的是( )
    A . 露天焚烧树叶 B .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C .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D . 掩埋废旧塑料制品
  • 2. 江西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非遗”的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南昌瓷板画,制作时要进行高温烧制 B . 万年拉丝灯,制作时用竹丝编出造型 C . 上犹古法榨油,要先将果仁碾碎 D . 南丰傩文化,用杨柳木雕刻雄面具
  • 3. 进行蒸发操作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蒸发皿 B . 试管 C . 酒精灯 D . 玻璃棒
  • 4. 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 KCl B . K2SO4 C . NH4Cl D . Ca3(PO42
  • 5. 缺乏铁元素会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 )
    A . 骨质疏松 B . 龋齿 C . 夜盲症 D . 贫血
  • 6. 金属镓(Ga)是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材料,被称为“电子工业脊梁”,镓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3价,氧化镓的化学式为( )
    A . GaO B . GaO3 C . Ga2O3 D . Ga2O
  • 7.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食醋的pH>7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a(OH)2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用洗洁精清除油污

    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

    D

    用食盐给肉汤调味

    食盐有咸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中国空间站的“萨巴蒂尔系统”能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水,有关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 . 丙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 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 9.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正确的是( )
    A . 元素观: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 . 微粒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 . 转化观:CO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O2 , 但CO2不能转化为CO D . 守恒观:1g硫与2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3g二氧化硫
  • 10. 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 C . 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D . 向等质量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二、选择填充题</span></strong>
  • 11.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霉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C.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溶液

  •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熟石灰、生石灰固体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固体是否消失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三、填空题</span></strong>
  • 14. 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
    1. (1) 服装——中国义乌制造的球衣和保安制服,其主要材质棉纤维属于纤维(填“天然”或“合成”)。
    2. (2) 食品——来自中国的羔羊肉和马铃薯走上世界杯餐桌,其中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3. (3) 场地——中国承建的卢塞尔体育场使用了4000多个单元式铝合金板,铝合金硬度较纯铝(填“大”或“小”)。
    4. (4) 足球——中国四方光电生产的足球芯片传感器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为: , 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15.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低成本高效率制氢一直是各国都在研究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2. (2)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3. (3) 目前工业上获得氢气的主要方式是以铂(Pt)为催化剂,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水,该反应中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
    4. (4) 我国科学家发现含钴(Co)的催化剂Co-MoS2对水电解有很好的催化效果且成本低于铂。钴是银白色金属,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将金属钴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粉色且产生气泡,经验证气体为氢气。请预测金属钴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

        

  • 16. 根据教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小木条在空气中比在呼出气体中燃烧时间更长,说明空气中的含量更高。
    2. (2) 实验二:静置2小时后能得到颜色均匀的混合液,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该实验同时还可以验证分子另一个性质是
    3. (3) 实验三: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填序号)
      A . 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B .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4. (4) 实验四:试管③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用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催化剂,(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流程题</span></strong>
  • 17.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以MnO2固体为原料制取少量MnCO3 , 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MnSO4可溶于水;MnCO3难溶于水且在100℃时开始分解。

    1. (1) 操作a的名称为
    2. (2) 反应①中生成物只有MnSO4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产品MnCO3(Ⅱ)比MnCO3(I)更纯净,原因是产品MnCO3(I)经过洗涤、烘干以后,除去了表面附着的
    4. (4) 烘干MnCO3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五、实验题</span></strong>
  • 18. 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唯一),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序号)。
    3. (3) B装置的优点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CO2气体时,则分液漏斗中的药品为
    4. (4) 图F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用气压传感器检测到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bc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

      ②cd段气压减小的原因是打开了止水夹

      ③d点时红磷恰好熄灭

六、科学探究题</span></strong>
  • 19.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对此不同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反应原理】

    1. (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

      【进行实验1】

      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溶质质量分数/%

      5

      5

      5

      10

      10

      10

      20

      20

      20

      水浴箱温度/℃

      30

      50

      m

      30

      50

      70

      30

      50

      70

      溶液颜色

      浅蓝

      浅蓝

      蓝绿

      翠绿

      蓝绿

      翠绿

      墨绿

      【交流讨论1】

      m的值为

    3. (3) 设计实验④⑤⑥的目的是。实验③⑥⑨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
    4. (4) 探究活动二: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

      【进行实验2】

      a.室温下,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0%的氯化铜溶液。

      b.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下:

      溶质质量分数/%

      30.0

      25.5

      21.9

      19.2

      17.0

      15.3

      溶液颜色

      深绿

      翠绿

      蓝绿

      蓝绿

      浅蓝

      【交流讨论2】

      步骤a中需要氯化铜固体质量为克。步骤b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5. (5) 【拓展思考】

      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0%的氯化铜溶液,溶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___。(双选,填序号)

      A . 加入适量的水稀释 B . 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 C . 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
七、计算题</span></strong>
  • 20.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20g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至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5.6g。请回答: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 (2) 加入稀盐酸时可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3. (3) 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4. (4) 检验实验后烧杯内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双选)
      A . AgNO3溶液 B . Na2CO3溶液 C . CO2 D . 石蕊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