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 1. 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
    A . 春日和煦 B . 夏荷绽放 C . 秋风送爽 D . 冬雪飞舞
  • 2.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中国植物志》的记录,我国约有30000多种维管植物。该数据的得出,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模拟法
  • 3. (2019七上·海淀期末) 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 . ③⑤④②⑥① B . ⑤③④⑥②① C . ④③⑤②⑥① D . ⑤③④②⑥①
  • 4. (2019七上·肇源月考)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 . 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 .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 .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 5.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松树、松鼠、云雀、玫瑰、喜鹊等生物归为另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归类的?( )
    A .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 生物的用途 C . 生物的数量 D . 生物的生活环境
  • 6.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圆明园公园 B . 什刹海中的鱼群 C . 北京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 D . 天坛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 7. 下列有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B . 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C .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生物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才产生的现象 D .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 8. 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9. 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优质高产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水稻能在多水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体内有发达的“气腔”,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而大部分曾经与它一起生活的杂草体内不具备这种结构,后来就从这个环境中消失了,这体现了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竞争 D . 捕食
  • 10. 某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B .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C .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D . 生物因素是指以某种生物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
  • 12. (2019·江汉) 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 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戊的体内最少 C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 D . 丁捕食丙后,只有物质流入丁体内
  • 13.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阳光→草→牛→虎 B . 鼠→蛇→鹰→细菌 C . 草→兔→鹰 D . 鹰→蛇→青蛙→昆虫
  • 14. 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能调节区域气候 B . 能净化水质 C . 能蓄洪抗旱 D . 是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 15. (2021七上·蚌埠月考) 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
    A . 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B . 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C .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 D . 雨水流经高原、森林、农田,进入大海
  • 16.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C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全部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 17. 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淡水生态系统
  • 18. (2020九上·朝阳期末)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①和④ B . ②和⑥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⑥
  • 19. (2015七上·曹县期中)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b”,在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

    A . b B . d C . p D . q
  • 20.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在“[]”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 21. 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淡水龟,繁殖、竞争能力强,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 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2. (2)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请你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3. (3) 该食物网中,鱼与红耳龟既有关系,又有关系。
    4. (4) 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虾→红耳龟”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乙对应的生物是
    5. (5) 若图一中红耳龟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的数量会。经过一段时间,又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 22.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1) 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和[]
    2. (2) 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3. (3) 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可以通过转动[]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4. (4) 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看着物镜,目的是
  • 23. 某班级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

                                                                                                                                                                                                         

    时间

    2

    3

    4

    5

    6

    7

    A区(只)

    5

    6

    7

    9

    9

    10

    B区(只)

    5

    4

    3

    1

    1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 A、B两区除了变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实验。
    3. (3)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本实验鼠妇用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
    5. (5) 某小组认为重复上述实验3次,并对全班数据进行处理求 , 这样可以让实验结果更科学。
    6. (6) 若某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不同,应该        
      A . 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 . 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 . 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 . 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7. (7)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