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3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近年来我国科学进展的项目中,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全新原理电解海水制氢 B . 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定 C . 嫦娥五号月面自动采样 D . 雷达探测火星浅表结构
  • 2. 人体运动出汗后饮用淡盐水,补充的营养素除水外还有( )
    A . 油脂 B . 无机盐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3. 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中,采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福建舰”舰体合金钢 B . “极目一号”浮空艇艇体复合材料 C . 舱外航天服合成橡胶 D . “祝融号”火星车热控器二氧化硅
  • 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连接 B . 加热 C . 收集 D . 验满
  • 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锅起火用水浇灭 B . 星火燎原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D . 架空篝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 6. 空间站处理的一种原理为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 7. 稳定碘可用于阻止或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数值为 B . 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C . 个碘原子质量为 D . 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 B . 若乙中含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乙 C . 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 D . 时,将乙充分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
  •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软化硬水 B . 分离酒精和水 C . 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 D . 检验碳酸盐
  • 10. 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图装置制取 , 反应原理为 , 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空气再停止加热 B . 温度越高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越高 C . 制备二氧化锰须控制反应温度高于 D . 时,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
  • 11. 文化传承,“化”说非遗。 
    1. (1) 传统技艺榕城三绝即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和软木画。 

           寿山石的主要成分是 , 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脱胎漆器的修饰过程中,需要往大漆中添加银粉。银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原因是  。 

           软木画以栓皮栎树的木栓层作主要原料。栓皮栎是喜光树种,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  。 

    2. (2) 传统民俗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传统的“拗九节”。熬煮“拗九粥”的食材有:糯米、花生、桂圆、红枣、蔗糖、芝麻等。 

           花生根瘤菌繁育的范围为 , 则花生适宜在  填“酸性”或“碱性”土壤中生长。 

           红糖与白糖的主要成分均为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为白糖。蔗糖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蔗糖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黑芝麻富含钙、铁等元素。适量食用黑芝麻可预防缺  填“钙”或“铁”引发的贫血。

  • 12. 磷元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元素。 
    1. (1) 德国炼金术师布兰德最先从尿液中炼出白磷,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时变为红磷。白磷在隔绝空气高压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到有金属光泽的黑磷,黑磷的结构、性质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 填标号。 
      A . 黑磷能导电 B . 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C . 红磷、白磷和黑磷均为单质
    3. (3)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它是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 , 其中磷、氧的原子数目比为  填最简比。 
    4. (4) 发令枪的火药由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撞击后发生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成分为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5) 磷酸二氢钙是一种高效肥料,属于  填“磷肥”或“复合肥”
  • 13. 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 
    1. (1) 识铁 

      人类最早发现铁源自陨石。某铁陨石中含铁以及镍、钴等,则铁陨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炼铁 

      古代中国冶铁的原理;高温熔化铁矿如赤铁矿主要含氧化铁过程中,不断加入木炭粉,可炼得生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则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锈蚀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锈蚀条件:实验开始,同时将装置中的液体分别注入容器内,一段时间后,仅瓶中铁粉不变色。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瓶中铁粉更快锈蚀的是  填标号,下同。比较装置  中出现的现象,可推知水是铁锈蚀的条件之一。 

           欲证明铁生锈需同时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还需增加一个实验是  。 

    4. (4) 用铁 

           新型纳米级铁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反应前后其  和化学性质不变。 

           辩证看待铁锈蚀:锈蚀原理的有益应用是  写一点

  • 14. 某学习团队围绕“中和反应”开展以下活动: 
    1. (1) 甲同学往稀硫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2) 乙同学进行改良酸性土壤的实验:可向土壤中加入适量  填化学式 , 来中和土壤中的酸。 
    3. (3) 丙同学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该实验的现象是  。 

           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将反应后的微粒补充完整  。 

           往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5.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跨学科实践活动“选好种”开展如下: 
    1. (1) 盐水选种是古人智慧结晶:将鸡蛋放入盐水中,蛋壳只露出一个硬币大小的盐水适合选种。 

           时盐水浓度与密度对照如下表。用密度计测定此时盐水的密度为 , 则该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密度

          

          

          

          

          

           同一鸡蛋在三种盐水中的浮沉状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三种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乙杯中鸡蛋的密度比盐水密度小 

      C.若丙中继续加盐溶解后,鸡蛋露出液面的体积会增大 

    2. (2) 实验室拟配制的氯化钠溶液。 

      提供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蒸馏水密度约为; 

      仪器:托盘天平、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规格有。 

                                                                                                                       

      配制方法

      所需药品及用量

      所需仪器

      方法一

      氯化钠固体   , 水  

      托盘天平、滴管、烧杯、玻璃棒和  

      方法二

      将  氯化钠溶液稀释

      烧杯、  、滴管、量筒和量筒

  • 16. 利用注射器完成下列实验。 

    1. (1) 用装置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将形管两侧气体抽出,若注射器Ⅰ收集到气体,则注射器Ⅱ收到  气体。 
    2. (2)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止水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松手后若  ,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将装置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装置  填标号可随时控制反应结束。停止反应的操作是  。

  • 17. 某化学小组探究与碱溶液的反应。 
    1. (1)

      【实验Ⅰ】探究与三种碱溶液的反应如图 

      中均出现浑浊,中不浑浊。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 三个软矿泉水瓶变瘪程度从左至右依次明显,据此推测,常温下三种碱的  填物理性质不同。 
    3. (3) 【实验Ⅱ】利用实验室制取的 , 探究溶液反应如图和图

      设计图实验与图进行对照,目的是  。 
    4. (4) 两天后观察到现象;图试管内液面上升得与图一样高,分析其原因是  。一周后发现:两试管中均始终无法充满液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5. (5) 【实验Ⅲ】数字化探究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
      在老师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将 CO2 持续通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利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 4 与图 5 。

      【资料在线】
      ① 向 NaOH 溶液中持续通入 CO2 ,先后发生两步化学反应。
      第一步,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CO3 和 H2O ;
      第二步, CO2 与 Na2CO3 溶液继续反应生成 NaHCO3
      ② 本实验条件下,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的 pH 分别约为 11.0 和 8.0 。
      段发生的是第 填“一”或“二”步反应。图显示溶液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18. 某天然气含质量分数为的甲烷制氢的原理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该方法制得氢气,需消耗天然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