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 . 树→蝉→螳螂→黄雀 B . 露水→蝉→螳螂→黄雀 C . 蝉→螳螂→黄雀 D . 黄雀→螳螂→蝉
  • 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池塘里影响鲤鱼生存的所有因素叫生物因素 B . 公园内的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 落叶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 .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 3.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一般使用低倍目镜和高倍物镜 B . 观察时,常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升降镜筒 C . 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D .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 4. 要了解我校三个年级3000名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A . 抽样调查法 B . 全面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观察
  • 5. (2020·巴中) 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以上都是
  • 6.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每组装置至少要用10只鼠妇,这样做是为了( )
    A . 采集方便,材料充裕 B . 为了设置重复,减少误差 C . 为了方便数数 D . 为了方便对鼠妇进行处理
  • 7.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蛔虫和人 B . 猫头鹰和田鼠 C . 蜜蜂和花 D . 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 8.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对光,直至得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

    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镜、安放    ⑤收镜并放回原处

    A . ④①③②⑤ B . ⑤③①②④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 9. (2017七下·桑植期中)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 10.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 生物圈的范围就是整个地球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 11. (2021七上·恩平期中) “中国梦”被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用显微镜观察“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A . B . C . D .
  • 1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草原上的羊 B . 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 . 珠江的江水 D . 岭南地区
  • 13. (2016七上·九台期中) 在生态系统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  )

    A . 细菌 B . 动物 C . 植物 D . 真菌
  • 14.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 B .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 C . 苔藓一般长在潮湿的地方 D . 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 15.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猫头鹰 B . 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 C . 能量会沿着图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 . 此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
  • 16. “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
    A . 生长和遗传现象 B . 生长和变异现象 C . 呼吸和繁殖现象 D . 刺激反应和遗传
  • 17. (2020八上·牡丹江期中) 生态平衡是下列哪种状态(  )
    A . 是各种生物的比例不变的平衡 B . 是指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变化不大的状态 C . 是各种生物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D . 生态平衡就是指没有人为干涉的状态
  • 18.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 有生物生存的地方都属于生物圈 D .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能够生活的环境
  • 19. (2021七上·高州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及其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蘑菇由小变大属于繁殖 C . 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 D . 玉兰和梨树的花色相同属于遗传
  • 20. 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光线较暗,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
    A . 小光圈平面镜 B . 大光圈凹面镜 C . 大光圈平面镜 D . 小光圈凹面镜
二、非选择题(共五题,每空1分,每题6分)。
  • 21. 生物有些实验使用显微镜,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

    1. (1) 观察时先转动[],使镜筒下降,此时眼镜应注视。若看到的物象不够清晰,则可以调节[]
    2. (2) 上图中从视野甲变为视野乙,需要更换为倍物镜(填“高”或“低”),要从视野丙变为视野丁,则需要朝方移动标本。
    3. (3) 显微镜的③为于10×和⑤为15×,则观察标本被放大的总倍数是倍。
  • 22. 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 (2) 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3. (3) 蛇和鼠之间存在关系。
    4. (4) 该生态系统存在多种生物种类,它具有一定的能力。
  • 23. 某兴趣小组发现鼠妇(又称潮虫)总出现在潮湿的花盆地下,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湿土中和干土中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面实验装置图中,有一处错误设置,请改正:
    2. (2) 实验中的变量是,实验设计体现了原则。
    3. (3) 请结合生活实际,做出假设:
    4. (4) 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5. (5) 根据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4. 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请回答:

    1. (1) 该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
    2. (2) 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角色。
    3. (3) 在池塘中,所有影响小鱼生存的因素统称为
    4. (4) 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但最终它们的数量和比例会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这就是
  • 25. 下面是某生物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活动中所拍摄的部分照片,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不属于生物的是(填序号),应该在调查表中除去。
    2. (2) 对图中的生物分类,可以分为和植物,图中属于植物的有(填序号);
    3. (3) 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当有人走近时,蛙会停止鸣叫,这说明蛙具有特征。
    4. (4) 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呼出二氧化碳。
    5. (5) 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 . 看不清池塘中有什么生物,就不用观察了 B . 特别注意树皮、草丛等隐蔽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 C . 仔细记录不认识的生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D . 遇到不喜欢的生物可以不记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