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1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韩昇在《盛世是这样治理的》中说:“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下列哪一项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
    A . 隋文帝灭掉南陈,完成统一 B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 C . 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 D . 隋炀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 2.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于2022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博物馆坐落于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市,它将成为河洛大地上一处新的文化地标。( )
    A . 洛阳 B . 涿郡 C . 江都 D . 余杭
  • 3. 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 .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B .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 . 武则天创立殿试 D . 隋文帝开科取士
  • 4. 王朝兴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 5. 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

    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③张择端

    ④吴道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6. (2022·茂南一模) 据《资治通鉴》编译载:“贞观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召见并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 唐太宗虚心纳谏 B . 唐太宗知人善用 C . 唐太宗以史为鉴 D . 唐太宗勇于革新
  • 7.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动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动乱称为( )
    A . 黄巢起义 B . 李自成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 8. (2017七下·雅安期末) 某大学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做了“太宗继位”“房谋杜断”等系列讲座。由此可推断他所讲的主题是(    )

    A . 文帝建隋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9. 它是玄奘西行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代南亚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 . 《窦娥冤》 B . 《大唐西域记》 C . 《西游记》 D . 《三国演义》
  • 10.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开元年间的陆羽,编撰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
    A . 书生在茶会中吟诵王安石诗作 B . 官吏在戏园里观看《窦娥冤》 C . 商贩在交易中使用货币五铢钱 D . 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
  • 11. 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北宋 C . 明朝 D . 唐朝
  • 12. 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13.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
    A . 重文轻武的政策 B . 开放的对外政策 C . 君主专制的体制 D . 重武轻文的政策
  • 14.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这段材料认为澶渊之盟( )
    A . 宋朝财产损失重大 B . 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C . 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D . 延续双方和平局面
  • 15. 油条是广州早茶中的一种传统美食,但实际上,“油条”对于广州来说是个“舶来品”,它起源于南宋的临安,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这个历史人物是( )
    A . 寇准 B . 文天祥 C . 玄奘 D . 岳飞
  • 16. 中国历史上曾以大散关至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 )
    A . 北宋和辽 B . 辽和西夏 C . 南宋和金 D . 北宋和金
  • 17.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瓦舍”的出现 D .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 18. 下列史实与北宋相符的是( )

    ①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②开国皇帝是赵匡胤

    ③岳飞率军北伐

    ④王安石实行变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上述文字对《资治通鉴》的描述信息中,错误的有( )
    A . 1处 B . 2处 C . 3处 D . 0处
  • 20.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
    A . 焚书坑儒 B . 厂卫制度 C . 八股取士 D . 君主专制
  • 21. 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
    A . 隋、元 B . 元、后金 C . 元、清 D . 明、清
  • 22. 下列对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统一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 . 统一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开放与繁荣
  • 23.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

    转着,众百姓反了……互相攻打”最后是谁结束了蒙古草原的这种状况?( )

    A . 忽必烈 B . 阿保机 C . 铁木真 D . 阿骨打
  • 24. (2023七下·宝安期中) 辽宋夏金时期,契丹族创制了契丹文字,党项族创制了西夏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文字。材料说明这些少数民族(    )
    A . 排斥汉族的先进文化 B . 摒弃本民族优秀传统 C . 注重本民族文化建设 D . 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
  • 25. 开创于秦朝的丞相制度,废除于哪朝?(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26. 《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它的作者是( )
    A . 李时珍 B . 宋应星 C . 徐光启 D . 曹雪芹
  • 27. 明朝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是( )
    A . 907年,朱温 B . 1368年,朱元璋 C . 1421年,朱棣 D . 1616年,努尔哈赤
  • 28.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的起义是( )
    A . 李自成起义 B . 黄巢起义 C . 大泽乡起义 D . 黄巾起义
  • 29. 雍正年间设立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机构是( )
    A .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 军机处 C . 通判 D . 转运使
  • 30. 中国在抗击新型肺炎时,较多医疗专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效果显著,中医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明代也有一部医药学巨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传播。它是( )
    A . 《农政全书》 B . 《天工开物》 C . 《伤寒杂病论》 D . 《本草纲目》
  • 31. 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政权连线不正确的( )
    A . 满洲——清 B . 党项——辽 C . 女真——金 D . 蒙古——元
  • 32. 清朝时期戏曲得到了较大发展。全面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
    A . 秦腔 B . 昆曲 C . 杂剧 D . 京剧
  • 33. (2023·定远一模) 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
    A . 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 . 创立科举制度 C . 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 . 发展海外贸易
  • 34. 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这一年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第一禁毒人”( )
    A . 邓世昌 B . 关天培 C . 陈化成 D . 林则徐
  • 3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二、材料探究题。
  • 36. 维护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某校以“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为主题,分别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疆治理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清朝形势图(1820年)

    【东北方位】①黑龙江

    1. (1) 派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是哪位皇帝?清朝与沙俄签订哪一边界条约?
    2. (2) 元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1662年,哪位民族英雄率军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哪一机构管辖台湾? 
    3. (3) 请列举唐与吐蕃地区的友好交往一例,并指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谁?
    4. (4) 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管辖该地的中央机构是什么?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哪一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5. (5) 元朝时设立哪一机构管理西域?请列举清朝时期管辖西北边疆的史实一例。
    6. (6) 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 37.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


    曲辕犁

    《步辇图》






    罗盘针

    《清明上河图》







    四川交子纸币铜板拓片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的商船最远到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摘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十五世纪,明朝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此后),并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

    ——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五:他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他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将①②③的文物匹配到相应的主题(填写序号即可)。                                                                                                                      

      主题名称

      放入文物

      生产工具进步

      社会风气开放

      民族交融加强

    2. (2) 根据材料二图中的信息,写出唐朝与A、B两地交往的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在海外贸易中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材料一中的哪个文物?(填写序号)宋朝出现的最早的纸币是材料一中的哪个文物?(填写序号)“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南宋时期南移完成。
    4. (4) 材料四中“七次大规模远洋”指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有什么意义
    5. (5) 材料五中“他”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